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最近查询
目不识丁的意思 > 成语词典 > 古诗词
古诗词网旗下成语词典提供目不识丁的意思:

成语要素:

拼音:mù bù shí dīng,简拼:mbsd

成语解释

丁:表示最简单的字。形容连一个字也不认识。

成语出处:

《旧唐书 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成语造句:

我试问如果你母亲要把你嫁给一个目不识丁的俗商,或者一个中年官僚,或者一个纨袴子弟,你难产也不反抗?(巴金《家》二十五)

成语故事:

唐朝幽州节度使张弘靖的部将韦雍和张宗厚经常在一起喝酒,那时天下太平,边关没有战事,这些将士没有事做。他们感慨:“如今天下太平,练武不如练文,你们能拉满两石的弓,还不如识一个字”。由于“个”与“丁”接近演变而成。

繁体写法:

目不識丁

近义词:

  1. 胸无点墨
  2. 不识之无

反义词:

  1. 学富五车
  2. 满腹经纶

成语正音:

识,不能读作“shì”。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

贬义成语

结构:

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谜语:

文盲;陌生人;同行十二载,未知木兰是女郎;认错人

英语翻译:

not know a single word

目不识丁成语接龙

目不识丁 --> 叮叮当当 --> 当今之务 --> 误杀好人 --> 人心如面 --> 面不改容 --> 荣宗耀祖 --> 阻山带河 --> 河目海口 --> 口中雌黄 --> 黄钟长弃 --> 弃瑕忘过 --> 过情之誉 --> 玉成之恩 --> 恩高义厚 --> 厚重少文 --> 文如其人 --> 人亡邦瘁 --> 翠竹黄花 --> 花光柳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