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鼎足对 [dǐng zú duì] 鼎足之势 dǐngzúzhīshì 形势如同鼎的足,比喻三方对立的形势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 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势成矣。——《三国志·诸葛亮传》 吞九鼎 [tūn jiǔ dǐng] 谓灭国。 问鼎轻重 [wèn dǐng qīng zhòng] 问鼎的大小轻重。指妄图夺取天下。 毛公鼎 [máo gōng dǐng] 西周晚期青铜器。有铭文497字,记述周宣王诰诫和褒赏其大臣毛公(àn)的事。是现已发现铭文字数最多的青铜器。 人声鼎沸 [rén shēng dǐng fèi] 比喻人声嘈杂,就像鼎中的水沸腾了一样。 一言九鼎 [yī yán jiǔ dǐng] 九鼎:古代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后奉为传国之宝。形容言辞极有分量,作用大。 三足鼎立 [sān zú dǐng lì] 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具,圆形,三足两耳。像鼎那样三足并立。比喻三方分立的局面。也作“三分鼎足”。 鼎盛 [dǐng shèng] (形)正当兴盛或强壮:~时期|春秋~(正当壮年)。 鼎峙 [dǐng zhì] 鼎立,三方面并峙 如:三峰鼎峙。比喻为三方如鼎足般对立。 鼎足 [dǐng zú] (名)鼎的腿,比喻三方对立的局势:~而立|~之势。 问鼎 [wèn dǐng] (动)春秋时,楚子(楚庄王)北伐,陈兵洛水,向周王朝炫(xuàn)耀武力。周定王派王孙满去慰问楚师,楚子向他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楚子问鼎,有夺取周王朝天下的意思,后来指图谋夺取政权:~中原。 鼎助 [dǐng zhù] 指敬辞,大力协助。 鼎革 [dǐng gé] (书)(动)革故鼎新(去掉旧的,建立新的),指改朝换代。 钟鼎文 [zhōng dǐng wén] (名)上古铸刻在钟、鼎等青铜器上的文字。 定鼎 [dìng dǐng] (书)(动)指帝王定都,也指建立王国。 鼎鼎 [dǐng dǐng] (形)盛大:大名~。 九鼎 [jiǔ dǐng] (名)①传说夏禹所铸的九个大鼎,象征九州(中国),夏、商、周三代奉为传国之宝。②比喻分量极重:一言~。 钟鸣鼎食 [zhōng míng dǐng shí] 击钟列鼎而食。形容富贵豪华。 鼎鼐 [dǐng nài] 1.鼎和鼐。古代两种烹饪器具。 大名鼎鼎 [dà míng dǐng dǐng] 鼎鼎:盛大,显赫。形容名声极大。也作“鼎鼎大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