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古诗鉴赏 传统经典» 古诗词网» 发布人:古诗词网(馨月老师) 发布时间 2024-4-27 16:15:13

本文讲解江夜·吴锡麒相关的内容,具体如下:

江夜·吴锡麒
万峰壁立大江横,秋色连天露洗清。
但觉无船无月载,不知是水是风行。
隔汀孤鸟欲同梦,逆浪老鱼微有声。
半夜月沉潮又上,渔灯流过蓼花明。

这首七律描写长江秋夜之景。作者凭其细致的审美感受,以自然清丽的笔触,勾勒出夜游长江那如诗似画、如梦似幻的意境。

秋夜长江壮观而又神奇,作者乘舟航行于其中,充分享受了大自然的慷慨赐予。诗妙在作者自始至终无一处点明自己乘船夜游,但又句句可以体会到作者乘船夜航的审美视角与审美感受。首联就是诗人于夜航船上仰视之所见:大江两岸万峰峭崖陡立,气象萧森;长江尽头秋水之色与夜空相连,清碧如夜露洗涤;使人产生一种崇高感、深远感与神奇感。颔联则生动地传达船行驶时的奇妙感受:在秋夜长江上行船,会产生一种无所凭借的错觉,人飘飘欲仙,随意飞行,似乎没有船、亦没有月光可以乘坐。船轻快滑动而不觉船行,只觉得分不清是水在流动还是风在流动。这就表现出夜行长江的迷离神奇。颈联前句化用苏轼《舟中夜起》“舟人水鸟两同梦”义,意谓那隔着汀洲的孤鸟欲与作者一起进入梦乡了,借水鸟之昏昏欲睡,以显示长江之夜的清幽朦胧;后句写水中逆浪而游的老鱼喋喋有声,则是以动写静,有“鸟鸣山更幽”之妙,唯有在静谧之夜才能听见“老鱼微有声”;同时增添了夜游长江之情趣。长江之夜是奇妙、幽静的,但又是变化的,具有生机的。所以尾联从动态的角度写长江之夜,夜月是运动的,江水也是运动的,当半夜月沉入西山,江潮又涨起,一“沉”一“上”,宁静的长江又变得活跃起来,打渔的人亦在拂晓前忙碌起来,那流星般划过的“渔灯”不仅照明了水边蓼花,亦为长江增添了生气与活力。它仿佛是“江夜”的启明星,预示着朝霞如火的长江之晨正降临。

这首诗注意多侧面与动态地表现长江月夜境界之美,又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诸种审美感受来捕捉有声有色的形象,使诗的意境具有立体感。而在不露声色的写景之中,暗寓着作者乘船夜游的喜悦感情,这种写法亦堪称许。

更多有关“江夜·吴锡麒”的文章请阅读 » 《古诗鉴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