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清平乐_春愁南陌,临涣裴明府席遇张十一、房六癸丑年下第献新先辈杜遵礼的古诗词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咏怀_岁去年来尘华山庆云见鹧鸪天(七之三)崔道融的古诗词鹧鸪天_斗鸭池南夜杂剧·对弈送滕亢擢第归苏州拜亲蝶恋花(春夜不寐)涉务篇鸡_名参十二属怀良人(一云朱滔时河北士人作)忆江南_淮南法,秋蔷薇花_翠融红绽浑明堂乐章·舒和_御扆合宫承宝历禅智寺上方怀演和尚,寺即和尚所创山下泉_碧水映丹霞再吟鹦鹉题湖上草堂闻惠二过东溪特一送(以下七首,吴若本逸诗)蓦山溪(赠衡阳妓陈湘)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寄江上人卢汝弼的古诗词悲李拾遗二首杵声齐(同前)袁宏道简介柳枝_冷迫春宵一元夕京城和欧阳衮题柴司徒亭假山送王处士徐陵的古诗词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纸帐浣溪沙(侑刘恭父别酒)临江仙(冬日即事)池上竹下作竹枝词_荆门滩急水高士咏·郭文举蝶恋花(牛楚)江上寄隐者红窗听_记得香闺临别语送金卿归新罗李昭象的古诗词朝中措(九日小集,世长将赴省)乐土乐土寤言不寐无折我树杞不知我者尚寐无聪彼其之子其新孔嘉彻彼桑土出自幽谷瞻望母兮伐木丁丁郁彼北林不可转也父兮母兮七月鸣鵙迨其今兮四牡騑騑瑳兮瑳兮駪駪征夫先君之思云胡不瘳饮饯于言惴惴其栗微我无酒上入执宫功上慎旃哉杂佩以赠之老使我怨陟彼高冈鸿飞遵陆我有旨蓄七月流火亦既见止硕人其颀有酒湑我中心好之人涉卬否不可方思言采其蕨室人交徧摧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孑孑干旌在浚之城素丝祝之良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之载驰载驱归唁卫侯杜仁杰高明崔日用窦希玠韦元旦郑愔穆寂刘褒伍乔司马迁王庭筠李文蔚陆贞洞裴廷裕崔郾范康丁棱杨敬述王甚夷章碣辛常伯辛弃疾李百药郑惟忠严蕊张正元陈康伯卢嗣业樊珣马戴
良马六之 > 诗句 > 古诗词
“良马六之”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良马六之

诗句“良马六之”出自:

出自 先秦 佚名 的《干旄

《干旄》

先秦 佚名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

素丝纰之,良马四之。

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孑孑干旟,在浚之都。

素丝组之,良马五之。

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孑孑干旌,在浚之城。

素丝祝之,良马六之

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分类: 诗经

《干旄》佚名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牛尾之旗高高飘,人马来到浚邑郊。素丝束束理分明,良马四匹礼不轻。那位忠顺的贤士,你用什么来回敬?

鹰纹大旗高高飘,人马来到浚近郊。束帛层层堆得好,良马五匹选得妙。那位忠顺的贤士,你用什么来回报?

鸟羽旗帜高高飘,人马来到浚城郊。束帛捆捆堆得好,良马六匹真不少。那位忠顺的贤士,有何良策来回报?

注释

1.鄘(yōng):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汲县北。

2.《干旄》佚名 古诗(máo):以牦牛尾饰旗杆,树于车后,以状威仪。干,通“竿”“杆”。旄,同“牦”,牦牛尾。

3.孑(jié)孑:旗帜高举的样子。

4.浚(xùn):卫国城邑,故址在今河南浚县。

5.素丝:白丝,一说束帛。纰(pí):连缀,束丝之法。在衣冠或旗帜上镶边。

6.良马四之:这里指四匹马为聘礼。下文“五之”“六之”用法相同。

7.彼:那。姝(shū):美好。一说顺从貌。子:贤者。

8.畀(bì):给,予。

9.旟(yú):画有鹰雕纹饰的旗帜。

10.都:古时地方的区域名。《毛传》:“下邑曰都。”下邑,近城。

11.组:编织,束丝之法。

12.予:给予。

13.旌(jīng):旗的一种。挂牦牛尾于竿头,下有五彩鸟羽。

14.祝:“属”的假借字,编连缝合。一说厚积之状。

15.告(gǔ):作名词用,忠言也。一说同“予”。

《干旄》佚名 古诗鉴赏

此诗写一位尊贵的男子驾车驱驰在浚邑郊外的大道上,车马隆隆,旗帜飘扬。接下来是对旗帜和车马的特写:旄是“素丝纰之”,用素丝织的流苏镶在旗帜的边上,可见其色彩鲜明及飘扬姿态;马是“良马四之”,四匹高头大马驾车而行,十分气派,意气风发。

