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宋词风月故事 下一页
辛弃疾的响马生涯


  辛弃疾的响马生涯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原字坦夫,改字幼安,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据《宋史?辛弃疾传》记载:1181年(淳熙八年),辛弃疾因言官****落职,退居江西上饶的带湖,并取"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的意义,自号稼轩。他不仅是宋代杰出的爱国词人,而且是一位具有武略的爱国志士。

  1140年,一个虎头虎脑的孩子降生在山东济南,这时,已是北宋覆亡的13年,此时的济南由金人统治。金人的野蛮民族的统治方式,汉人接受不了,且稍具爱国之心的汉人,从骨子里瞧不起没有开化的金人,始终与金人若即若离。面对这种状况,金人开始反思,改变政策,采取采取“以汉治汉”,极力拉拢统治区的汉人大户人家。辛家是世代官宦之家,金人当然不会放过。多次上门邀请辛家老大辛赞出来做官。

  辛赞是辛弃疾的祖父,因为家庭人口多,财产也多,想和其他汉人一样南逃,又舍不得家业,于是接受了金人的任命,担任亳州谯县县令。辛弃疾因父文郁早亡,幼年即随祖父在谯县任所读书,并曾受业于亳州刘瞻。瞻能诗,在金曾任史馆编修,门生众多,其中最优秀者有辛弃疾及党怀英,二人才华相当,并称“辛党”。后党怀英在金贵显,辛弃疾走上了抗金的道路。在谯县时,辛赞因不忘家国,每逢闲暇,即带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并曾两次令其“随计吏抵燕山,谛观形势”,希望争取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美芹十论》)。1154年和1157年(绍兴二十四年及二十七年),辛弃疾两度赴燕京应考,就是受祖父之命所进行的两次实地考察。    1161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济南的耿京聚众20万,以水泊梁山为根据地,举起抗金大旗。这一点,很像《水浒传》中的托塔天王晁盖。他这一举动,激发了汉人血脉中的民族分子,整个北方为之一震,投奔他的人日以千计。

  绝大部分人认为辛弃疾是个文弱的词人,但他最早的身份却是山东响马,退一万步讲,也是个会填词的响马。

  为什么说辛弃疾是个响马?有几个小故事,特别能说明问题。齐鲁燕赵“悲歌慷慨”的侠义风俗深深地影响了他。少年时代,辛弃疾就把十八般兵器练得纯熟,大刀耍得虎虎生风、长矛使得水泼不进、宝剑舞得密不透风,还拼命地读兵书,加上祖父的指点,进步很快。耿京起义的消息一传出,辛弃疾在济南附近的群山之中,组织2000多人的反金义军,投奔耿京。耿京是个粗人,听说辛弃疾是个读书人,高兴得不得了,任命他为中军秘书(掌书记)。与他一起入伙的还有一个不太守清规戒律,好谈兵书的义端的和尚。

  义端和尚散漫惯了,受不了部队的纪律,就把耿京的中军大印偷出来,直奔金军大营而去。耿京非常气愤,责怪辛弃疾。22岁的辛弃疾,面不改色心不跳,请求耿京给他3天时间,并立下军令状,保证做拿义端归案。于是,辛弃疾单人独骑向金营狂奔,赶到义端通往金营的必经之路。义端一见仗剑怒视的辛弃疾,滚落马鞍,请求他高抬贵手,放他一马。但辛弃疾连话都懒得和他说,一剑就砍下了义端的狗头,快马回营复命。

  这时海陵王完颜亮攻宋,却在采石矶受到书生将领虞允文强烈阻击,锐气大挫。加上后方辽阳留守完颜雍发动政变,宣布完颜亮为篡权的异端,趁机自立为帝。而中原地区的起义军也日益壮大。后方的不稳定,完颜亮的暴虐,都使攻宋的金兵内部离心离德,终于激起兵变,完颜亮在瓜洲渡被部属乱刀砍死,金兵被迫撤军北归。  宋金战事的消弭,使金方政权得以全力解决中原义军的问题,辛弃疾审时度势,向耿京建议归附南宋朝廷。耿京遂派地位仅次于己的副手贾瑞为代表,前往南宋接洽。贾瑞文化水平较低,担心若到朝廷,不能合乎礼仪的进行对答,要求加派一个读书人同行。辛弃疾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这时南宋政府的“行在”也就是临时政府首都设在建康(今南京),高宗对他们这一干人“即日引见”,授予官职,接洽完成得十分顺利。然而在山东义军内部,却出了意想不到的乱子。

  趁完颜亮出师而在后方自立的金世宗完颜雍,吸取完颜亮横征暴敛激起民变的教训,采取了缓和的方针,先大赦天下,称:“在山者为盗贼,下山者为良民。”逐步分化铲除义军力量。耿京部下的一支起义军头领张安国,在金人重赏****的引诱下,与手下密谋杀害了耿竟,劫持部属投降了金国,被任命为济州(今山东钜野)知州。

  贾瑞、辛弃疾等人完成与宋接洽任务,回到海州(今江苏东海)时,得知耿京被杀、义军大部分或溃散或被劫持投降的情况后,他立刻做出了决断,与海州当地军将王世隆等人商议之下,仅领了忠义军人马共50人,奔赴叛徒张安国所在的济州,径直求见。张安国正与部属酣饮,想不通他们的来意,也恃着自己手领大军,辛弃疾等区区50人有何威胁?于是出来相见,辛弃疾和王世隆立即动手,当场将他擒拿下来,并动员济州驻军反正。原本属于耿京旧部的上万士兵起而呼应,于是辛弃疾与王世隆把叛将张安国绑缚到马背上,带领万余人马渡河而南,驰往淮泗地区,一路不暇饮食,直驰过淮水,将张安国送往杭州明正典刑,为耿京报了仇。洪迈《稼轩记》如此记载:“齐虏(指张安国)巧负国,(辛)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兔,束马衔枚,间关西奏淮,至通昼夜不粒食。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用是简深知。”辛弃疾自己记叙这一段传奇般的经历,则见于他的《鹧鸪天》词里: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突骑渡江初。燕兵夜?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都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这首词的小序为:“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词的上下两阕,呈现出绝大的反差,曾经“心雄万夫”、扬威于万人之中的青年英雄,却不得不在屈抑的处境中终老。“万字平戎策”指的是他南归后一再向朝廷进呈的《美芹十论》、《九议》等抗敌的书策,却均被政府束之高阁。他们这批冒着风险、怀着对故国的热忱来投奔南宋朝廷的义军,却被贬称为为“归正人”,也就是“强盗”、“响马”之类的人物。皇帝老儿担心的是自己的帝位,对这批响马一类的人肯定放心不下,歧视与冷落他们,就不难理解了。于是,把他们全部解散,安置在淮南各州县的流民中生活。皇帝老儿担心的是自己的帝位,对这批响马一类的人肯定放心不下,歧视与冷落他们,就不难理解了。于是,把他们全部解散,安置在淮南各州县的流民中生活。他的响马生涯也正式宣告结束,被任命为闲散的地方官职,唯一能够用到他军事才能的,也就是利用他去*荆南起事的茶商军,这使得辛弃疾非常的郁闷。然而辛弃疾的志向,不是安于富贵的文臣,而是一个渴望着战场杀敌、报效国家的“响马”,他的血液中燃烧着不甘沉寂的烈焰,正如《白雨斋词话》所评:“稼轩有吞吐八荒之概,而机会不来。正则为郭(子仪)、李(光弼),为岳(飞)、韩(世忠),变则桓温之流亚,故词极豪雄而意极悲郁。”

当前:辛弃疾的响马生涯
上一页 宋词风月故事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