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诗词名句 古籍 文言文 藏头诗
李商隐全传

您正在阅读著作:《李商隐全传
当前位置:古诗词网 > 李商隐全传 > 李商隐传内容

    回到泾源,受到岳父以及妻子的热情欢迎,一颗苦涩的心,稍稍得到安慰。
    当晚王茂元设家宴为李商隐接风洗尘。
    所谓家宴,是不请外客,连幕僚们也不请,而内室家眷都可上桌,都有一席之地。种家宴,除了年节之外是很少举行的。
    家宴设在正堂大厅。这本是宴请边庭大将军和幕僚们的地方,或者商议边疆军国大之所。大厅非常宽敞,足可容下百多人。
    节度使老爷是一家之主,自然先入席。待到王茂元坐定,由妻子率领,妾在后面紧,鱼贯而入,分别坐在老爷左右两旁。
    茂元妻子苏氏,人老珠黄,五十多岁,穿件大红锦团绣凤长袍。她身矮体胖腰圆,袍套在身上,更显得花团锦簇、雍容富贵。迈着方步,缓缓向前,就像一堆锦缎被人劲儿推着,向老爷跟前滑动,直到坐在老爷左边,才吐口长气,庆幸这堆锦缎未有散。
    跟在妻后,共有九个妾。其实真正算妾的只有三个,她们都为王家生儿育女,立过劳,故而排列在前,得到仅次于妻的优厚待遇。
    六姐七妹的生身之母李氏,是第三房妾,生得年轻漂亮,颇有姿色,很得老爷宠幸。的虽然也是大红锦团绣凤长袍,却格外合身,实际是剪裁过小,缝制过窄,穿在身上紧箍箍,把个上圆下圆全都凸现出来。
    那妻斜刺里翻了个白眼,把鲜红的嘴一撇,鼻子里便发出一响:
    “哼!小妖精,德行!”
    李氏不知真的没听见,还是假装耳聋,依然向各方投过来的目光甜甜地笑着,一脸得洋洋。
    其他六位是侍妾。她们出身都低微,不敢跟妻和前三位妾争风抢醋,有气只能往肚咽。她们中间有两位是妻和李氏带来的贴身丫头,因为长得不错,又机灵勤快,侍候爷周到,后来被收为妾。另外四位,有的是歌舞极好的艺妓,有的是弹奏极妙的乐妓,的是歌喉极佳的歌妓,还有一位是色貌倾城的娼妓。侍妾的地位在王家虽然赶不上妻三位妾,但是究竟沾着主人的边,故而也可以享受锦衣玉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
    她们带着嘻笑喧闹的欢快声走进大厅,大厅里立即一片洋洋喜气,香味四溢。家宴由此开始。
    王茂元家有“五男七女”。
    五男中,只有两个最小的儿子尚未婚娶,跟在身边。他们俩和女婿李商隐坐在东席。为年幼少知,在座席上总不安生,不是弄出点响声,就是把杯盘碰到地上摔碎,那些役便手忙脚乱地收拾打扫起来,而他们俩便嘻嘻哈哈,觉得很好玩。
    七女中,只有七妹在家,其他女儿都已出嫁,没有谁愿意跟老父亲来到这荒僻边胡地。七妹坐在西席,陪在她身边有大哥二哥的两个女儿,都已十七八岁,待嫁闺中。为自幼长在爷爷奶奶身边,不愿意跟随父母南迁北调,所以跟七妹坐在一起,好像同姊妹。
    她俩时不时地跟小姑姑耍闹,于是便有一串串铜铃般清脆笑声,从西席间传出,引众人不断投来惊诧的目光。
    李商隐正好坐在七妹对面。他凝视着七妹,欣赏着她那如花般娇艳的容貌,心中涌无限怜爱。但是,京城中的不愉快,还不时浮现在眼前,自己被夹在朋党斗争中间,着牛党的“嗤谪”“排笮”,仕途的艰难与风险如此之大,自己如何承受得了!
    他长长地叹口气,无可奈何地端起酒杯,灌进嘴里,一股又苦又辣的酒气,从鼻孔冲出,四周围的人和物,开始跳动起来。
    七妹在商隐对面,也一直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她知道夫君心中有事,忘不掉被抹去”名字的耻辱与悲哀。这些朝廷大官结党营私,扼杀人才,折磨人才,残害人才!上为什么不管管他们呢?任他们为所欲为,皇上将被小人包围,朝政怎么能清明呢?
    她担心夫君伤心愁怨成病,几次跟他长谈劝解,几次为他散忧解愁,全都无效!父那没完没了的幕府中事又缠着他,使他不得脱身,不能很好休息。
    忽然,看见商隐一声长叹,使她的心一紧缩,望着夫君的无奈与愁苦,直想立刻扑去,用自己的温柔融化他那颗疲惫的心,使他重新振作起来。
    “商隐哪,在京看见你二哥了?他回东都洛阳没有?”
    二哥是王十三,是王茂元妻苏氏生的儿子,所以她格外关心,笑眯眯地想听听儿子消息。
    李商隐在京都年兄畏之家见过二哥,他去东都赴任,自己还参加为他饯行的宴会,过一首《送王十三校书分司》。诗中把自己比为何逊,他八岁能赋诗,弱冠举秀才。把二哥比为范云,他善属文,下笔立成,曾与何逊在南乡会面,对何逊的对策,大加赏,于是结为忘年之交。
    听到苏氏问话,李商隐站起来,恭恭敬敬地答道:
    “二哥在京很好,前几天在年兄畏之家,我们还为他饯行过。小婿还为他吟过一首别诗。”
    李氏不喜欢这个二儿子,油嘴滑舌,不愿意商隐多谈他的行踪,听说女婿吟了首送诗,想在众人面前让小女婿显露显露才华,问道:

