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陌上郎思山居一十首·忆村中老人春酒(有刘、杨二叟善酿)崔庸的古诗词严武的古诗词浣溪沙_三月和风满赠溧阳宋少府陟武议第八送仓部萧员外院长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秦律十八种·工人程八声甘州(和汪士安海棠下先归,前是观桃水东,至其乡送友人游蜀_巴兴千万寻减字木兰花(冬日饮别赵德远)华下霁后晓眺天寒晚起引酌咏怀寄许州王尚书、汝州李常侍菩萨蛮(张饶县以一枝梅来,和韵)添字丑奴儿十二时·秋夜杏花天_小舟挂席,重题西明寺牡丹(时元九在江陵)薛瑶简介寄王长史金缕曲(寿缪守)象人点绛唇_九日登高,许稷的古诗词入昌松东界山行和上巳连寒食有怀京洛同陈六侍御寒食游禅定藏山上人院哭韦大夫之晋酬徐公以新文见招寄徐州郑使君玉泉道中作晚亭逐凉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突厥之大古夷狄莫强…铁山碎第八秋日田园杂兴十二首_秋来只怕雨垂垂木兰花慢_莺啼啼不尽天台晴望(时左迁台州刺史。题一作喜晴)江亭晚望_碧江凉冷雁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苦吟_世间何事好冬日山居思乡酬宋使君见赠之作送谢尊师自南岳出入京展喜犒齐师(僖公二十六年)忆少年_逢春如酒,补乐歌十首·网罟水调歌头(吴制置猎生日)折杨柳_垂杨拂绿水国次蔽芾甘棠寤言不寐其实之食彼美淑姬东门之杨其旧如之何人实诳女虽速我狱谓我何求彼美人兮仲可怀也所谓伊人如鼓瑟琴不濡其咮和乐且孺曷又极止啴啴骆马公侯好仇施于中谷掺执子之手兮厌厌良人母氏圣善洵美且武鸡鸣不已青青子衿以御乱兮言采其蝱陟彼高冈骐骝是中忧心殷殷言采其薇于以求之胡为乎泥中其雨其雨于林之下不素食兮言秣其驹五楘梁辀野有蔓草不可方思亦孔之将既破我斧又缺我锜周公东征四国是吪哀我人斯亦孔之嘉既破我斧又缺我銶周公东征柳恽陈彦博孙周卿潘佑王翰舒亶戴复古司空曙赵令畤许敬宗鲍令晖张潮兰楚芳李绛王世贞萧翼洪亮吉吴少微苏瑰陈继儒岳飞曹德沈亚之李朝威曹希蕴陈康伯田艺衡王之涣张佐张子容
哀我人斯 > 诗句 > 古诗词
“哀我人斯”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哀我人斯

诗句“哀我人斯”出自:

破斧

先秦 佚名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周公东征,四国是皇。

哀我人斯,亦孔之将。

既破我斧,又缺我锜。

周公东征,四国是吪。

哀我人斯,亦孔之嘉。

既破我斧,又缺我銶。

周公东征,四国是遒。

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分类: 诗经赞美

《破斧》佚名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激烈征伐中椭形斧砍坏了,我们的方形斧也砍得缺残。英武的周公率领我们东征,匡正四方之国平息了叛乱。可怜我们这些战后余生人,也是非常命大亏苍天有眼!

激烈征伐中椭形斧砍坏了,我们的齐刃凿也砍得缺残。英武的周公率领我们东征,教化得四方之国秩序井然。可怜我们这些九死一生人,得苍天佑护结局多么良善!

激烈征伐中椭形斧砍坏了,我们的独头斧也砍得缺残。英武的周公率领我们东征,四方之国边疆巩固又安全。可怜我们这些劫后余生人,也真是吉庆有余福禄无边!

注释

⑴豳(bīn):古都邑名,在今陕西省彬县、旬邑县西南一带。

⑵斧:斧头。圆孔曰斧。

⑶斨(qiāng):斧的一种。方孔曰斨。

⑷四国:指殷、管、蔡、霍,即周公东征平定的四国。或以为殷、东、徐、奄四国。一说“四方之国。皇:同“惶”,恐惧。毛传释为“匡”,《尔雅·释言》:“匡,正也。”

⑸哀:可怜。一说哀伤,一说借为爱。我人:我们这些人。斯:语气词,相当于“啊”。

⑹孔:很、甚、极,程度副词。将:大。

⑺錡(qí):凿子,一种兵器。一说是古代的一种锯。

⑻吪(é):感化,教化。一说震惊貌。

⑼嘉:善,美,好。

⑽銶(qiú):即”锹“。一说是独头斧。

⑾遒(qiú):团结、安和之意。《毛传》:“固也。”《郑笺》:“敛也。”一说是臣服。

⑿休:美好,与”嘉“”将“意同。

《破斧》佚名 古诗鉴赏

此诗共三章,采用复沓形式,各章仅异数字。孔颖达疏曰:“三章上二句恶四国,下四句美周公。”

