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宋词风月故事 下一页
血泪斑斑的宋词


  血泪斑斑的宋词

  兼析词牌名《沁园春》

  翻开《全宋词》,你会发现她竟然是一部血泪词。古代社会,男性是主宰,他们用血泪写的词,千古传唱不衰,如彪炳千秋的《过伶仃洋》,因词罢宴的《六州歌头》等,而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物,其人其词大多不见经传。今天,我就单单和大家说说宋朝刚烈的女词人的故事。

  1126年(靖康元年)冬天,金兵城破汴京,北宋末代皇帝赵佶也成了俘虏,宣告北宋灭亡。尽管作为九五之尊的赵佶饱受凌辱,尽管他惨死在乱蹄之下,他都不算是最可怜悯的。在一个国破家亡的年代里,最可哀怜的是那些女子,她们不可能请缨杀敌,因为一双小脚,也不可能日行千里,亡命四海,她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端坐家中,等待那时刻可能降临的无可躲避的命运,她们要想将血泪付诸笔墨也几乎没有可能。

  据宋朝韦居安《梅涧诗话》记载:北宋后期,蒋之奇孙蒋兴祖知开封阳武县(今河南原阳),政绩赫然。《宋史忠义传》说,靖康之难发生时,金兵侵犯京师,取道武县,宋朝文人武将多有逃跑投降者,也有人劝他蒋兴祖逃避远走。蒋兴祖昂然拒绝了,怒道:“我们蒋家世代承受国恩,现在,正是报效国家的时候!我宁愿战斗到底,以死殉国!”

  于是,蒋兴祖带领全家留了下来,抵抗金兵。金兵百骑攻城,被他打退。第二日,更多的金兵来攻,终于破城。蒋兴祖毫不退缩,血战至死,年仅四十二,妻子及长子也相继死去。

  蒋兴祖死后,女儿被金人活捉,押往金国。蒋兴祖女年仅及笄,美丽多才,擅长诗词。在北上经过雄州时,她步步回首故乡,悲痛不已,在驿中墙壁上作了一首《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词的上阙写被掳北去,朝行暮宿,百般困苦,所过之处,经战火洗劫,荒凉破败,凄凉满目,行人更是难得歇息之地。

  下阙以“飞鸿”南飞之自由,反衬被掳北去之痛苦,在身不由己的无奈中,离家乡越来越远,抒发了欲归不得的愁苦。这首词沉痛悲咽,唱出了所有亡国被俘女子的心声,当时流传甚广,唱者无不凄然,又无不肃然起敬。

  100多年以后,元兵的铁蹄,跨国长江,南宋亡国。这时受尽苦难的又是女同胞。据元朝陶宗仪《辍耕录》记载:岳州徐君宝的妻子被元兵俘虏,一直被带到杭州,居住在过去韩蕲王(韩世忠)的府邸。从岳州到杭州,路途数千里,元军将领几次要侮辱她,都被她巧妙地周旋过去了。因为徐君宝的妻子有几分姿色,元军将领不忍杀她。多次的拒绝,使得元将大怒,要强行玷污她。他提出一个要求:待我先祭奠先夫后,再做你的妻子。元将欣然同意。于是,她穿上孝服,焚香跪拜,向南哽咽饮泣,题了一首《满庭芳》在墙上,就投水而死:

  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余宣政*。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长驱入,歌楼舞榭,风卷落花愁。清平三百载,典章人物,扫地俱休。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梦魂千里,夜夜岳阳楼。

  这样的奇女子,不值得钦佩吗?

