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诗词名句 古籍 文言文 藏头诗
刘邦大传

您正在阅读著作:《刘邦大传
当前位置:古诗词网 > 刘邦大传 > 第六篇 彭城攻防

  项伯于是起身表示:“一个人舞剑没意思,我也来陪一段吧!”接着也拔剑配合项庄的舞剑表演,却故意用身子挡在刘邦前面,让项庄根本没有机会接近刘邦。戏剧性强的鸿门
  
  项羽进驻新丰后,便在这里设立大本营。而刘邦听从张良劝告,亲自到此来拜会项羽,发生了有名的鸿门剑宴
  
  司马迁的《史记》在这一段有相当特殊的描写,文情并茂,几乎比一般的小说还精彩;他的文学底子也在此表露无遗。
  
  其实这段记载的文学性重于史料价值,它将项羽、刘邦、范增、张良、樊啥等人的个性举止,巨细靡遗地描写得淋漓尽致,如同司马迁本人在现场观看的报导一般。
  
  由此可看出这件事在当时必定轰动一时,非常具有戏剧冲击力,也必定有相当多的传奇故事。日后考古学家在前汉古墓的后厅砖壁中,便发现有“鸿门之宴”的壁画,也显示这件事的重要性。
  
  项伯报恩示警,张良仗义护主
  
  鸿门之宴的导引者是项燕的庶子,也就是项羽叔父辈的项伯。
  
  依《史记索隐》记载,项伯名缠字伯,然而他以“伯”为字的可能性似乎不大。因为古代中国人的儿子,一般都以伯、仲、叔。季相称,譬如刘邦便被称为刘季。项伯既是项羽季父(小叔父),称为伯实不恰当。
  
  或许是辈份的关系吧,因为项梁这一辈能留下来的似乎不多,所以项伯便因辈份高而被称为“伯”,如同现在的“欧力桑”通称。
  
  项燕死后,项伯也和项梁一样,在长老们的护卫下躲避秦军,流浪各地。由于他是庶子,地位不高,生活上或许比项梁更凄惨些也说不定。
  
  史料中记载,项伯年轻时曾杀人,后来逃亡到下邳。由于盘缠用尽,又不敢暴露身分,加上官府追捕甚急,项伯几乎已走投无路。
  
  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失败的张良,此时正好也逃避到下邳城来。由于张良预先有逃亡准备,所以经济情况较佳,加上长于交际,“地下”阶层的流浪汉朋友颇多。
  
  张良胆子大,时常在下邳街头散步,一方面可打听消息,一方面则寻找抗秦的同志。
  
  不久,两人在偶然的机会里认识了,由于张良特有的亲和力,项伯便向张良寻求救助。
  
  基于同是抗秦同志,张良站在侠义的立场给予项伯相当救济,并提供隐匿的安全场所,直到风声松弛为止。
  
  项伯后来追随项梁,项梁死后,则待在项羽身旁,以“欧力桑”的身分自居,因此在项家军团中拥有相当地位。
  
  项伯也非常重情义,他知道张良目前在刘邦营中当客座军师,很想去见见他,只是战乱不停,一直没有机会。
  
  当他听说项羽军团明天一大早便打算袭击灞上刘邦军时,吓了一跳。他担心的倒不是刘邦的生死,而是恩人张良恐有玉石俱焚的危难。
  
  “是该报恩的时候了!”
  
  他私自乔装,并准备好快马,趁夜色掩护下到达张良的营帐前,并请哨兵通知“故人项伯急事来访!”
  
  张良一直为项羽驻营新丰一事相当头痛。是战是和,刘邦似乎并无定夺,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听说项伯来访,张良直觉有重要事将发生,急忙出来迎接。
  
  “赶快跟我走吧!再晚就来不及了。”
  
  项伯一见面便催着张良快跟着他逃走。
  
  张良一向胆大,根本未把生死放在心上,他立刻询问项伯危机的情况有多严重。
  
  “什么,明天就要发动攻击了!?”
  
  张良对项羽的果断也颇为震惊,沉思了半刻,便向项伯表示:
  
  “事情还不致太严重,应该还来得及吧!我是以韩王特使身分来帮助沛公的,如今沛公有急难,我若私自逃亡是大不义,这种事不可不告诉沛公。”
  
  项伯一向尊敬张良的侠义及智慧,所以倒没有太大的意见。
  
  刘邦高人一筹的应变能力
  
  张良带着项伯火速晋见刘邦。
  
  在营帐外,张良要项伯稍稍等待,自己则先入内向刘邦报告这紧急事件。
  
  刘邦听完自然也吓了一跳,但他还算冷静,只问张良:
  
  “那现在我们要怎么办呢?”
  
  张良:“如果我们勉强一战的话,沛公的人马能够挡得住项羽军的攻击吗?”
  
  刘邦:“不可能,绝对会被击溃!还有什么好方法呢?”
  
  张良:“那么只有和谈了。现在有一个机会,项伯正在此处,请诚恳地告诉他,说您不敢和项羽对抗,并恳求他去说情。”
  
  刘邦:“你是怎么认识项伯的?他可靠吗?”
  
  张良:“秦皇朝期间项伯曾杀人,我庇护过他,因而有很深的交情。如今他冒生命危险而来,表示这人重义气,绝对可靠!”
  
  刘邦:“你们两个人年纪谁比较大?”
  
  张良:“项伯比我年长!”
  
  刘邦:“既然是你的兄长,我也就以兄长称呼他了。请他进来说话吧!”
  
