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诗词名句 古籍 文言文 藏头诗
努尔哈赤

您正在阅读著作:《努尔哈赤
当前位置:古诗词网 > 努尔哈赤 > 第九部 他终于没能踏破山海关

  说到此,努尔哈赤老泪滚落下来,泣不成声了。阿敏也陪着流了几滴眼泪,劝说道:
  
  “这已是往事,不必再提了,免得难过。何况他也是死得其所,死得有意义呢!”
  
  努尔哈赤不禁想起了童年的往事。他说:
  
  “你父亲从小就憨厚,不像舒尔哈齐的私心严重!记得有一次,你奶奶已去世两个月了,俺到北山去挖参不在家。你大奶奶,也就是死去的阿敦的母亲,见到他俩饿得走不动路,就送了一筐子玉米馍馍给他们吃。谁知舒尔哈齐藏起来一半,留自己偷着吃。你父亲只吃了两块,等俺从北山回来,他躺在床上,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当时俺吓坏了,忙用水拌着炒面,一勺子、一勺子地喂他,才救过来。那次,俺气得要打舒尔哈齐,后来想想,觉得他也是饿呀,也是被逼无奈呀!
  
  阿敏听着,只是劝他不要老讲这些了。因为,努尔哈赤讲着讲着,就哭了起来。
  
  阿敏心里想:老年人总好回忆往事,尤其是在病中,这大概是一种通病吧?
  
  努尔哈赤又对阿敏说:
  
  “你父亲若还活着,他今年该是六十四岁了!咱兄弟俩的感情最深,要是他还在,俺也有个说话的人,可是……”
  
  他见阿敏对这些往事不感兴趣,也就不说了,后来,他提出要阿敏派人去喊大妃来。
  
  努尔哈赤对阿敏说:
  
  “大妃乌拉纳喇氏,是俺十六个后妃中,仅有她一人能像俺的结发福晋佟氏春秀那样,对俺体贴,是俺的知己呢!她做的每一个菜,都是俺喜欢吃的。她像俺肚里的蛔虫,知道俺想吃什么。你快派人去喊她来!”
  
  阿敏无法,这才让皇太极留下的侍卫,赶快回沈阳去报信。
  
  再说皇太极得到消息之后,急忙与莽古尔泰商议,把这事隐瞒起来。他们既不通知大妃乌拉纳喇氏,让她到清河去,也不敢向代善等传达。只是一声不吭地隐瞒起来。
  
  过了两天,皇太极越想越有些害怕起来,若是父王病癒回沈阳,问到此事时,怎好向他交代呢?岂不是犯下欺君之罪么?
  
  他赶忙去找莽古尔泰商议,谁知这位生性愚鲁的三贝勒,在关键时刻还真有主见呢?
  
  莽古尔泰看着皇太极,笑着说:
  
  “你一向足智多谋,怎么连这一件小事也失去了决断能力?你不能杀人灭口么?到时候,咱俩一推六二五,那送信的侍卫失踪了,找谁去!……”
  
  皇太极听了莽古尔泰的主意之后,一拍脑门,说道:
  
  “这也不失为一条计策。如今,也只能这么办了!不过,无故杀一条人命,总是不好吧?”
  
  莽古尔泰嘻嘻笑着说:
  
  “怎么,你又变得仁慈起来了?你不是有句口头禅么:无毒不丈夫!你若犹豫,这事说不定会累及到咱俩!别婆婆妈妈了,这时候,怠慢不得呀!”
  
  皇太极只得回去编造一个理由,将那侍卫杀了。这事刚办完,代善来了,他说:
  
  “父王去清河好多天了,不知疗养得怎样,俺想去看看他老人家。衙门里的事你多操心点,你看好不好?”
  
  皇太极心里不由得格登一下,不能让他去。遂赶忙对代善说:
  
  “不行!俺也想去看看父王,但是,能走得脱么?这事得找来莽古尔泰商议一下,整个大金国的大小政事,全由咱三人负责,走了你一个,岂不是“三缺一”么?出了问题谁负责?”
  
  代善忙说:
  
  “你说得也太严重了!俺去了,也不过是一两天时间。头一天去,第二天就回来了!耽误不了多少事情的。……”
  
  皇太极坚持着,对代善说:
  
  “那也不行!你可不能走,俺去派人喊莽古尔泰来,他要是让你去,俺没意见,行么?”
  
  代善急忙说道:
  
  “算了罢,你不让俺去,就别叫他来了。他那脾气又倔,诈诈唬唬的,反弄得都不快活。只是有一条,父王那里咱们不闻不问,若是怪咱们,也不好交代呀!”
  
