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最近查询
一不做,二不休的意思 > 成语词典 > 古诗词
古诗词网旗下成语词典提供一不做,二不休的意思:

成语要素:

拼音:yī bū zuò,èr bù xiū,简拼:ybzx

成语解释

原意是要么不做,做了就索兴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就索兴做到底。

成语出处:

唐 赵元一《奉天录》第四卷:“光晟临死而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成语造句:

到这地步,一不做,二不休,我是打算拼一拼了。(茅盾《子夜》七)

成语故事:

唐德宗时期,安禄山起兵反叛,卢龙节度使朱泚及部将张光晟也起兵反叛。李晟奉命征讨叛军,活捉了张光晟。张光晟表示愿意重新归顺唐王朝,德宗身边大臣坚决反对,只好处死他。张光晟感慨地说:“第一不要做,第二做就要做到底。”。

近义词:

  1. 破釜沉舟

反义词:

  1. 犹豫不决

成语正音:

做,不能读作“zhuò”。

写法辨析:

做,不能写作“作”。

用法:

复句式;作主语、分句;形容下最后的决心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

中性成语

结构:

复句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谜语:

闲游;磨洋工;唱工不出力

英语翻译:

as well be hanged/hung for a sheep as/for a lamb <once it is started,go through with it; in for-penny in for a p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