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宋词风月故事 下一页
谢枋得(二)英雄寂寞之死


  湮没无闻的民族英雄谢枋得(二)

  英雄寂寞之死

  1273年,南宋大将吕文焕叛变,主动担任向导,蒙古军大举南下。1275年元军攻占饶州,沿长江迅速东下,直压江东。

  和历朝历代的最后几个皇帝一样,弱智无能的宋宋恭宗急得像热窝上的蚂蚁团团转,问诸位大臣有何退敌良策,这是谢枋得的“性情”又抬头了,说:“吕文焕的侄子吕师夔有勇有谋,堪当大任。”朝廷有识之士纷纷反对,说:“ 吕文焕已经变节,再找个叛将的亲戚,如果两人内外勾结,大宋岂不是亡得更快?”

  谢枋得好像王八吃称砣--铁了心,挺身而出,以全家性命担保此人绝对可靠,并要求任命吕师夔为治江屯兵镇抚使。也许是有病乱投医,南宋朝廷竟然批准了这个让谢枋得为后人诟病的馊主意。

  于是朝廷罢免了贾似道,命王应麟起**了《谢枋得特授秘书省著作郎兼权司封郎诰》,命他暂在信州团结军民,作抗元准备。因为江东是元军从长江中游进入临安的战略要冲,谢谢枋得在这一带深孚众望。 9月,朝廷又任他为江东提刑,执掌兵权,并命他在安仁县(今余江)设置提刑司机构,招集溃军,捍卫饶州和信州。由于他的声望,很快就聚集了数千人马,并起兵夺回了安仁县城,活捉了降元的县令李景。同年 11月,谢谢枋得以江东提刑兼江西招谕使,知信州,这时元军已占领了江西十余城,而江南东路的大部分州县也早已沦落,尚属南宋的信州守臣也早已逃之夭夭。谢枋得的知信州,也只是单独苦苦支撑江西、江东这一带的政局而已。好在他的“江东提刑兼江西招谕使”的大旗一扯,还能一呼百应,各地忠义之士纷纷前来投奔,他的麾下又有了可观的人马,这使他成为当时江东、江西两路实际的抗元中心人物。

  谢枋得带着老母亲赴任后,与吕师夔约好,要他带着大军到信州来会合。当吕师夔带军到达信州时,谢枋得高兴万分,亲自带着队伍出城迎接,还让前锋兵高喊:“谢提刑来!” 他自己也在马上和众人一起喊。但吕师夔的部队却没有响应,接近谢枋得后,突然闪出一对弓箭手,朝他一顿乱射。

  谢枋得一看情形不对劲,扭头就跑。守城的官兵见领导跑了,马上做鸟兽散,顷刻之间逃得无影无踪。吕师夔不费吹飞之力,就占领了信州。几天之后,吕师夔又大开江州城门,恭迎蒙古大军入城。

  这下可苦了谢枋得的老母亲。年纪大,跑不动,被蒙古军捉获。马上就审问她老人家,问他儿子那里去了。据《庶斋老学丛谈》记载,这个谢老太太很有意思,面对杀气腾腾的蒙古兵,她如同谈教子经一般,从容不迫地说:“老太婆我今天是该死了,谁让我教我的儿子读诗书、知礼仪,懂得纲常伦理呢!如果我儿子是个不知书、不达礼、不明纲常伦理为何物的混蛋,那里还有今天这样的事发生?这是我的错,我情愿早死。”

  蒙古人知道谢老太太不是颗软柿子,再问下去,也得不到什么有价值的情报,就把她释放了。谢枋得的老母亲倒是脱险了,可他远在京城临安的老婆孩子却倒霉了。

  据《郭天锡诗文杂记》描述:因为谢枋得的缘故,蒙古军攻占临安后,就把他的妻子李氏和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一个奴婢逮捕下狱。负责拘押看管李氏的一个蒙古军官,看到李氏长得漂亮,又知书达理,就对李氏说:你丈夫亡命江湖,现在又不知是死是活,你改嫁给我算了。李氏凄然一笑,说:如果你能免除我和两个儿子的牢狱之灾,我可以考虑考虑。那马大哈似的蒙古军官,见只要打开她们一家人的脚镣手铐,就可以赢得美人的青睐,马上就给她一家人单独一个房间,准备与李氏亲热一番。李氏说:现在不行,我还没洗澡呢,明天再说吧。当天晚上,李氏沐浴完毕,穿戴整齐,等孩子熟睡后,解下自己的腰带,上吊自杀。她的女儿和奴婢也自杀殉节。蒙古军官怕惹麻烦,用一张**席裹着李氏,趁夜把她埋在城东的战壕里,还释放了她两个儿子。数年后,她儿子谢定之挖出他娘的遗骨,改葬在故乡。

