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律诗的要领

  学作律诗,以对偶工稳为最要。学习对偶之法,不外以平声字对仄声字,以仄声字对平声字,而字面则以类相从,如天类对天类,地类对地类,人类对人类,物类对物类,虚字对虚字,实字对实字。其入手初步,可先任拈一字,求其配偶,如风对雨山对水之类。因风雨皆天类字,山水皆地类字,风与山皆平声,雨与水皆仄声,故均可对。但亦有一字而可两对者,如风对雨,自是同类字之最相合者,然而亦可与地类之水相对。又如宫对室,皮对革,皆以类相从,而宫又为五音(宫商角徵羽为五音。徵,音止)之一,故可对角徵羽等字,革又为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谓之八音)之一,故可对金丝匏等字。明乎此则属对自易,而不致为同类之字所束缚也。

  近体诗的用韵原则与要点:

  1,押平声韵,不得平仄互押。

  2,除首句外,一韵到底,不得转换借用其他韵部的字。

  3,位置固定,偶句末字用韵,两句押一韵,也称“隔句韵”。所以律诗也称四韵诗,绝句称二韵诗,单数句不能用韵。

  4,无论律绝,原则上不要求首句押韵。如果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

  5,一首诗中不允许重韵。

  6,五绝首句通常不入韵,前两句适用对仗。

  7,七绝首句通常入韵,前两句少见对仗。

  8,不用韵的奇数句末字宜交错使用上,去,入声字。

  邻韵:是指韵母相近或部分相同的韵部。

  我把平水韵30个韵部的邻韵给大家划分一下: 1,东冬部。一东和二冬是邻韵,以下类推

  2,江阳

  3,支,微,齐。(支微,微齐)

  4,鱼,虞

  5,佳,灰。

  6,真,文,元。(真文,文元)

  7,寒,删,先,元。(寒删,删先,先元)

  8,萧,肴,豪。

  9,庚,青,蒸。(庚青,青蒸)

  10,覃,盐,咸。

  11,五歌,六麻,十一尤,十二侵,这四个韵部没有邻韵,只能独立押韵,切记。

  邻韵的内容,就是这些。再说重韵;不只是相同的字算重韵,字义相同字不同,也算重韵。

  比如:七阳的香和芳,不能同时出现在一首诗里押韵,六麻的花,葩也不行,十一尤的忧,愁也不行。

  在说说宽韵,窄韵和险韵;这是按韵部字的多少来划分的。

  宽韵包括:一东,四支,七虞,十一真。一先,七阳,八庚,十一尤。

  较宽韵:二冬,六鱼,十三元,十四寒。二萧,四豪,五歌,六麻。

  中韵部:五微,八齐,十灰,十二文,十五删。十二侵。

  窄韵部:九青,十蒸,十三覃,十四盐。

  险韵部:三江,九佳。三肴,十五咸。

  再讲讲唱和诗的韵;分三种情况;

  1,依韵:指和诗须与原诗保持同一韵部,但不必用与原诗相同的韵字。

  2,用韵:和诗使用原诗的原字原韵,但韵字的顺序可以变更。

  3,次韵,也叫步韵:和诗须使用原诗的原字原韵,而且韵字的顺序和原诗完全一致,有步步跟随之意,最为严格。

  格律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大家常犯什么错误呢?孤平  ,失粘对,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就在第五字用一个平,本句自救。

  仄仄仄平平仄平,变成这样,那是尽量按照格律写好呢?还是拗了再救好呢? 这种时候,最好首字用平,注意整个句子的平仄的平衡 ,平仄仄平平仄平,这样比较好,怎么写,要根据情境的安排去把握。

