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诗词名句 古籍 文言文 藏头诗
刘邦大传

您正在阅读著作:《刘邦大传
当前位置:古诗词网 > 刘邦大传 > 第九篇 大汉建国

  由于不知刘邦行踪,楚军仍以包围态度紧紧盯住荥阳。
  
  在城墙上的周苛判断楚军不会放弃荥阳,他担心楚军攻击时荥阳内部若有人反叛,将造成重大祸害,因此向枞公商议:
  
  “我等奉命守城,不论胜败如何都应尽全力而为之,但魏豹却让我感到非常不安。他一向倾心项王,如今因战败不得不向我军投降,现在楚军紧紧将我们围住,万一他利用这种情势煽动城内叛变,将会酿成大祸的。”
  
  枞公也觉得有道理,便立刻和韩王信商量,派人暗中杀害了魏豹。
  
  屡败屡战,刘邦缠斗项羽
  
  在成皋略作休息,并重新整编荥阳撤出的部队后,刘邦便和张良、陈平等重要幕僚人员先行返回关中
  
  连续两次被迫弃守,刘邦不禁对自己的作战能力有点气馁,但镇守和经营关中地区的萧何却毫无怨言。他只是将编组好的生力军和粮袜全交给刘邦,让刘邦自己去决定是否要卷土重来,出关和项羽再度一决生死。
  
  刘邦心中无限感激,他决心让自己表现得更好。
  
  他和张良等商议,希望更有计划地来进行争夺天下楚汉大对抗,因此他将张良等人留在关中进行思考、规划,自己则率领汉军重行出关。
  
  参谋辕生向刘邦建议:
  
  “汉军长年和楚军在荥阳相对抗,汉军由于补给困难,常陷入断粮之窘境。因此陛下不宜再往荥阳去冒险,希望这次我们可以出武关、入宛城,项王见此也势必引军南下,这样子荥阳和成皋间的守军便得以休息。陛下再令韩信安抚河北赵地并联合燕、齐军队,由北方威胁牵制楚军,陛下便可再入荥阳和楚军正面对抗了。
  
  “楚军由于所需防备的战线增多,力量分散,经由长期休养的汉军力量必大增,如此击败楚军便不会那么困难了。”
  
  刘邦觉得有道理,便依照辕生之建议由武关出军,并部署于宛城和叶城之间,和成皋的英布大军遥相呼应。
  
  项羽听到刘邦在宛城驻守,立刻率主力军南下,企图击溃刘邦。但刘邦坚壁清野,不与接触,项羽也无可奈何。
  
  依张良规划,刘邦在出关后应立刻和在梁地打游击的“大盗军团”彭越相联系。
  
  彭城溃败后,张良便建议刘邦结交英布和彭越,以牵制项羽势力的扩张。
  
  英布原为项羽阵营,经随何说服反叛楚军后,和汉军联手部署于成皋间,成为刘邦重要的盟友。
  
  彭越在彭城大战前便曾和刘邦联盟,但他却未参加彭城大战,因此所率领的军团未曾受到伤害。
  
  刘邦撤至荥阳时,彭越也放弃他在梁地占领的城池,引军北上到黄河北岸打游击。
  
  楚汉在荥阳对抗时,彭越常带兵南下突击楚军粮道,让项羽非常头痛。
  
  盗贼出身的彭越最讨厌项羽这种讲气派的贵族,因此无形中会对刘邦的“江湖大哥大”作风较为倾心。
  
  于是项羽特派大将薛公到梁地北部剿讨彭越,彭越也乘刘邦出兵宛城、项羽主力军南下之机会,主动攻击在下邳城的薛公和项声军团。
  
  薛公自然不肯示弱,出城迎战。
  
  但彭越经验老到,制造金处疑军,让薛公不得不分队防备之。彭越随即再正确抓到薛公的主力军所在,集结数倍军力一举而击破之,结果薛公战死,项声则侥幸逃出以奔告项羽。
  
  在项羽强大的压力下,英布放弃了成皋而和刘邦会军于宛城。
  
  接获下邳紧急军情后,项羽令终公守成皋,自己立刻率军东向攻击彭越,以免危及大本营彭城。
  
  刘邦立刻北上猛攻成皋,终公罢兵弃城而出,刘邦大军遂人成皋,再度和周苛的荥阳守军互为犄角。
  
  六月,项羽大军回防下邳城。彭越听到楚军主力东返,立刻下令向北撤退,项羽又扑了一次空。
  
  荥阳前线回报刘邦已返回成皋,项羽担心再度陷入拉锯战,乃火速引军攻击荥阳。
  
  周苛等虽全力防守,但楚军人数众多,荥阳不久便被攻陷了,枞公战死,周苛及韩王信被捕。
  
  项羽亲自对周苛表示:
  