  皇太极说道:
  
  “父王也不会怪咱们的,有阿敏在他身边,也不致于有什么意外的。何况这是父王走前安排好的,由咱三人负责处理国事。你就安心吧,俺也不去喊莽古尔泰了。”
  
  代善被皇太极挡住,未能去清河看望努尔哈赤。皇太极借口国事急需处理,代善只好取消去清河的打算。
  
  再说努尔哈赤见大妃乌拉纳喇氏未来,心中不免着急了。他问阿敏道:
  
  “你派人回去喊大妃来,过去两天了,怎么还没有来呀?”
  
  阿敏知道是被皇太极和莽古尔泰挡住了。他只得说道:
  
  “俺让侍卫回去向皇太极报告的,不知什么原因,至今未来。是不是大妃她有事走不开,还是什么原因……”
  
  努尔哈赤有些生气地说道:
  
  “大妃能有什么事,比来侍候俺还重要呢?俺以为大妃不知道,她是把俺放在第一位的。你应该让侍卫去找代善,皇太极这小子难道会把这事不放在心上?……”
  
  阿敏只得敷衍着,说道:
  
  “该不会吧?……”
  
  努尔哈赤又对阿敏说:
  
  “有件事俺想征求你的意见,但是,你必须给俺讲老实话,不许说假话。你能做得到吗?”
  
  阿敏立即答道:
  
  “俺一定说实话,请讲罢。”
  
  努尔哈赤遂说道:
  
  “俺想让多尔衮接替汗王砻位,由代善辅政,你看这样安排可以么?”
  
  阿敏听了,可真有些为难。说实话吧,就要站在汗王的反面,说不定,后果会不堪设想。轻者被夺去兵权,没收财产;重者,将被幽禁,以至被处死
  
  若是说假话,这违心的话也难以说出口。一旦说了假话,以后又怎么收得回来!
  
  正在左右为难之时,努尔哈赤又催着说:
  
  “怎么?不好说么?说真话好说,说假话难说。”
  
  阿敏突然计上心来,他说道:
  
  “若有人反对,或是暗中作乱,怎么办?”
  
  努尔哈赤听了,立即问道:
  
  “反对的人不会多的,只有一个人,你能猜到是谁吗?”
  
  阿敏清楚,努尔哈赤指的那个人,便是皇太极,但是,他故意答道:
  
  “俺猜不到这个人是谁。”
  
  努尔哈赤说:
  
  “在四大贝勒中,代善不会反对,何况还让他辅政。你不会反对吧?莽古尔泰要是反对,就是上了别人的贼船,受人唆使的缘故。”
  
  他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儿,接着说道:
  
  “只有皇太极可能反对,他自以为谋略过人,又勇冠三军,因而会不服气,以至会作乱、生事。不过,他也难以成事。下面的那些小贝勒,都不会反对的。”
  
  阿敏听了,不得不佩服努尔哈赤预见的很准确,真是洞若观火!觉得不好再说什么,只得附和着说:
  
  “十四王子是个聪明能干的人,美中不足的缺陷,只是年龄稍微小些……”
  
  努尔哈赤立即说道:
  
  “年龄也不小了,他今年十五岁,那统一六国的秦始皇,不是十三岁当国王的么?”
  
  阿敏不好再说什么,他只是在心里盘算着,要不要把这消息告诉给皇太极呢?一旦多尔衮继承了王位,自己站在哪一边呢?……”
  
  他正在想着,努尔哈赤又说道:
  
  “你再派人回去,让代善和大妃一起来清河。这次一定要派得力的人去!”
  
  阿敏答应以后,便走了出去。他心里说:难题又来了,怎么办呢?若是再把努尔哈赤的命令送给皇太极,代善、乌拉纳喇氏再不来,努尔哈赤就会迁怒于自己,那后果将是十分糟糕的。他思来想去,最后决定,还是服从命令听指挥吧,派人直接找代善,让他明天就和大妃一起来。
  
  至于谁来做汗王,阿敏也有一个“小九九”,反正俺阿敏不过是当一个八旗的贝勒,如此而已。俺又何必冒这么大的危险,跟在皇太极后面跑呢?……
  
  且说努尔哈赤与阿敏谈话之后,感到心里十分爽快,并逐渐感到周身舒展。当时,努尔哈赤误认为病体果真好转,快要康复了。
  
  努尔哈赤对阿敏说:
  
  “俺觉得背疮好得多了,不如先回沈阳去!”
  
