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最近查询
鸣条的意思 > 汉语词典 > 古诗词
古诗词网旗下汉语词典提供鸣条的意思:

词语拼音:

拼音:míng tiáo 繁体字:鳴條

词典解释

(1).风吹树枝发声。《古文苑》卷十一引 汉 董仲舒 《雨雹对》:“太平之世,则风不鸣条,开甲散萌而已。” 晋 成公绥 《啸赋》:“动商则秋霖春降,奏角则谷风鸣条。” 宋 梅尧臣 《和人喜雨》:“夕风不鸣条,甘润忽周普。”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惜花四律>之二》:“微风欲来勤插棘,熏风有意不鸣条。”

(2).指随风动摇发声的树枝。 三国 魏 曹植 《橘赋》:“颺鸣条以流响,希 越 鸟之来栖。” 晋 陆机 《猛虎行》:“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3).古地名。在今 山西 运城 安邑镇 北,相传 商汤 伐 夏桀 战于此地。又名 高侯原 。《书·汤誓序》:“ 伊尹 相 汤 伐 桀 ,升自 陑 ,遂与 桀 战于 鸣条 之野,作《汤誓》。” 孔 传:“地在 安邑 之西。” 三国 魏 曹丕 《秋胡行》之一:“ 鸣条 之役,万举必全。”

国语词典

鳴條 (míng tiáo)
  1. 地名。在今山西省安邑縣的鳴條岡,為成湯敗桀的地方。

  2. 因風吹而發聲的枝條。

    • 晉.陸機.猛虎行:「崇雲臨岸駭,鳴條隨風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