诗中雨中心中:大千世界的自然现象千姿百态,风情万种。比方说雨吧,不同的季节下的雨有着不同的韵味,不同的地域下的雨有着不同的姿态。千百年来,人们从不同的雨中悟出了许多不同的人生感慨。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触"雨"生情,既给我们描摹出了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雨景图,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生活情感和独到的人生体验。在这初夏的雨季里,我们不妨穿越千年时空的隧道,从自然界的雨中走进古代诗人笔下的雨中,去感受一番别样的自然情趣和思想意境。
  
  要说古诗中的雨,恐怕不能不提大诗人杜甫那首脍炙人口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作者以拟人的手法和优美的文字,赋予春雨以知觉和情感,极富艺术感染力地把中国"春雨贵如油"的民间谚语诠释得非常到位、非常精当。杜甫一向关心百姓疾苦,诗句反映了他因一场及时雨到来、故有望看到丰收年景而喜不自禁的心情。从这首诗的雨声里,我们分明听到了诗人体恤黎民百姓的心声。
  
  另外一首把春雨的形态特征描写得极为细腻精准的诗词当属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中"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两句更是妙不可言。作者以一个"酥"字形象地刻画出了春雨细密如织、绵柔如丝的特点,给读者一种清新自然的感受。那小雨过后的地方有如绘画艺术。诗人虽无彩笔,但用诗的语言描绘出彩笔亦难以描摹的色彩,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淡素朦胧、似有却无的水墨画卷,把自然美上升到了艺术美的境界。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是盛唐时期大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春晓》中的两句。春夜淅淅沥沥的细雨伴着缠绵柔美的风,好像一首和弦那样美妙动听。但那些绽放的花朵却经不住这般风吹雨打而撒落满地,从晚春的风雨声中,我们体会到了诗人叹惜春去的思想感情。
  
  以上诗句均刻画了春雨温柔绵软的性格,而韦应物却在他的《滁州西涧》中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著名诗句写出了雨也有倾盆狂泻、桀傲不驯的另一面。此两句诗,堪称诗人的代表作。其中一方面隐含了作者怀才不遇、无所寄托的情感,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其无拘无束、闲适自在的性格,诗人淡泊处世人生态度尽在一幅速写图画之中。
  
  春去秋来,我们不妨再从春雨里穿行至秋雨之中,继续去探询众多古诗人雨中寄情的情感世界。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则借秋雨抒发了内心思乡恋人的情愫:"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以问答的方式与远方的恋人展开了隔空对话,在这里,雨不仅引发了作者的思绪,而且仿佛还是恋人对话的媒介。诗句含蓄曲折,语淡情深,深挚的情感宛如"巴山夜雨"那样绵绵不绝,韵味隽永。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学者从政的杰出人物,因而他的一些诗作都带有深刻的政治背景。其《残菊》中"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的诗句,看似描写"雨打花落"的场景,深层次则隐含了曾作为一代改革家的诗人在推进变法过程中的艰难和无奈。由于当时朝廷的昏庸无能,作者身处"众疑群谤"的险恶政治气侯之中。吟诗悟境,让人似乎感觉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凉"的寒意。
  
  卓越的诗人陆游一生以诗文为武器,目睹当时宋、金两国南北对峙,战争频发,人民遭难的局面,他极力呼吁实现国家统一。"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两句诗就是年近七旬的的诗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弱的身体,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抒发了作者憧憬金戈铁马战斗生活的壮志豪情。
  
  其实,古人写雨景、抒胸臆的佳作中,笔者颇为欣赏的是宋代杰出文学家苏轼的《定风波》一词。开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记述的是作者外出途中,风雨骤至,穿林打叶,声声作响。然而诗人却全然不顾,且吟且啸,徐步前行。"竹杖芒鞋轻胜马"写的是诗人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则更进一步地由自然界的风风雨雨推及到社会生活中的政治风云,形象地表达了作者面对人生风雨淡定自若、达观超逸的胸襟和情怀,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而"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全词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诗人在看似寻常的自然现象中所获得不同寻常的感悟与启示,作者在荣辱得失、功名利禄面前大彻大悟、物我两忘的鲜明形象令人肃然起敬。
  
  从古人笔下的雨中回到现实之中,我们仿佛对雨这一普通的气象术语有了许多新的感慨。清代文学家张潮在他的《幽梦影》中写道:"春雨宜读书,夏雨宜弈棋,秋雨宜检藏,冬雨宜饮酒。"古人在不同的时令季节所秉持的生活态度,我们不一定要笨拙地效仿,但保持与大自然的声气相通,借鉴先人善于触景抒怀的遗风和品格,在各种自然和社会环境下感悟出一些有用、有益的生活真谛,进而保持一份从容与成熟,则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本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诗情画意 [ http://www.gushici5.com/blog/ ]
需保留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gushici5.com/blog/201306/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