  阿敏劝阻道:
  
  “再过两天吧,俺已派人去告诉大贝勒、大妃了,等他们来了之后,再回沈阳也不迟!”
  
  努尔哈赤想了一会儿,觉得这样也好,就对阿敏说道:
  
  “等他们来了之后,咱们一起走!”
  
  谁知那送信的侍卫,回到沈阳之后,顶头就碰见皇太极。他便把那侍卫带到自己府里,又把他杀了。结果,代善与大妃仍然没有得到努尔哈赤要他们去清河的命令。
  
  两天后,努尔哈赤见代善未来,大妃乌拉纳喇氏仍然没有来,气得暴跳如雷、大骂阿敏:
  
  “好哇!阿敏你敢不传俺的命令,这是为什么?你说,快跟俺说!”
  
  阿敏吓得一时说不出话来,慑慌了好一会工夫,才说道:
  
  “俺都派人去了,他们未来俺有什么办法?要么,俺自己回去一趟!”
  
  努尔哈赤气得喊叫起来:
  
  “这些混帐东西,俺还未死,就不问俺的事了!俺要回去,俺立马回沈阳!……”
  
  阿敏不敢劝阻,只得说道:
  
  “现在正是盛暑天气,坐车既颠又热,怎么办呢?”
  
  努尔哈赤大声说道:
  
  “快去准备船只,咱们坐船回去!”
  
  阿敏匆忙走出去准备船只,努尔哈赤越想越气,谁知背上的痈疮,又发作了,烧得浑身滚烫滚烫的。
  
  于是,他只得躺下来休息,但是心里烦躁,激愤,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头脑里昏昏沉沉,不觉竟晕在了床上。
  
  阿敏准备好船只,回来见到努尔哈赤脸色苍白,形容憔悴,喊了好几声,努尔哈赤方醒来,急切地说道:
  
  “咱们回沈阳,你再派人先回去,让代善与大妃坐船来迎接。”
  
  阿敏连声答应,急忙走出去派人去沈阳送信,一边回来,搀扶努尔哈赤上船。
  
  他们坐着船,沿着太子河,顺流而下,往沈阳去。
  
  努尔哈赤在船上躺着,有时处在昏迷状态。背上痈疮一会疼得挖心难受,一会烧得浑身滚烫。
  
  这时候,努尔哈赤心中也还明白,自己是归天有日了。
  
  看来,得赶紧立下遗诏,尤其是传位一事,这是有关大金国社稷的大事。
  
  回顾自己的一生,努尔哈赤始终以为政绩赫赫。自二十五岁起兵,征南战北,先是统一建州女真,以后又征服海西四部女真,以及东海女真和黑龙女真。
  
  长期以来,女真各部之间互相争斗,彼此骨肉相残。努尔哈赤以为,只有他统一了整个女真各部,才结束了有史以来女真族的混乱局面。
  
  自萨尔浒大战取得胜利,努尔哈赤便总是以为明朝的军队不堪一击。于是,他率领八旗子弟,所向披靡,先后攻占了抚顺、清河、开原铁岭,并占领了广大辽沈地区,最后建都沈阳。
  
  想到这些,努尔哈赤感到非常兴奋:但是,宁远一战,兵败负伤,他一直怀恨在心。总想有朝一日,再率领八旗子弟,挥刀跃马,去叩关攻明。
  
  可是,如今一病不起,背疮疼痛难忍,恐将不久于人世,真是心有余而力不济了!
  
  努尔哈赤感到唯一遗憾的,是立储之事的不顺利。想到这里,他睁开双眼,问道:
  
  “阿敏!代善和大妃还未来么?……”
  
  一直守候在他身边的阿敏,只得说道:
  
  “快了,估计他们快要来了。”
  
  努尔哈赤不由得长叹一声:
  
  “唉!悔不该到清河……”
  
  话还未说完,只觉背疮如火烧一样疼痛,禁不住大叫一声:
  
  “病死俺了!”
  
  接着,努尔哈赤便昏迷过去。过了一会,才苏醒过来,喘息着说:
  
  “不知代善、大……大妃何时来到?只怕俺……俺等不到他们了!可以先立……诏书吧!”
  
