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汉语字典》中,艾字的意思解释如下:
ài
①
〈名词〉植物名,即
艾蒿,叶可灸病。
《孟子·离娄》:“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
艾也。”
《诗经·采葛》:“彼采
艾兮。”
②
〈名词〉绿色。范晔
《董宣执法》:“赐
艾绶,葬以大夫礼。”
〖又〗〈名词〉灰白色。元稹
《郡斋感怀见奇》:“
艾发衰容惜寸辉。”
③
〈名词〉对老年人的敬称。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说幼,学。……五十曰
艾,服官政。”
④
〈形容词〉美好。
《孟子·万章上》:“知好色则慕少
艾。”
⑤
〈动词〉停止。
《左传·哀公二年》:“虽克郑,犹有知在,忧未
艾也。”
yì
①
〈动词〉通“刈”,割。
《汉书·贾谊传》:“其视 * 若草菅
艾草菅然。”
②
〈动词〉铲除,杀害。
《左传·哀公元年》:“亦不
艾杀其民。”
③通“乂”,治理;安定。
《史记·越世家》:“至于今诸夏
艾安。”
【艾服】yìfú古代的一种象征性的刑罚。即割去犯人衣服上的蔽膝部分,以示宫刑。
学习古代汉语汉字可以提高对现代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古代汉语中的汉字、词汇、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紧密的联系,通过学习古代汉语可以拓宽词汇量,可以加深对汉语语法和表达的理解。
古代汉语是许多优秀文学作品和传统艺术的语言载体。通过学习古代汉语,人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诗词和音乐等艺术形式,提升您的文学和艺术欣赏水平。
学习古代语能够帮助您深入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文献和文化遗产,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和发展。古诗词网推荐您和身边的朋友收藏和使用
古汉语字典在线查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