第二、三章意思相近,但比第一章旗帜越来越漂亮,距离浚邑越来越近,车马排场越来越盛。而离目的地越近,其情越怯。

此诗全用赋体,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但完全重复的句子仅“彼姝者子”一句,这似乎也突出了那位“姝者”在全诗中的重要性。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西方美人’,亦称圣王,则称贤以姝,亦无所疑。”持“美好善说”的毛诗说以为“姝者”是卫国好美善的大夫,持“访贤说”的朱熹则以为“姝者”是卫国的贤人,但他们都认为“之”指代的是卫大夫。毛诗说以“之”为“贤者乐告以善道”(《毛诗序》)的对象,朱熹以“之”为“答其礼意之勤”(《诗集传》)的对象。“之”指代的应是上文的“彼姝者子”,若取“访贤说”,那“之”必然是指被访的贤人。“何以畀(予,告)之”,正是访贤大夫心中所想的问题:将赠送他们什么东西以示礼敬?将告诉他们哪些事需要请教?

关于诗中是“四之”“五之”“六之”,《毛传》解为“御四马也”“骖马五辔”“四马六辔”,认为“良马四之”“良马五之”“良马六之”是说大夫驾车建旌旄而行。对此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说:“服马四辔皆在手,两骖马内辔纳于觖,故四马皆言六辔,经未有言五辔者。”又引孔广森语曰:“四之、五之、六之,不当以辔为解,乃谓聘贤者用马为礼。三章转益,见其多庶。《觐礼》曰:‘匹马卓上,九马随之。’《春秋左传》曰:‘王赐虢公、晋侯马三匹。’‘楚公子弃疾见郑子皮以马六匹。’是以马者不必成双,故或五或六矣。”

从诗艺上说,“在浚之郊”“在浚之都”“在浚之城”,由远而近,“良马四之”“良马五之”“良马六之”由少而多,章法是很严谨的,而“何以畀之”“何以予之”“何以告之”用疑问句代陈述句,摇曳生姿。如果按“访贤说”,那么此诗反映访贤大夫求贤若渴的心理可谓妙笔生花。

《干旄》佚名 古诗创作背景

《鄘风·《干旄》佚名 古诗》一诗,古今解其主旨之说甚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所载,有十三种。各家之说,可谓洋洋大观,但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三种。一是以《毛诗序》为代表的“美卫文公臣子好善说”;二是以朱熹《诗集传》为代表的“卫大夫访贤说”,马瑞辰赞成此说,他稽考古文献,指出“古者聘贤招士多以弓旌车乘。此诗《干旄》佚名 古诗、干旟、干旌,皆历举召贤者之所建”(《毛诗传笺通释》),认为此诗是赞美卫文公群臣乐于招贤纳士的诗;三是现代一些学者所持的“男恋女情诗说”,谓此诗写一个男性贵族青年乘车赶马去见他的情人。这三种说法恰好代表了古代经学汉学、宋学两大体系和五四运动兴起后新学的观点。

gàn máo

干旄

jié jié gàn máo, zài jùn zhī jiāo.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

sù sī pī zhī, liáng mǎ sì zhī.

素丝纰之,良马四之。

bǐ shū zhě zi, hé yǐ bì zhī?

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jié jié gàn yú, zài jùn zhī dōu.

孑孑干旟,在浚之都。

sù sī zǔ zhī, liáng mǎ wǔ zhī.

素丝组之,良马五之。

bǐ shū zhě zi, hé yǐ yǔ zhī?

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jié jié gàn jīng, zài jùn zhī chéng.

孑孑干旌,在浚之城。

sù sī zhù zhī, liáng mǎ liù zhī.

素丝祝之,良马六之。

bǐ shū zhě zi, hé yǐ gào zhī?

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下面是“良马六之”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良辰且燕乐,马上过秋色。六出凝阴气,之官逢计吏。

良辰方在兹,马散眠沙碛。六出迎仙藻,之子共乘轺。

良辰不易得,马嘶游寺客。六藏无可摧,之罘称万岁。

良宝委短褐,马似困盐车。六代帝王国,之子之东洛。

良辰不易得,马似困盐车。六尺安敢主,之官随板舆。

良辰会无由,马登青壁瘦。六出迎仙藻,之子共乘轺。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佚名的诗句“良马六之”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良马六之”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良马六之”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