  1276年(至元十三年)元兵攻入杭州,三千嫔妃被俘虏北上。途径北宋时的都城汴梁夷山驿站时,嫔妃中一个叫王清惠的昭仪在驿站墙壁上写下了这首《满江红》: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簪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颦鼓揭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问嫦娥、於我肯从容,同圆缺。

  这首《满江红》流传出去后引起的很大的风波。事情由文天祥而起。如果没有文天祥,王清惠的这首《满江红》也不会流传至今。文天祥兵败被北上途中,读到了王清惠的这首《满江红》,认为最后一句“问嫦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立场不够明确,态度不鲜明,好像随遇而安,存了苟且偷生的念头。于是他模仿王清惠的口吻,步其韵,作了两首和词:

  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銮仙阙。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    曲池合,高台灭。人间事,何堪说。向南阳阡上,满襟清血。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乐昌,一段好*,菱花缺。

  文天祥在题序说,这首词用了北宋年间陈后山的故事,师傅曾南丰对陈后山特殊赏识并有知遇之恩,苏东坡也曾想收陈后山到门下。曾南丰死后,陈后山写诗《妾薄命》表示自己对曾南丰无限忠诚,绝不会改从他师。文天祥用这个故事的意思一是觉得王清惠应该学陈后山,不侍二主,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借王清惠的口吻表达他自己的决心。王清惠被押解入元大都后,她还负责抚养教导度宗留下的幼子,而且她是清洁地活着。后来,她自请为女道士,就如同词里说的月中嫦娥一般,在寂寞清修中了却了余生。

  据宋韦居安《梅涧诗话》记载:1277年(丁丑岁),有元军挟持一个妇人,自称双峰刘氏,在经过长兴和平酒店前,题一词《沁园春》:

  我生不辰,逢此百罹,况乎乱离。奈恶因缘到,不夫不主,被擒捉去,为妾为妻。父母公姑,弟兄姊妹,流落不知东与西。心中事,把家书写下,分付伊谁?     越人北向燕支,回首望,雁峰天一涯。奈翠鬟云软,笠儿怎戴;柳腰春细,马性难骑。缺月疏桐,淡烟衰**,对此如何不泪垂?君知否,我生于何处,死亦魂归。

  除这些外,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不过,看了上面的词后,大家不觉得是一部血泪斑斑的词史吗?

  《沁园春》这个词牌名很有来历。据毛先舒《填词名解》考证,最早出自《后汉书?窦宪传》:“窦宪依仗自己是皇后的弟弟,横行不法,鱼肉乡里。只要他看中的东西,就想方设法据为己有。有一次,他看中了沁水公主的房子和园田,就强迫公主以最低的价格买给他。沁水公主不服气,就告到皇帝那儿,但皇帝已被外戚控制,也无可奈何。”后世就以“沁园”作为公主第宅的代称,多见于唐人诗文。如崔?《侍宴长宁公主东庄》诗:“沁园东郭外,鸾驾一游盘。”储光羲《玉真公主山居》诗:“不言沁园好,独隐武陵花。”吴颂《代郭令公谢男尚主表》:“门开鲁馆,地列沁园。”词牌名《沁园春》源于此,

  但也有人认为此调当创始于初唐,且出自侯门。万树说:“《沁园春》是古调,作者很多,盛极一时,故其名最显。”

  《金词》注:般涉调。《蒋氏十三调》注:中吕调。张辑词,结句有”号我东仙“句,名《东仙》;李刘词,名《寿星明》;秦观减字词,名《洞庭春色》。又名《念离群》、《寿星照》。另有《花发沁园春》则与这个词牌名无关,而是另外一个词牌名。

  宋朝吴曾《能改斋漫录》第16卷记载说:“今世乐府,传《沁园春》词。按,《后汉书》:‘窦宪女弟立为皇后,宪恃宫掖声势,遂以县直请寺沁水公主园。’然则沁水园者,公主之园也。故唐人类用之。”“李义府《长宁公主东庄》诗云:‘平阳馆外有仙家,沁水园中好物华。’”调名或即取此。《词律》卷一九、《词谱》卷三六列此调。体格纷繁。《词谱》列苏轼“孤馆灯青”一词为正体,双调,一百十四字,上片十三句四平韵,下片十二句五平韵。又,宋贺铸“宫烛分烟”一词与苏词体格略同,唯换头句押短韵异,北宋词如此填者亦多,《词谱》因将贺词亦列为正体。又列别体五种。

当前:血泪斑斑的宋词
上一页 宋词风月故事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