  谢枋得由此老母,有此妻子,不知是几世修来的福份。但自兵败后,他的福分就用完了。他误交朋友、丧城失地,再也不敢回朝廷了,从此隐姓埋名,亡命山野,逃到建宁唐石山,在街上占卜买卦为生。

  1276年,被俘太皇太后谢氏从大都寄来懿旨,要求南宋各地臣民降元的诏书时,谢谢枋得并非无原则的愚忠,坚决不从。后来他谈到这件事时说:“君臣以义合者也,合则就,不合则去。”

  1284 年(至元二十一年),谢枋得 59岁,南宋已经灭亡 5年。这年正月,元朝大赦天下,谢枋得也在被赦之列。他便从深山里走了出来,在建阳驿桥算命为生。他看相算八字,却从不收钱才,只收米和**鞋。取大米者,为一日三餐之计,但为什么要**鞋呢?原来,谢枋得在兵败后曾经发誓说:“不见南朝不着鞋!”自此誓之后,谢枋得一直是身着麻衣,足登**鞋。

  但让当地人敬重的不是这个,而是他经常穿着麻衣**鞋向东哭拜,已示对南宋王朝的悼念。所以当地人都愿意他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于是他便收了卜卦的摊子,回到定居的茶坂,设馆授徒,重新教起书来。

  1286 年,元世祖忽必烈意欲招揽天下俊杰,要元朝理学家、朱子后学、投降汉臣程文海推荐江南贤才。程文海列出了一份30人的名单,但这份名单让大家苦笑不得,谢枋得竟然名列第一。

  南宋亡国遗民都知道,一旦列入名单,就是一道催命符,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元政府就会派兵来抓人。倘若不去,就会对你不客气。但谢枋得以居母丧为由坚辞不赴。

  1288年,江淮行省丞相忙兀台奉旨前往征召谢枋得,并亲临访问,谢枋得又坚决拒之。其后还有过几次征聘,他都一一拒绝了,他离开了弋阳,重又隐居到福建的建阳。最后,福建行省参知政事魏天?,假借请他看相算卦,把他骗到县城,打算强行将谢枋得押解往大都。

  《坚瓠集》记载:谢枋得被抓,要送到大都的消息几天前就传开了。这天清晨,他的许多朋友、门生都早早到来为他送行。行前,谢枋得写有《魏参政执拘投北,行有期,死有日,诗别二子及良友》一诗:

  雪中松柏愈青青,扶植纲常在此行。

  天下久无龚胜洁,人间何独伯夷清。

  义高便觉生堪舍,礼重方知死甚轻。

  南八男儿终不座,皇天上帝眼分明。

  南宋遗民有一个怪癖,不劝人家坚强地活下去,反而劝人家早死。来为他送行的学生、朋友和当地士子,纷纷和诗,劝他早死,其中张叔仁的和诗云:

  打硬修行三十年,如今证验作儒仙。人皆屈膝甘为下,公独高声骂向前。

  此去好凭三寸舌,再来不值半文钱。到头毕竟全清洁,留取芳名万古传。

  谢枋得早就抱有必死的信念,微笑地朝张叔人点了点头,表示理会了他的意思。

  他的一个朋友刘洞斋华父担心谢枋得在路上挨冻,给他送来了御寒的棉衣,他拒绝了,写诗答谢曰:

  平生爱读龚胜传,进退存亡断得明。范叔绨袍虽见意,大颠衣服莫留行。

  此时要看英雄样,好汉应无儿女情。只愿诸贤扶世教,饿夫含笑死犹生

  这真是一场慷慨悲壮的送行。与这次送别相关的诗作还有不少。当时为谢枋得送行的场面真是气氛凝重而又热烈,大家借此机会,一则为谢枋得壮行,另外也抒发自己感慨。天降大雪,谢枋得虽形容枯瘦,衣衫破烂,鞋子洞穿,但仍精神抖擞,与朋友和门生慷慨赋诗,相互以节操激励,后在魏天?的催促下,昂然上路了。

  寒食节那天,谢枋得正好路过山东郓州,看到兵火过后的南宋领土,依然一片疮痍荒凉,填了一首《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十五年来,逢寒食节,皆在天涯。叹雨濡露润,还思宰柏;风柔日媚,羞见飞花。麦饭纸钱,只鸡斗酒,几误林间噪喜鸦。天笑道:此不由乎我,也不由他。