  阿敏听了,急忙拿来笔墨,努尔哈赤对他呶一下嘴,意思是让他记下诏书。
  
  努尔哈赤说道:
  
  “俺死后,传位于十四王子多尔衮,让次子代善辅政。”
  
  阿敏记完,又送到努尔哈赤跟前,他看了一眼道:“好,好……”
  
  阿敏又从努尔哈赤枕边拿过王玺,盖上玺印,将它折迭好,放在努尔哈赤的枕下。
  
  此时,只见努尔哈赤气息微弱,两眼暗然无光,渐渐昏迷过去。
  
  八月十一日凌时,当他们的船走到沈阳东四十里的叆鸡堡时,努尔哈赤终因背疽发作,与世长辞,终年六十八岁。
  
  船到沈阳,大妃乌拉纳喇氏,见努尔哈赤死去,她悲痛欲绝,泣不成声。
  
  代善带着众兄弟,跪泣于浑河岸上,迎接努尔哈赤的尸骸。
  
  皇太极与阿敏、莽古尔泰经过一番密议之后,三人去找代善,提出汗位继承问题。
  
  莽古尔泰首先说道:
  
  “这不需要推选了,父王已留下遗诏。”
  
  代善听了,虽然心中有些猜疑,也不好明说。只得说道:
  
  “父王既有遗诏,就可以召集众兄弟宣读,遵照遗诏办就行了。”
  
  于是,在努尔哈赤众子侄面前,阿敏向大家宣读了“遗诏”内容:
  
  “……传位于八王子皇太极,并让大妃乌拉纳喇氏、小妃泰恩察、金泰三人生殉。”
  
  阿敏刚读完,殿内顿时一片骚动。德格类、阿济格几乎同时喊道:
  
  “这遗诏可是真的?”
  
  阿敏拉着脸,看着大家说:
  
  “这白纸黑字,玉玺分明,哪里能是假的!”
  
  此时,三王子阿拜忽然喊道:
  
  “这遗诏既是真的,应该有时间、地点,由什么人执笔,在场有谁作证?”
  
  皇太极扭头一看,见是阿拜。只听阿敏说:
  
  “先汗王昨天夜里让俺代写,有侍卫昂赛克作证,谁若不信,去问他吧!”
  
  德格类又大声说道:
  
  “往日父王从未提到过皇太极储位之事,这诏书实属意外,怎么能让人接受!”
  
  十二王子阿济格更是慷慨陈词:
  
  “这诏书有诈,怎能服众!”
  
  阿敏听了,不禁大怒,说道:
  
  “俺受先汗王重托,你们竟敢亵读遗诏,蔑视先汗王,是违逆犯上,该当何罪!来人,将阿济格推出斩首!”
  
  两旁近侍刚想上前,德格类突然站立起来,拔出腰刀,大喝一声:
  
  “看谁敢来绑他!”
  
  阿济格冷笑道:
  
  “假若诏书无诈,阿敏又何必大发雷霆之怒?”
  
  德格类又手挥宝剑,厉声说道:
  
  “俺早听说,父王在清河曾两次派人要大妃和大阿哥前往清河,是谁把父王的命令压下了?这又该当何罪?请阿敏向大家说清楚!”
  
  阿济格又接着说道:
  
  “俺听说阿敏昨天深夜与两个人在密室里计议了好长时间。请问:你们商议了一些什么事情?能不能在这里公开呀?”
  
  阿敏气得脸上骤然变色,既不好发作,又不能解释,何况内心也有些理亏。正当他左右为难,十分尴尬之时,皇太极却站起来了,说:
  
  “父王在世之日,没有立俺为储,这是事实。但是,也没有说过不立俺为储的话。如今既有遗诏,蒙父王隆恩,传位于俺,俺内心深觉愧疚!眼下,父王尸骨未寒,难道因为这汗位之争,咱兄弟之间能骨肉相残么?果真那样,父王能在九泉下心安么?有鉴于此,请众兄弟们还当以大金国社稷为重!”
  
  此时,莽古尔泰在旁,早已忍耐不住,拔出剑来,厉声喝道:
  
  “谁再敢违抗遗诏,刀剑无情!”
  
  皇太极立即对莽古尔泰说道:
  
  “圣殿之上,不得无礼!”
  
  正说之间,那屋梁上竟然窜出两只肥硕的老鼠,在追逐着奔跑,发出“吱吱”的叫声。在粗大的横梁上,两个家伙竟交配起来。
  
  大家不由得愣神地看着,皇太极双眉一皱,不耐烦地说道:
  
  “两个畜牲,竟胆敢扰俺圣殿!”
  
  说罢,从长简靴勒靴子里拔出短剑一把,对着那两只正在交配的老鼠,将手一扬,忽听惨叫两声,那短剑一下子穿透两只老鼠的肚子,牢牢地钉在梁木上。
  
  众王于和大臣们见了,不由愕然。皇太极这个“杀鸡儆猴”之法,吓得众人鸦雀无声,他又假装关怀地说道:
  
  “大家连日辛劳,暂且回去休息去罢!”
  