    “还记得那首送别诗吗?”
    “记得。”
    “给我们大家吟咏一下,好吗?”
    “如果岳父母喜欢……”
    商隐为送别自己儿子写的诗,苏氏当然喜欢了,连催商隐快点吟。
    一首七言绝句,商隐不会忘的。他清清嗓子,吟道:
    多少分曹掌秘文,洛阳花雪梦随君;
    定知何逊缘联句,每到城东忆范云。
    “商隐贤婿,你给大娘解解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李商隐不知道这位岳母大人不懂诗,看了一眼七妹;七妹向他点点头,意思是让他,因为大妈提出的要求,是不能拒绝的。
    “二哥到东都洛阳是掌管文秘,管理图书典籍,所以首句点出他去洛阳,我在送别。二句,说我自己因为思念二哥,常常会梦中随二哥在洛阳赏花赏雪。第三四两句,用一个典故:南朝范云曾迁广州刺史,尝与何逊赋诗联句;范云诗中有‘洛阳城东西,作经年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的句子。我就用这段史实把二哥比为范云,把比为何逊,意思是说,我过去跟二哥交往密切,友情深厚,常在一起吟诗联句。如今哥离开长安,到洛阳任职,所以我经常思念回忆二哥。”
    李氏听了颇为不悦。
    王茂元妻苏氏非常高兴,尤其儿子还会吟诗联句,更兴奋得不行,甜甜地对商隐笑:
    “贤婿,再给大娘吟几首诗,就吟咏你和你二哥的事。贤婿的诗真好,大娘愿意听。家!拿二十两银子,是大娘赏给贤婿的。”
    李氏越发生气了,赏二十两银子?是打发乞丐吗?于是恼怒道:
    “商隐,坐下喝酒,要人家银子干什么!”
    “呵!老娘的银子有假,不好用吗?你这婆娘休管!贤婿张口就能吟诗,是个大才,不要听她的!”
    “是我的亲女婿,不听亲丈母娘的话,还能听你的呀?”
    王茂元很赏识商隐的才华,能诗能文,尤其那四六对仗的奏章,写得人人称赞。自养五个儿子,没有一个赶得上他的。儿子王十三,别人都叫他王秀才,也会诗会文,比起商隐差得远啦。七个女婿中,畏之还不错,才华横溢,豪吟豪饮,非同凡响,但,比起商隐,又略逊一筹。
    今晚,听了商隐送儿子赴东都任而吟的诗,觉得很好,何逊范云之比,很恰当。儿年纪比商隐大近二十岁,何逊与范云年纪也相差很大,都很有才华。典故用得巧妙。没在乎妻妾吵嘴,大声道:
    “商隐,你大娘今晚高兴,喜欢你的诗。你就多吟几首,让她们这些娘们开开眼界,看绝世凌云之才是什么样儿。别总以为自己亲生亲养的儿子是个宝,比别人的就是好,是可亲可爱。吟吧!”
    七妹见父亲这样夸赞自己的丈夫,心里美滋滋的,秀目生辉,用眼睛鼓励着夫君。
    李商隐并不喜欢这样的夸赞,对岳父粗俗的言辞有些反感,在心里头,用恩师跟岳作着比较。恩师从来不说粗话,即使暴怒也不骂粗话;恩师没有那么多妾,从不把妻召到正堂大厅里搞家宴。自己在恩师家居住好多年,很少见过恩师的妻妾。恩师慈祥威严,和霭又冷峻,博学又谦逊。而岳父却缺少这些。
    “贤婿……”
    “我说大姐,你别催好不好?作诗还能像说话那么容易呀?
    让商隐好好想想。”
    “我知道,不用你提醒。十三儿在家时,每次赋诗都要想半天。那叫做构思,懂?”
    “好啦!一群臭婆娘,没教养!瞎叫唤什么?懂个屁?”
    王茂元要发火,大家都不敢再吱声。大厅里一片寂静。不知谁的酒杯被碰倒,那酒在地上,发出“叭哒叭哒”的声响。
    李商隐仍然站在原地,清了清嗓子,扫了一眼妻子;妻子正注视着自己,秀目熠熠辉,于是从容不迫地吟道:
    不妨何范尽诗家,未解当年重物华。
    远把龙山千里雪,将来拟并洛阳花。
    “‘重物华’是借喻重人才。头两句是说,我和二哥尽管都会吟诗作赋,但是,不道二哥当年为什么那样爱重我的才华。后两句是说,二哥是‘龙山千里雪’,我是洛阳花’。‘千里雪’虽然很遥远,但是一定能和‘洛阳花’媲美。”
    李商隐没等苏氏追问诗的意思,便主动讲解起来。
    苏氏非常高兴,因为诗中称赞自己的儿子也是个“诗家”,又对管家道:
    “快去,再取三十两银子,赏给贤婿。”
    李氏撇了撇嘴,小气,为你儿子吟诗才给这么点银子?
    还不够玩一回投壶输的哩!不屑一顾。
    七妹却很兴奋,自己的夫君出口即能吟诗,真像父亲说的,夫君有绝世凌云之才!
    王茂元并不把女婿的诗放在心上。他是个武将,对吟诗作赋不感兴趣,也不甚懂,女婿吟诗,主要是想让妻妾们高兴高兴。只要她们高高兴兴,不争不吵,不打不骂,就心满意足了。
    原本还有两首诗。李商隐在心中已经写就,见岳父并不很赏识自己的诗,李氏岳母乎反对自己在苏氏岳母面前吟诗,他只好作罢,闭口不语了。

爱诗词,爱生活!www.GuShiCi5.com 喜欢就把《李商隐全传》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