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初立,小满未满:五月,农历四月,“人间四月芳菲尽”,夏天要来了,于是首先有立夏节气。
  
  2008年5月5日立夏,收到在旧书网上买的《详注时令尺牍》(汤寿铭编述,蒋抱玄注释,上海会文堂书局),是一本风雅别致的民国旧书,教授各种时令节日的书信写作,而于举例范文中多运用和注释古文典故,既是“学生写信必备”的实用读物,又是古代文化、风俗的掌故集锦,“洵为尺牍中别开生面之作”。当日即检读其中的“立夏问候”、“立夏答复”两封,正好借之了解初夏时节的古趣。
  
  前者云:“一声春去,惊起闲人。以足下之勤奋,定必整顿精神,作日长之计划矣。弟性成懒读,体又畏暑,三春佳日,犹复虚度光阴,况当夏日炎炎,只落得抛书午梦耳……”
  
  下附注释:春去,引李商隐“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闲人,引翁卷“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日长,引《唐书·柳公权传》“文帝常召与联句,帝曰: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抛书午梦,引戴复古“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后者是对此信的回复:“……夏之义为大,万物莫不任兴。……小斋琴曲,乐趣何如。弟当趁此清和天气,与足下追随耳。”
  
  下附注释:夏义为大,引《左传》“夫能夏必大”,《三礼义宗》“夏,大也,养万物以长大者也”。小斋琴曲,引朱熹《夏时读书乐》“……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清和,引谢灵运“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春去夏临之际,读这样传统情趣的尺牍和切合时令的注释,犹如风景连绵的小品,满目风情,甚觉怡然。
  
  这里我再延伸补充一下。关于“夏之义为大”,还有一种说法,是夏通假,假为大,而立是建始,所以立夏指“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即春天播种的植物开始长大。然而,朱伟的《微读节气》谈立夏,明知古字意如此,却就“假”字另行生发一通去说明夏天的万物生长,绕得太远,有点以假乱真了。
  
  关于“春去”,沈泓《春分冬至——民间美术中的二十四节气》介绍,立夏古代也称春尽日,骚人墨客惜春心事难免多情,会在是日聚饮吟咏,抒发春愁。春尽日也指农历三月三十日(晦日),总之这一段都是送春时间。不过,因为“春去夏犹清”的风光舒畅,相关诗词也不都是愁怨的,民国伍受真辑《诗历》(北京出版社影印版)收韦应物《立夏日忆京师诸弟》:“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夏木已成荫,公门昼恒静……”就写出了牵念春天芳辰已改、却喜夏树新荫怡人的心情。又收杨基《立夏》,状景寄意都甚为我喜,前几年立夏曾录赠书友:“风雨都无半日春,满溪鹅鸭水迷津。樱桃子熟已荐庙,芭蕉叶长才过人。壮岁得闲缘性拙,故交虽淡却情真。如何盖得江边屋,胜采新荷饭绿莼。”
  
  另关于“清和”,这个词在古人的立夏、初夏吟咏中时常出现,除上面的谢灵运外,还有袁枚《立夏日过天姥寺》、司马光《客中初夏》等等。而现代人笔下的形容是:“立夏有一种怡红快绿的明丽与清爽。”(王晓平《白露为霜——一个人的二十四节气》)一个“清”字,是这时节的共通感受。
  
  对于接着的小满节气,王晓平则说:“春天已经过去,真正炎热的夏天还没有到来。这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候……嘉木清圆,树阴好凉。一切都恰到好处。”
  
  小满,是指麦类等作物的籽粒渐见饱满,但尚未成熟。王晓平和申赋渔《光阴:中国人的节气》都就这两个字作哲学发挥,说小满预示着饱满但又未到顶峰的终结,“是小满,不是大满,是过程,不是结果”。小满之后没有对应的节气大满,因为按照古人“满招损”的原则,“太满了不好。”——“我愿意自己的人生小满,足矣”。
  
  2007年5月21日小满,是我书事的小小盈满。收到订购的旧书三种:汪曾祺著《晚饭花集》,晨光辑《徐志摩译诗集》,陈从周编《徐志摩年谱》;又收到友人寄赠两种:扬之水著《诗经别裁》,郭泰来编译《毕加索的黄昏恋》。
  
  《晚饭花集》里的小说写得好,书名更为我赏爱,散澹、纷繁而又让人感到淡淡惆怅的晚饭花(野茉莉),代表了汪曾祺作品的情味。书来得恰好:那种小花就在夏日黄昏开放,而那个五月,则是汪曾祺逝世十周年。夏夜展读,便有一种微微幽凉花香的纪念。
  
  《诗经别裁》是深具学力又极为可人的好书,扬之水多年前已送过初版本,读后曾撰一篇《悠扬之水载绿来》;现在这个略有修改补充的重印本(中华书局版),则喜其有一份节气相连的巧合:扬之水在随书小笺上写的题赠语,落款是“丁亥立夏”,而我恰在小满收到。
  
  书中第一篇谈《关雎》,有云:“诗人原是把天地四时的瞬息变化,自然万物的死生消长,都看作生命的见证,人生的比照……虽然质朴,但其中又何尝没有体认生命的深刻。”——二十四节气这种四时变化,亦可作如是观也。

本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诗情画意 [ http://www.gushici5.com/blog/ ]
需保留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gushici5.com/blog/201306/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