  当晚,皇太极将大贝勒代善请到府里,又请来阿敏、莽古尔泰,四大贝勒兄弟在酒桌上谈妥了皇太极登基典礼事宜。
  
  莽古尔泰说道:
  
  “遗诏上关于大妃与两个小妃生殉事,什么时间进行。”
  
  代善处在这时候,也不好反对,只得任凭皇太极他们决定了。
  
  次日,四大贝勒与四小贝勒会议,召来大妃乌拉纳喇氏、小妃泰恩察、金泰。
  
  三个女人一听说要她们生殉时,都不由得痛哭失声,并对生殉流露出不满情绪。
  
  皇太极对她们说:
  
  “这是先汗王的遗命,即使不答应,也是不可以的。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一定满足你们的愿望。”
  
  大妃乌拉纳喇氏,哭着对贝勒们说道:
  
  “俺自十二岁来到先汗王身边,二十六年来,锦衣玉食,荣华富贵都已经历。如今,俺也不忍离开先汗王,只得相从于黄泉之下。唯所顾虑的,是俺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特别是两个小的年纪尚幼,请诸位王子善待他们,勿使俺揪心于地下。”
  
  说罢,大妃乌拉纳喇氏遂凄凄惨惨地自尽身亡,当时,年仅三十七岁。
  
  之后,两个小妃泰恩察、金泰也相继自尽。
  
  且说皇太极继承了后金国汗王位,使后金进入一个新的大发展的时期。
  
  崇祯九年(1636年,崇德元年),皇太极去汗王称号,改称皇帝,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改族名女真为满洲。崇祯十七年(1644年,顺治元年)四月,清军入山海关;十月,在北京建立了封建中央政权——大清王朝。
  
  皇太极即位后,一直在寻找安葬努尔哈赤的“吉壤”。
  
  崇祯二年(1629年,天聪三年),终于选定沈阳城东二十里,浑河北岸,“川萦山拱、佳气郁葱”的石嘴头山,即现在的东陵,作为努尔哈赤的葬地,尊称“福陵”。
  
  努尔哈赤后来被尊为清太祖高皇帝。
  
  大清王朝的这位开国皇帝——努尔哈赤,是中国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出现的一位杰出人物。
  
  在明王朝日益衰落腐败的形势下,努尔哈赤在辽阔的东北大地,跃马扬刀,率领八旗子弟兵,纵横驰骋,创建了惊人的业绩,成为清王朝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努尔哈赤是满族的民族英雄。他在明朝万历十一年(1583年)起兵,在四十余年的时间里,先近后远,先内后外,相继统一了地处东北的女真族各部。使这个古老的民族——女真族,重新焕发了活力,朝气蓬勃地再次崛起于祖国的东北。
  
  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促进和加速了女真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
  
  所以,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也就是满族形成的过程。
  
  从此,满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她为祖国的历史文化发展,谱写了辉煌的新篇章。努尔哈赤对本民族所做的巨大贡献,也就是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
  
  努尔哈赤是杰出的政治家。他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立了一套与女真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政治、经济制度。
  
  他组织的八旗制度是个创造,把整个社会的成员组织成一个整体,集军事、生产与政治于一个组织之内,并且凝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和物质力量。
  
  努尔哈赤在创建后金的过程中,用改革的精神,不断提出新方针、新措施,表现出政治家的气魄和才干。
  
  努尔哈赤是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他的一生基本上是在马上度过的。因此,军事实践,是他一生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动。
  
  从起兵到去世,他参与和经历的大小战斗不下百余次;亲自指挥的战斗,也有数十次。他领导的八旗兵,以狂飙之势,席卷东北大地,曾几度使明王朝的军队败北。
  
  努尔哈赤一生所经历的战斗,胜利居多,失败极少,是当之无愧的“常胜将军”。
  
  在努尔哈赤所从事的军事活动中,虽然始终处在战略的劣势,但是,他总是能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他用兵大胆,善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速战速决,诱敌深入。他喜欢设伏围歼,侦察用间。这都表明,他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气魄与胆略。
  
  但是,努尔哈赤毕竟是个历史人物。在他身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
  
  在战争中,努尔哈赤放任和提倡军队去掠夺财产、屠杀百姓。进入辽沈地区以后,努尔哈赤推行民族压迫政策,强令汉民剃发等,给辽东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但是,这些局限并不妨碍历史给予他的肯定和赞扬。

爱诗词,爱生活!www.GuShiCi5.com 喜欢就把《努尔哈赤》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