  “著成为我方将领,我会以你为上将军,封三万户。”
  
  周苛却大声骂道:
  
  “楚军不会是汉军之敌手的!项王难道还看不出您的力量已日渐薄弱了,总有一天楚军会向汉军投降的。”
  
  项羽大怒,当场烹杀了周苛。
  
  韩王信身为诸侯,项羽不敢轻易杀害之,便下令暂为拘禁。
  
  单身夺韩信军,刘邦将将自本事
  
  攻破荥阳后,项羽的主力部队火速向成皋的刘邦守军施加压力。
  
  刘邦于是要求赵地的韩信增援兵力,韩信虽答应,却迟迟未派出援军。
  
  项羽大军已到达成皋附近,刘邦判断无力防守,唯恐重蹈荥阳大败之覆辙,乃嘱咐英布情况危急时可以放弃成皋,率军退回宛城。
  
  他自己则和夏侯婴率少数侍卫军出成皋玉门而北渡黄河,亲自去向韩信调军。
  
  由于英布率汉军主力仍驻守成皋,项羽并未发现刘邦已渡河进入赵地,因此也未派兵追击。
  
  刘邦当夜宿于修武传舍,有意不惊动韩信。
  
  隔日凌晨天未亮时,刘邦便和夏侯婴快马驶近韩信驻营,自称为汉王使者,急驰进入韩信大本营。
  
  韩信和赵王张耳均犹在睡梦中。
  
  刘邦向值夜将官显露身分后,就到韩信卧房内夺其将印,井当场召令军团各将领开会。
  
  张耳和韩信惊醒过来,听说刘邦已到大本营,大惊,也立刻整装前来晋见。
  
  刘邦顺利地夺得韩信统领下的赵地汉军指挥权。
  
  韩信和张耳实在搞不清楚刘邦为何亲自到这个地方来,只好乖乖地听他指挥。
  
  难道是由于不及派出援军,刘邦对他俩不再信任,所以亲自前来罢夺自己的军权吗?
  
  但刘邦仍命张耳驻守赵地,又拜韩信为赵国相国并统领部分兵力,指示他即刻准备东征齐地。因为只要齐地纳入汉军阵营,刘邦便可由东、北、西三方面夹击楚军,让项羽陷入困境。
  
  这段时期,英布也成功地让驻守成皋的汉军逐步安全撤出,项羽再度夺得成皋。
  
  刘邦也立刻派军南下驻守于巩县,再与英布等人会合,重行部署防线以阻止项羽继续向西扩张势力。
  
  7月,临江王共敖去世,项羽在江南最后一个忠实盟友丧失了。
  
  刘邦的反攻策略
  
  刘邦编组大多数韩信的主力部队后,再度引军南下,驻军于小修武,准备渡河会同英布主力,和项羽面对面地决战。
  
  此时郎中郑忠劝谏刘邦勿与楚军决战,而应高垒深堑以待项羽,再联合友军(彭越及成皋汉军主力)从各方面侵扰楚军并断其粮给,那么项羽久必自败。
  
  刘邦听从其计,乃派遣刘贾和卢绾将步兵2万人及骑兵数百,渡过白马津后进入楚地,与彭越的游击队合力袭击楚军粮道,造成项羽主力部队补给粮食的严重困难。
  
  项羽也派出副将率军追击刘贾等,但刘贾坚壁守城不与战,楚军一点办法也没有。彭越的游击部队至此已顺利控有彭城和荥阳间楚国重要的补给线。
  
  彭越在得到刘邦增援后,声势大振,连下梁地17个城池,包括军事重镇睢阳、外黄等都落人其掌握中。
  
  9月,项羽在成皋附近的军团,补给上陷入了严重困境,项羽不得不准备回师。他将前线交给楚军大司马曹咎,并嘱咐道:
  
  “谨慎地守住成皋前线防地,就算汉王前来挑战也绝不可出战,只要挡住汉军之东进即可。15天内,我一定可以平定梁地,再度和将军会合的。”
  
  项羽的主力部队火速返回梁地,并立刻对彭越军展开攻击。彭越为确保军队实力,仍不愿和项羽打硬战,于是下令所有部队弃城返回黄河岸,包括陈留、外黄、睢城等均再度回到项羽的掌握中。
  
  刘邦对荥阳和成皋的军事布局频遭项羽轻易击破一事,深感头痛,甚至打算放弃这里的防线而改屯于巩县一带,以与楚军相对抗。
  
  郦食其也由关中再度到达前线,他对刘邦表示:
  
  “臣听说‘知天之天者,王事可成’,凡为王者以民为天,而民则以食为天。敖仓自古以来便是粮食转运站,据传其间储存有大量粮袜。
  
  “楚军攻陷荥阳后却认为他们的粮食补给路线在东方,因而不愿坚守敖仓,只将重军安排在成皋以阻挡我军,这无疑是上天对我们特殊的资助啊!
  
