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古诗文阅读 传统经典» 古诗词网» 发布人:古诗词网(馨月老师) 发布时间 2024-4-27 23:55:10

本文讲解神农本草经·序录 《神农本草经》相关的内容,具体如下:

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三品合三百六十五种,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应一日,以成一岁,倍其数合七百三十名也。

药有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摄合和,宜一君、二臣、三佐、五使,又可一君三臣丸佐使也。

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茎花实,草石骨肉。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

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

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

欲疗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机,五脏未虚,六腑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势已过,命将难全。

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若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鬼疰、蛊毒以毒药;痈肿疮瘤以疮药;风湿以风湿药。各随其所宜。

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


〔注释〕上: 上品药。指无毒性,可以久服、多服,对人无损害的药物。轻身: 身体轻便灵巧。本: 依据。中: 中品药。指没有毒性或毒性不大,可治病补虚的药物。毒: 古代将凡能治病的药物皆称为毒药。下: 下品药。指有毒或性峻烈而不能长期服用,可以祛寒热、破积聚的药物。多毒: 指药性峻烈的药物。三品: 即上、中、下三种药物分类。度: 日月星辰之行度。相宣摄合和: 相,选择;宣,皇帝的命令文告;摄,辅佐;合,配伍;和,协调。单行: 单用一味药物。相须: 相互为用。相使: 相互支使。相畏: 相互消除其毒性。相恶: 相互厌恶,或相互加害。相反: 相互反对。相杀: 相互消除毒性,或消除单一毒性。鬼疰: 古病名。指突发性心腹刺痛,闷绝倒地一类的急症。蛊毒: 病证名。指恙虫病、急慢性血吸虫病、阿米巴痢疾等。心: 胸。旦: 早晨。

(王庆其)

〔鉴赏〕 《神农本草经》,亦称《本经》,共3卷,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该书大约成书于东汉,为东汉以前许多医药学家经验的总结。原书早已亡佚,但被《本草经集注》以红字为标志,《证类》以白字为标志而保存下来。该书反映了我国东汉以前药物学的经验和成就。

第一,创药物三品分类法。《本经》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其之所以收药365种,是为了“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应一日,以成一岁”。它将药物按性能、功效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指出上品: 无毒性,可以多服、久服,对人体无损害,上以应天。中品: 没有毒性,或毒性不大,可治病补虚,中以应人。下品: 有毒或性峻烈,可以祛寒热,破积聚,下以应地。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思想。这种药物分类法是我国药物学最早、最原始的分类法,对指导临床运用有一定意义,但分类过于笼统、界限不清,存有一定缺陷。

第二,概括地记述了中药学的基本理论。论述了方剂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序录》中提出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摄合和”。这就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方剂,并非药物随意堆砌,而有一定的组方规律。

《序录》还提出了药物七情和合的理论,指出药有阴阳配合,有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七情和合,临床根据需要配制使用,书中对近200种药物的配伍宜忌作了说明。

《序录》还阐述了药物的性味及采集加工炮制的方法。作为医生既要了解药物四气五味及有毒无毒等情况,选择适宜的采集时间,掌握药物生熟程度,还要了解地理环境对药物的影响。另外,关于药物的制剂,指出“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

第三,记载了临床用药原则和服药方法。《序录》指出,“欲疗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机”,药物并非万能,贵在可治之时尽早防治。临床用药原则是“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鬼疰、蛊毒以毒药;痈肿疮瘤以疮药;风湿以风湿药。各随其所宜”。文中提出的服药时间,可为后世医家所借鉴。

第四,论述了药物的功效和主治。《本经》所载主治病证约170多种,述及内、外、妇、五官等各科的疾病,皆为后世用药之准绳。

更多有关“神农本草经·序录 《神农本草经》”的文章请阅读 » 《古诗文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