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最新更新的博客文章
诗情画意 > 古诗大全 > 首页
欢迎来到: 诗情画意 (一个与诗人、诗歌、古诗词有关的经典古诗词博客)

《皇帝雍正写的诗词》 发布时间: 2020年7月11日

  皇帝雍正写的诗词:《花下偶成》    对酒吟诗花劝饮,花前得句自推敲,    九重三殿谁为友,皓月清风作契交。    《七夕》    万里碧空净,仙桥鹊驾成。    天孙犹有约,人世那无情?    弦月穿针节,花阴滴漏声。    夜凉徒倚处,河汉正盈盈。    《寒夜有怀》    夜寒漏永千门静,破梦钟声度花影。    梦想回思忆最真,那堪梦短难常亲。    兀坐谁教梦更添,起步修廊风动帘。 

《唐诗在海外》 发布时间: 2013年6月18日

  唐诗在海外: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唐诗,不仅为海外华人所喜爱,也为亚、欧、美各国人民所推崇和赞赏。    日本是爱好和研究中国唐诗最早的国家。日本京都东北部有一座诗仙堂,里面供奉着李白、杜甫等36位中国古代诗人的肖像,并在像下附其较为有名的诗1首。    德国著名作家汉斯贝特格早在1905年就翻译了不少唐诗,后结集出版了《中国之笛》一书,该书问世后,瑞典作家约格伦和奧地

《辛弃疾勇闯金兵营向南宋献俘》 发布时间: 2013年6月8日

  辛弃疾勇闯金兵营向南宋献俘: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闰二月的一天早晨,春寒料峭,济州(今山东巨野)金国占领军大营的中军帐门外,一阵马蹄声响,远处风驰电掣般地冲来了由抗金青年英雄、济南人辛弃疾率领的50名骑士。辛弃疾飞身滚鞍下马,高声向守门士兵喊话道:“喂!快去通报张安国将军,有老朋友辛弃疾等人来访,请他出来说话!”
  
  眼前突然发生的这件事,是什么来头呢?
  
  22岁从军打仗
  
...

《诗词之中岁月流长》 发布时间: 2013年5月14日

  我喜欢一个人坐在幽境里,随手打开一本唐诗集,惬意地品读着。时间凝固了,而我的思想却张开翅膀,在诗的王国里自由地翱翔。这时,我仿佛感觉到那些伟大的唐代诗人又穿越千年时空,来到我身边……
  
  诗词之中岁月流长,小学时代,我的启蒙读物是伟人的语录,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竟不知古典诗词为何物。第一次接触唐诗,应该是在我20岁的时候。当时宁波东门口有一家门面不大的古旧书店,我到市区时,总会在那里逗留一会儿。有一次我发现书店里陈列着一本古色古香的木刻《唐诗三百首》。出于好奇,我拿来随手翻开,看到的是王维的《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说实话,当时我并不懂这首诗的意境,只是觉得“白云无尽时”写得很美,仿佛看到了满天的白云正悠闲地飘来飘去。就用一元钱把它买回了家。
...

《自古文人食尚雅》 发布时间: 2013年5月14日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雅士注重饮食养生,其方法常留存在传世的诗作中。
  
  自古文人食尚雅,食竹笋。竹笋色洁白、质细嫩、味清鲜,被视为“菜中珍品”,初上市时物稀价贵,李商隐赞道:“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白居易《食笋》亦云:“……紫箨折故锦,素肌擘新玉。每日逐加餐,佳食不思肉。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曾两度出任杭州地方官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苏东坡,在《初到黄州》一诗中大加赞赏竹笋“久抛松菊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陆游以“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盛赞江西的“猫头笋”。郑板桥“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的诗句,对鲜笋烧鲥鱼的赞美之情更是跃然纸上。
...

《中秋诗歌鉴赏》 发布时间: 2013年5月10日

  诗歌,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底蕴,辉煌不衰,它是中国最璀璨而古老的文化瑰宝,更成为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直抒胸臆、流淌情感的重要载体。日前,适逢中秋、国庆双节,不少文人雅士题诗抒怀,本刊特撷取几首,以供赏阅。
  
  中秋诗歌鉴赏:贺佳节
  
  蔡力峰
  
  双节同至,花好月圆。
  
  盛世良辰,秀色无边。
  
  (作者系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古诗词包含无穷正能量》 发布时间: 2013年5月9日

  还记得今年三月份习近平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俄罗斯和非洲三国。访问期间,无论是发表演讲,还是接受媒体采访,习近平经常妙语连珠,引经据典,既为沉闷严肃的外交活动增加色彩,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最高领导人朴实真诚、言简意赅的语言风格,传播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本版内容梳理了习近平此次出访引用的部分中国古典诗词名句及其外交背景,以飨读者。    古诗词包含无穷正能量:“宰相必起于州部

《刘征老先生与诗词那些事》 发布时间: 2013年5月9日

  刘征,本名刘国正。1926年生,北京市人,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副总编辑、编审。著名语文教育家、诗人、杂文家、书法家。新中国成立以后,直至上世纪90年代离休前,刘征先生全程参与了中国语文教育筚路蓝缕、几经曲折的建设和改革过程,对中国当代语文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同时是涉足广泛的诗人、艺术家,在新诗、诗词、杂文、书法、绘画等领域都有很深造诣,尤其是诗词、寓言诗、杂文创作

《古诗词中的清明节风俗》 发布时间: 2013年5月7日

  今天来谈谈古诗词中的清明节风俗,在与清明节相关的诗文中,明清时期的作品占大多数,而唐宋时期的作品则相对较少。编辑近日走访了数位文史专家,查阅《全唐诗》和《全宋词》,发现在为数不多的清明诗词中,扫墓、沽酒、踏青、玩耍等民间习俗,都在唐宋文人的生花妙笔中,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展现。    沽酒雨中寻酒杏花村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老师要求1个月抄610首古代诗词 学生:小儿科》 发布时间: 2013年5月3日

  “我已经无法直视这个4月的作业。”近日,湖北大学中文系的吴同学发了这样一条微博。他说,本月初,古代文学史老师为全班同学布置了一项作业:手抄唐诗三百首、汉魏六朝诗选,共计610首,一个月内完成。    这项作业一出,在学生中炸开了锅,目前全班同学都在“奋笔疾书”。部分同学认为,抄写是中小学的“小儿科”作业,机械重复,不适合大

诗词博文分页:«12»
古诗词网 | 古诗大全 诗句大全 古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 诗情画意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