第一章前两句以“既破”、“又缺”起始,斧、斨均为生产工具,人们赖以创造财富、维持生计。然这些工具均因为四国之君长年累月服劳役而致破致缺,家计亦因此而处于困苦之中,故尔怨恨深深。这里是以斧斨等工具的破缺来反映劳役之长之苦;以人们赖以生产劳动的必要条件的毁废,来反映生活之困。这是以点代面,以个别代全部,言事而寄慨的手法。

关于这两句,郑笺另有说法:“既破毁我周公,又损伤我成王,以此二者为大罪。”以斧斨之破缺比作对周公、成王的流言毁谤,这似乎过分拘泥于史事而说得太玄远了。而将周公比斧,成王比斨,恐亦有失礼度。

人们生活在这么艰难困苦之中,终于有了转机,有了希望:周公率兵东征了。当时周京为镐,在今陕西境内,管蔡等四国在今河南一带,故云“东征”。

三、四两句是因果关系:由于周公东征,所以四国叛乱者惊惧恐慌。毛传释“皇”为匡,即四国乱政得到纠正,走上正道。亦通。政局有转机,全是周公的功劳,故这两句从国的角度美周公,亦是叙事中含抒情,是间接的赞颂。

第五句“哀我人斯”,是省略了主语周公。周公对人民如此哀怜体恤,故逼出第六句:这是很崇高很伟大呀!这是人民以自身的感受,从内心发出的歌赞声,是直接的赞颂。

第二、第三两章,结构与第一章完全相同,仅换几个字。“錡”不论解作凿或锯,“銶”不论解作凿还是独头斧,均为劳动生产的工具,其在诗中的作用亦与第一章的“斨”同。这头两句同样在“恶四国”。下四句亦是“美周公”,仅换几个字。“吪”,化也,即受教育,移风易俗。“遒”,毛传解作固(坚固),郑笺解作敛(聚合)。孔颖达疏协调两说云:“遒训为聚亦坚固之义。”即“使四国之民心坚固也”、“四国之民于是敛聚不流散也”。流散之民回归,家人团聚,万民团结,国家自然强固。

综观全篇,这第四句的最后一字“皇”、“吪”、“遒”似非信手安排,而是有逐层递进,逐层深入的关系在。“皇”,如解为惊恐,则只是乱政的动摇,还未真正改变;如释为匡正,那也只是治的开始,对人民来说这只是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吪”,受教育、受感化,这是深入到内部的变化。最后的“遒”,团聚、强固,则已结出丰硕的果实了。

末二句“嘉”、“休”基本同义,亦如第一章,是对周公的德行发自内心的直接赞颂。

不过对此诗也有不同的理解,例如闻一多、程俊英就认为这是东征士卒庆幸得以生还之作。这样,对诗中一些词的解释也就与上面不同。如第一、二两句的斧、斨、錡、銶均指为武器。第五、六两句的“哀我人斯”的“人”则是指战士。因有的战士已战死沙场,活着的也都离乡背井与家人久不见面,这些都让人哀伤。这样的解释,与传统的“美周公”观点是大相径庭的,但也言之成理,可备一说。

《破斧》佚名 古诗创作背景

这是一篇管蔡等四国之民对周公赞颂的歌。《毛诗序》:“《《破斧》佚名 古诗》,美周公也。周大夫以恶四国焉。”《郑笺》:“恶四国者,恶其流言毁周公也。”周武王灭纣,据有天下,封纣子武庚于殷,再封自己的弟弟姬鲜、姬度、姬处于管、蔡、霍以监视武庚。武王死,成王年幼,由周公辅政,武庚、管、蔡、徐、奄等国叛周。周公率兵东征,历时三年,平定叛乱。管、蔡、殷、奄等四国之民因作此歌以赞美周公。

pò fǔ

破斧

jì pò wǒ fǔ, yòu quē wǒ qiāng.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zhōu gōng dōng zhēng, sì guó shì huáng.

周公东征,四国是皇。

āi wǒ rén sī, yì kǒng zhī jiāng.

哀我人斯,亦孔之将。

jì pò wǒ fǔ, yòu quē wǒ qí.

既破我斧,又缺我锜。

zhōu gōng dōng zhēng, sì guó shì é.

周公东征,四国是吪。

āi wǒ rén sī, yì kǒng zhī jiā.

哀我人斯,亦孔之嘉。

jì pò wǒ fǔ, yòu quē wǒ qiú.

既破我斧,又缺我銶。

zhōu gōng dōng zhēng, sì guó shì qiú.

周公东征,四国是遒。

āi wǒ rén sī, yì kǒng zhī xiū.

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下面是“哀我人斯”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哀哀泪如霰,我乡路三千。人悲雁亦号,斯须不可抛。

哀哀歌苦寒,我来一长叹。人安极嵩华,斯从古人好。

哀哀长鸡鸣,我呼古人名。人抱浊河澄,斯游傥为胜。

哀哀冰雪行,我来属天清。人安宜远泛,斯民本已安。

哀哀泪如霰,我公大司谏。人安宜远泛,斯游岂易言。

哀哀明月楼,我无饥冻忧。人别十三秋,斯文去矣休。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佚名的诗句“哀我人斯”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哀我人斯”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哀我人斯”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