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汉语字典》中,纠字的意思解释如下:
jiū
①
〈动词〉用三股线拧成绳子。
《说文解字》:“
纠,绳三合也。”
②
〈动词〉纠合;集聚。
《后汉书·臧洪传》:“
纠合义兵,并赴国难。”
③
〈动词〉绞;缠绕。
《九章·悲回风》:“
纠思心以纕兮,编愁苦以为膺。”
④
〈动词〉督察;约束。
《左传·昭公六年》:“犹不可禁御,是故闲之以义,
纠之以政,行之以礼,守之以信。”
⑤
〈动词〉纠正。
《荀子·王制》:“严刑罚以
纠之。”
⑥
〈动词〉检举。
《后汉书·桓潭传》:“今可令诸商贾自相
纠告。”
⑦
〈形容词〉曲折。何逊
《渡连圻》:“洑流自洄
纠,激濑似奔腾。”
学习古代汉语汉字可以提高对现代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古代汉语中的汉字、词汇、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紧密的联系,通过学习古代汉语可以拓宽词汇量,可以加深对汉语语法和表达的理解。
古代汉语是许多优秀文学作品和传统艺术的语言载体。通过学习古代汉语,人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诗词和音乐等艺术形式,提升您的文学和艺术欣赏水平。
学习古代语能够帮助您深入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文献和文化遗产,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和发展。古诗词网推荐您和身边的朋友收藏和使用
古汉语字典在线查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