  “如果我们不去夺回这块地方,反而放弃上天给我们的恩宠,臣认为这是非常错误的策略。
  
  “而且楚汉双雄对峙,已陷入相持不决的胶着状态,因而导致海内动荡不安。于是农民耕种误时,妇女也不再纺织,天下人之心浮动不安。像这样的时期,保有粮袜是最重要的工作啊!
  
  “希望陛下仍应尽心整顿兵力,努力收复荥阳并再度拥有敖仓。若陛下能据守成皋之险,杜绝太行之道,以防诸侯西向,拒兵于蜚狐山口,坚守白马津渡口,将楚军限制于梁楚之地,便可向其他诸侯显示我方已取得绝对优势,这样天下人便知道应向哪方靠拢比较有利了。”
  
  郦食其的策略在于显示汉军战略上的优?疲悦植蛊湔绞醴矫娴囊辉偈О堋?
  
  楚汉相争之际,项羽虽凭借作战天才而屡战屡胜,但在战略方面却让刘邦掌有汉中、关中,韩信又已攻略魏、代。赵之地,江南大本营的九江王英布叛离,衡山王、临江王保持中立。项羽自己正陷入荥阳、成皋之战局,补给线又屡为彭越的游击战攻破,不得不东西来回疲于奔命。他将战场局限于自己统有的梁地,在自己家里和敌人打仗,自然是愈来愈不利,而明显地露出败象来。
  
  一般人大都会着眼于实际战场上的胜负,而忽略了这两年中刘邦已取得绝对优势的事实。郦食其的建议便在将此一事实明白显露,使天下诸侯能下定决心叛楚向汉,以求彻底解决双雄对峙、陷入僵局的困境。
  
  【陈文德说评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欤?故至誉至誉,不欲琭琭为玉,略略如石。”
  
  道是天地万物生成的总原理,故称为一。自古以来,天因合乎于道而清明,地因合乎于道而宁静,神因得乎道而灵显,谷因得乎道而充盈,万物因得乎道而化生,治理人事的侯王也因得乎道而天下正。
  
  天若不得乎清明,一切将分裂。地若不得乎宁静,可能爆发灾祸。神若无灵显,恐怕将要丧失神性。谷若不得充盈,恐将枯竭。万物若不能生生不息,则一切将会灭绝。王侯不得天下正,不保守高贵情操,天下可能陷于大乱。
  
  以道之自然,贵必须以贱作为根本,高必须以下作为基础,因此侯王们必须以“孤”、“寡”、“不谷”自称,便是以贱下为高贵之基础,表示不忘谦下之本。
  
  是以最好的美誉,是没有美誉。以“真实”为主,而不求虚有的华美,不要像美玉一样地璀璨而为人尊崇,而要像坚石一样黯淡而为人贱视。
  
  一切都合乎道,不用特别造作,使天地万物趋向于自然。
  
  楚国贵族出身的项羽,原本对这种老庄道学应颇有体认才是,但由于其本身条件特别好,年纪又太轻,反而让他的所作所为显得造作而不自然。
  
  最严重的是他的自负和骄傲,造成其个性上的固执和不安。对项羽而言,周围的友伴没有一个有他一般的能力,于是事事都要他烦心,没有人作得比他更好,每样事情到最后都不得不由自己出马。因此,从一开始他便疲于奔命,没有一位伙伴能获得他完全的信任。
  
  项羽不愿封赏有功之人,因为在潜意识中他认为大家都在依靠他,真正有功的只有他一个人。
  
  这样的想法,的确也一再出现在真实世界上,大家都变得愈来愈不可靠。英布的叛变使他在诸侯中不再有可靠的盟友,最后连自己阵营也出了问题;不但大将钟离眛失去信任,连有亚父之称的范增也不得不背他而去。
  
  相反地,刘邦如同一个大垃圾桶,什么人物他都欣然接受。原本的弱势及条件不佳,让他更渴求盟友的帮忙。他不满繁文缛节和虚有的气派,一切以实利为根本,反而较合乎自然之道。他让伙伴和部属们自己去发挥,力量在稳定中自然成长,主战场上虽一再败北,但实力却生生不息,反而逐渐拥有了绝对的优势。

爱诗词,爱生活!www.GuShiCi5.com 喜欢就把《刘邦大传》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