  拗了就必须要救。今古几人能过关--平仄仄平平仄平,就是这样的。

  谁知道“上尾”是怎么回事?孤平,三仄尾,三平调,都是律诗要避免的

  上尾,虽然不是律诗的规范,但也是应该注意的问题

  律诗的第一,第三,第五,第七句的结尾最后一个字,用什么声调的问题,就是上尾

  如果首句入韵了,那3,5,7句都是仄声,要交错安排上,去,入声

  家住苍烟落照间,锁云千片裹衣斑。

  寒庐酒债餐餐减,冷榻诗笺字字删。

  忧国放翁思北塞,隐田陶令见南山。

  归心入世寻常念,今古几人能过关。

  减,上声,塞,入声,念,去声,3,5同调,是小病,3,5,7同调,是重病,这是从音韵学的角度去要求的,说心里话,我也不能完全做到,我也没有达到要求,这只是一个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家住苍烟落照间,荷锄款步柳腰弯。

  笛横栊翠庵前雪,箫扫怡红院里闩。

  且惜悲悲兼切切,堪怜点点与斑斑。

  谁知大梦谁先觉,也教红颜偷泪潸。

  雪,切,觉,全是入声,是相当严重的病了。也就是说,首句雅韵,3,5,7必须压不同的仄音,同一声调就是不和音韵,尽量避免同调。原则上,1357句就要合理安排上去入三种仄音,不能两个同调的仄音相邻,也就是说这四个仄声,只要不相邻就可以,用不同的调 加以间隔也可以,是这样的,1,3同上,或同入都不好。

  菊

  欺霜绝伦者,不屑作桃羞

  圃老凝香逸,风高洗韵悠

  济壶盈瘦骨,攒鬓美人头

  陌路谁知己,重阳好扮秋。

  上面这首诗,安排的就很好,再有,就是,一个律句,最好在句首,句中,句尾,都要尽量避免三平,三仄连用,七律56个字,能做到28个平,28个仄是最好的

  起码有一种达到26个,七律就是要做到平仄平衡,律诗的每一联 的平仄 都保持七个最好

  平多了,就叫浮声,仄多了,就叫切响,比如:仄仄平平平仄仄,改成:平仄仄平平仄仄最好,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最好。

  就是避免了在句中出现三平三仄。三平三仄在什么地方出现都是单调的,因为律句是两个字一个音节喔

  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才好。

  我今天说的,不是不可以用标准的律句,而是说为了音韵和谐,要避免三平三仄在律句中的连用

  这样的效果会更好。近体诗只是要求我们要避免三仄尾,没有说前面不可以三仄。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才好,是不是用后面的要更好。

  感时花溅泪--仄平平仄仄,很好。恨别鸟惊心--仄仄仄平平,也很好。对联可以用三平三仄,也可以不用,总之对联要用标准的律句

  不要用变格。还有:平仄仄平仄仄平。大家认为这个句子是孤平吗

  七言都从五言的基础上延伸来的,我们假设一下

  把前面两个字拿掉,变成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就是孤平

  正格  见仄加平平  见平加仄仄

  那么前面两个字是后加的,而且第一个字是可平可仄的,我认为第一个平,不算数,所以这个句子依然是孤平

  比如 仄仄平平仄  加平平   就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加仄仄  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子历来存在争议,我认为是孤平,但也不一定完全正确

  我们谈孤平,就是要否定1,3,5不论的说法,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1就必须要论

  五言绝句首句通常不入韵。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个是仄韵的古绝,不是律绝

  押仄声韵的,第三句结尾一定要用平声。律绝,押平声韵。古绝,押仄声韵和平声韵都可以

  古绝,对押韵要求很宽松,可以押不同韵部的韵,但去和处是一个韵部的

  就是不像律绝要求的那么严格,古绝没有平仄的要求,可以不用律句

  一般起承是写景,转合是写情!

  转要转出新意,合要紧扣主题。

  对近体诗而言,格律固然重要,但立意更重要,完全符合格律的不一定是好诗,但不遵守格律的一定不是好诗!!

本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诗情画意 [ http://www.gushici5.com/blog/ ]
需保留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gushici5.com/blog/202304/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