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 下一页

〔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

  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

  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

  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

  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

  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

  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

  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

  遂无问津者。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迳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说明】

  《桃花源诗并记》的写作,据陈寅恪《桃花源旁证》的考证,是有现

  实生活作根据的。其一,是根据羊长史(羊松龄)入秦(关中)贺刘裕收复长

  安,听说戴延之随刘裕入关时,著《西征记》,记载北方人民于西晋末为

  了逃避异族统治者的压迫,便寻找一些平旷而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居住。陶

  渊明与羊长史友善,大概是他从羊长史那里得知戴延之从刘裕入关中途中

  之所见闻。其二,是根据刘驎之入衡山采药失路的事,这是晋时极流传的

  故事。刘驎之即《桃花源记》中的刘子骥。陶渊明大概就是综合这两类生

  活素材创作成《桃花源诗并记》的。刘裕收复长安是在晋安帝义熙十三年

  (417年),同年羊长史入关贺捷,诗人有《赠羊长史》诗。那么这篇诗和记

  可能就是这一年写的,当时陶渊明五十三岁。

  《桃花源诗并记》都是描绘作者所幻想的乌托邦社会。《诗》的语言

  质朴,比较详细地记叙了桃花源社会制度的情况。《记》用散文的形式,

  曲折新奇的情节,描绘出一个古朴社会风俗的画面。《诗》是从桃花源的

  历史来写,《记》是从渔人眼中所见来写,互相照应,才把这个完整的乌

  托邦社会展现出来。这个社会的主要特点就是没有剥削,所谓“秋熟靡王

  税”,从而也就没有压迫。人人劳动,自耕自食。北宋的政治改革家王安

  石在其《桃源行》中指出这个社会“虽有父子无君臣”,是很中肯的。这

  种理想虽然承袭了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的影子,但更重要的是在

  现实斗争中产生的。“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就说明陶

  渊明是经过几度政变之后,受到政治刺激,才逃避到这个乌托邦的境界里

  来了。这是陶渊明政治思想的结晶。它反映了封建社会小私有者农民反对

  剥削,反对兼并,反对专制的思想要求,是对当时战乱、污浊、残酷的社

  会现实的否定。但是这种政治理想有浓厚的复古色彩,不是从社会发展的

  趋势看问题,因此就削弱了它的进步意义。

  有会而作并序

  旧谷既没,新谷未登,颇为老农,而值年灾。日月尚悠,为患未已。

  登岁之功,既不可希,朝夕所资,烟火载通;旬日以来,始念饥乏。岁云

  夕矣,慨然永怀。今我不述,后生何闻哉!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惄如亚九饭,当暑厌寒衣。岁月将欲暮,如何辛苦悲。

  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嗟来可足吝,徒没空自遗。

  斯滥岂攸志,固穷夙所归。馁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师。

  【说明】

  有会而作,即有感而作。会是领悟。诗的内容是写自己遭灾后饥饿的

  情况。据萧统《陶渊明传》记载:“江州刺史擅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

  日矣。” 擅道济是宋元嘉三年(426年)五月做江州刺史。这首诗可能即作

  于这一年,当时陶渊明六十二岁。擅道济劝他出来做官,他不干,送给他

  肉和米,他也拒绝了。难道为一碗饭,能卑躬屈节?难道为了苟延生命,

  能吃“嗟来之食”?饥饿又算什么!古时不是有很多固守穷困的人吗?这

  正表现了他晚年穷且益坚的性格。

分割线

当前:〔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

上一页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 下一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