  张良出来请项伯,两人共同入内。
  
  这一瞬间,刘邦已准备酒菜,摆出接待义兄的场面。也不等项伯同意,他便作出拜见兄长的礼节,并举酒祝贺,一副很诚意相交、一见如故的姿态。
  
  项伯虽有点反应不过来,不过他也为刘邦的热诚所感动,不得不跟着把这场戏演下去。
  
  在这种时刻,刘邦仍泰然自若地喝酒,表现得十分亲热,这份胆量和应变能力也颇让项伯敬佩不已。
  
  酒过数巡后,刘邦开始向项伯诉苦。
  
  “项将军的误解太大了,我们过去的交情不错,一向是他为主、我为副,这种义理我怎么会违背呢?
  
  “入关以来,我什么东西也不敢占为己有,所有资料全部封好,就是为了等待项羽将军来接收啊!
  
  “我所以会派军防守函谷关,是怕有其他军队入侵,使我无法向项将军交代。我这样日日夜夜准备,等待将军到来,怎么可能会反叛呢?
  
  “麻烦项兄看在我们兄弟情份,替我向项将军说情,说我从未忘却过去的恩德!”
  
  项伯虽不见得相信刘邦所言,但有恩人张良保证,又见刘邦如此诚恳,心想救人总是好事,便当场承诺替刘邦向项羽说情。他对刘邦表示:
  
  “我先回去和项将军说此事,明日一早您一定要自己亲自前来告诉他,这样才能免去这场战争。”
  
  “好的,我一定去!”
  
  刘邦也一口答应。
  
  项伯便又火速返回新丰,到项羽营帐把这件事详细地向项羽报告。
  
  其实,项羽只是为刘邦对他不够尊重在生气,他一点也感觉不出刘邦有什么“危险性”。听了项伯的说法,他反而觉得刘邦满可怜的,便不很坚持明天的袭击战了。
  
  项伯又说;“如果不是沛公先破关中,我们入关哪能这样轻松!?如今人家有了大功劳,我们却袭击他,不正表示我们嫉功吗?不如好好地对待他,反而更能收天下英雄之心。”
  
  项羽也当场答应让刘邦自己来辩解,并准备酒宴来款待他。
  
  厚黑大师,魔窟求生记
  
  民国初年,中国有位奇怪的作家写了一本奇怪的书,道尽了中外古今天下豪杰的真面目。
  
  那便是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学》。
  
  在《厚黑学》中李宗吾最推崇两个人,一个是管仲,一个就是刘邦。
  
  他们都是厚黑的最高境界,厚而无形,黑而无色。
  
  只有这种人才是真正的斗士。
  
  老子所谓的“胜人者力大,自胜者强”,几乎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他们的行为中。
  
  再一次从成功的喜悦中,陷入灭绝的边缘。刘邦把自己的命运完全豁了出去,赌一下自己一向不错的鸿运,宁可牺牲自己,而不为自己的军团带来毁灭的灾难。
  
  这时候,表现得愈柔弱就愈有活下去的可能,刘邦深深体会老子的这层道理。
  
  因此,一大早他只带了少数的随从便去面见项羽,因为再多人也没有用。少数人可以表现自己的孱弱,争取更多的同情,而且必要时,逃走也比较不起眼。
  
  有两位超级勇士跟随着他。
  
  张良,这位敢谋刺秦始皇的伟大企划家一向胆大心细,再一次地将自己投入“魔窟历险记”。
  
  另外是力大无比、忠诚无二的刘邦最重要班底——樊哙,这位没什么头脑。却颇有眼光和勇气的伙伴,展开了他个人在历史上最著名的奋斗事迹。
  
  在新丰鸿门的大本营里,一向以智慧自诩的范增却陷入了苦战。
  
  他一再向项羽表示,刘邦的“危险性”非今天除掉不可,即使是发动战争,让楚军(刘邦军团也是楚军阵营)自相残杀也在所不惜。因为唯有让刘邦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才能确保项羽的安全。
  
  项羽实在看不出自己会有什么危险,因此只好带着一副不解的眼神,很无奈又有点不甚其烦地听着范增的滔滔雄辩。
  
  “好吧!亚父既然这么坚持,我们看着办吧!反正刘季自己来送死,我们随时要杀他都没有问题,见机行事吧!但不要让别人认为我们不能容人,这样会失掉天下英雄之心的。”
  
  最后他们决定,在宴会中项羽如要杀刘邦,他会作出手势来,到时候事先埋伏的刺客便可在范增指示下任取刘邦的性命。
  
  其实,这时候的项羽一点也没有要杀害刘邦的意愿,他不过想借此来结束和范增的这场争论罢了。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果然在天刚亮不久,便看到刘邦带着约一百名不到的骑兵来到鸿门。
  
  已经豁出去的刘邦显得颇为冷静,仍一副轻松不甚在意的模样。
  
  智囊张良受则面带微笑,彬彬有礼,有如参加一场正式的宴会。
  
  倒是樊哙态度严肃,略带紧张,的确有决心牺牲的神色。
  
  项羽倒也如同事先和项伯约定的一样,亲自率队迎接,双方在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紧张的态度。
  
  气消了以后的项羽立刻恢复大将之风,仍旧显示出身为主人的待客之道,见面后并没有主动提出这次冲突的质问。
  
  反而是刘邦有些不好意思,只好立刻切入主题:

爱诗词,爱生活!www.GuShiCi5.com 喜欢就把《刘邦大传》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