  鼎中炼熟丹砂。把紫府清都作一家。想前人鹤驭,常游绛阙;浮生蝉蜕,岂恋黄沙?帝命守坟,王令修墓,男子正当如是耶。又何必,待过家上冢,昼锦荣华

  在路上颠波了近半年的时间,于 1289年 4月 21日到达大都。在馆驿,他问明南宋谢太后的葬身之处和降元后被幽禁的恭宗皇帝所在地方向,痛哭再拜,表示对已亡故国的眷念,此举在大都引起震动。

  早在北上大都的路上,谢枋得仿照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只采薇而食。他开始时吃素,而且吃得相当的少。渐渐地,连蔬菜都不吃了,只吃枣子,由开始的一天10个,减少到后来的每天5个。在馆驿他拒绝进食以至病体垂危,后元朝将其迁置悯忠寺,谢枋得见寺壁间之《曹娥婢》,流泪读之,因感孝女曹娥之事迹,两眼放光道:“弱小女子尚可如此,难道我堂堂一个男子汉还不如她吗?”从此不再吃任何东西。

  在谢枋得绝食的时候,他的老师――已经出山仕元、并且写过信劝降谢枋得的尚书留梦炎派来了郎中,带来了医药和米面,目的很明确――劝谢枋得改弦易辙,因为这样不仅能好好活着,还能做****享荣华富贵,何苦那么执拗执着呢?但师徒见面却只有尴尬,谢枋得一面怒骂,一面将药罐拂在地上。

  元朝的统治者很着急,毫不容易把这个终于南宋王朝的死硬分子弄到大都来,目的就是要向南宋的遗民表示新政府的诚意,况且谢枋得是他们的首要分子,只要把他劝降过来,江南的问题将迎刃而解。于是,忽必烈命令投降过来的南宋官员去做思想工作。

  一批又一批的人,走马灯似的前来劝说,但谢枋得已抱定必死的决心,闭目不语,谁也不搭理。

  日 ,他的老师、原南宋的左丞相,在抗击元军的战斗中率先逃跑,后又投降变节的留梦炎派医生拿了掺有米饭的药汤请他去喝,谢枋得高声怒骂骂:“我要以死殉国,你却不成全我死,你居心不良到了极点。我与你的师生关系从此一刀两断。”说完,支撑着已经十分虚弱的身体,跳跃而起,将药罐狠狠地摔在地上,药汁四溅,吓得前来侍候他的人,狼狈而退。入夜,谢谢枋得是越来越虚弱了,他知道自己的生命之灯将熄,慢慢坐起,抚弄着从长期陪伴着他的“钟”琴,微笑着闭上了双眼。这时,他身边没有任何人,更没有像文天祥就义前一样,有一大群来为他送行的人,只有北地寒风在呜咽流泪。

  如果谢枋得知道700多年后的人们只知有文天祥,而不知道有他谢枋得,九泉之下的他不知会作何感想!?

  谢枋得绝食殉国后,他那个所谓的知己吕师夔,为缓解与南朝士人的关系,以故交的身份,为他备办衣衾棺椁,葬于京师文明门外。

  当年8月,又由李思衍、谢昌元捐助,谢枋得次子谢定之护送他的遗骸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故乡,并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当地人建“叠山祠”以祀。

  29年后的1318年(元仁宗延佑五年),李道源撰《文节先生谢公神道碑》。

  30多年,其弟子虞舜臣为纪念恩师择地建谢文节公祠,后来经浙江行省奏请朝廷改为叠山书院。书院俯瞰信江,依山而建,滔滔信江水从此而过。

  叠山书院因谢枋得而生,影响日渐扩大。在数百之后,清朝禁烟民族英雄林则徐慕名前来,面对此情此景,或许对于大厦将倾的满清王朝,他满怀感触,亲手写下了“叠山书院”四字。

  作者题外话:谢枋得死了,英雄寂寞而死,没有轰轰烈烈的送行场面,没有人潮如流的观众,没有慷慨激昂的遗言,只有一张冰冷的床,只有一只摔碎的药碗,只有北地凄厉的寒风,还有一张断弦的瑶筝,一支没有没有人欣赏的曲子。最终曲终人散,寂寞而死,令人扼腕叹息。但死得其所,重于泰山!,

当前:谢枋得(二)英雄寂寞之死
上一页 宋词风月故事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