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唐宋词评 传统经典» 古诗词网» 发布人:古诗词网(馨月老师) 发布时间 2024-4-30 10:50:12

本文讲解周邦彦《意难忘》原文与历代鉴赏评论相关的内容,具体如下:

周邦彦《意难忘》原文与历代鉴赏评论

衣染莺黄。爱停歌驻拍,劝酒持觞。低鬟蝉影动,私语口脂香。檐露滴,竹风凉。拚剧饮淋浪。夜渐深、笼灯就月,子细端相。知音见说无双。解移宫换羽,未怕周郎。长颦知有恨,贪耍不成妆。些个事,恼人肠。试说与何妨。又恐伊、寻消问息,瘦减容光。

【汇评】

张炎《词源》:词欲雅而正,志之所之,一为情役,则失其雅正之音。耆卿、伯可不必论,虽美成亦有所不免。如“为伊泪落”;如“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如“天便教人,霎时得见何妨”;如“又恐伊寻消问息,瘦损容光”;如“许多烦恼,只为当时,一晌留情”。所谓淳厚日变成浇风也。

卓人月《古今词统》卷十一:“贪耍不成妆”,娇痴触目。末句与孙夫人“怕伤郎,又还休道”,皆曲体人情。

潘游龙《古今诗余醉》卷十二:低鬟下丰韵绝世,贪耍下娇痴触目。

尤侗《苍梧词序》:每念李后主“小楼昨夜又东风”,辄欲以泪洗面。及咏周美成“低鬟蝉影动,私语口脂香”,则泪痕犹在,笑靥自开矣。词之能感人如此。

王又华《古今词论》引毛稚黄曰:清真“衣染莺黄”词,忽而欢笑,忽而悲泣,如同枕席,又在天畔,真所谓不可解、不必解者。此等最难作,作亦最难得佳。

沈谦《填词杂说》:小令中有排荡之势者,吴彦高之“南朝千古伤心事”,范希文之“塞下秋来风景异”是也。长调中极狎昵之情者,周美成之“衣染莺黄”,柳耆卿之“晚晴初”是也。于此足以悟偷声变律之妙。

陈廷焯《云韶集》:此词香艳极矣。但香艳不难,难在吐弃一切泛语。谁不能作香奁词,谁能如此摆脱有致。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美成艳词,如《少年游》、《点绛唇》、《意难忘》、《望江南》等篇,别有一种姿态,句句洒脱,香奁泛语,吐弃殆尽。

陈廷焯《词则·闲情集》卷一:洒落有致,吐弃一切香奁泛语。

陈洵《抄本海绡说词》:“檐露滴,竹风凉”六字,如繁休伯《与魏文帝笺》:“是时日在西隅,凉风拂衽”也。

乔大壮批《片玉集》:“停歌”八字作对,甚密。“低鬟”十字作对跳掷。“檐露”六字作对写景。“长颦”十字甚新。

俞平伯《清真词释》:此乃首句出题,因事寓情之格。“衣染莺黄”,金缕衣也。温庭筠《舞衣诗》云:“偷得莺黄琐金缕。”开首一句,已扣定题目。下接“停歌”两句,着一“爱”字,化景入情,即“惺忪言语胜闻歌”也。“低鬟”两句,实与密宠,用韦庄《江城子》“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檐露”两句,郑叔问据米南宫书及汲古阁本《草堂诗余》,“竹风凉”之“风”字,订正作“松”,并云:“按‘凉’字韵例不对。”郑说是也。此两句似是写景,乃借以表示流连之久,非实笔也。于是不得不别,岂忍遽别乎?惟有拚剧饮淋浪耳。夜深终于要别,则笼烟就月,仔细端相之。似为醉悰狂态,然而未尽也。夫已耳鬓厮磨,脂香暗度,岂犹观之未审耶?是笼灯就月,仔细端详者,非事之宜有者明矣。写景固系点染,叙事亦属借寓,惟有神光离合之态,与夫一往无奈之情是实耳,此因事寓情之佳例也。下片详述往复心头之种种怀感。“知音”句,回溯闻名未见时,解移宫换羽,今则果然矣。周郎典故,在宋时犹未俗滥也,亦顾曲名堂之意耳。翠黛长颦,故知幽怨;慵妆贪耍,却见娇憨,是双面写美法。“些个事”,犹今越言“个些”,一点点之谓。一点点的心中事,待说与何妨乎?然还是不说的好。作三层转折,含蓄不尽。些个事,何事乎?作者既不说,我们自不便瞎猜。以文意揆之,得非名利牵人,有不能自主者乎? 虽属情深,固无解于薄倖名狂也。观夫“寻消问息,瘦减容光”,则异日之藕折丝连,鱼沈雁杳之光景可识矣。“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执手临歧,断断有不忍说与伊行者。一经点破,上文艳冶都化深悲,而深悲仍出之以微婉。袭故弥新,尚浊更清,此美成之绝诣,前屡言之矣。

刘永济《微睇室说词》:此词描写一稚龄歌舞妓,极其工细,既以见此妓之美,亦可知作者爱惜之深.而且语不流于亵,此较柳七为胜,即前人所谓周词和雅处也.起四字写衣著,次句写其酬错,“低鬟”句,写其丰姿,“私语”句,写其言语。“莲露”三句,写饮宴之时,“夜渐深”三句,更添写一笔,以见“轻怜细阅”之情。(“轻怜”四字,周氏《华胥引》词句,“莲露”原作“檐露”,从郑文焯校改。)换头,写其歌舞之妙。“未怕周郎”,言其唱曲之佳,暗用周瑜知音,闻曲有误必顾,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今言“不怕”,则无误也。“长颦”句,写其情态,“贪耍”句,写其娇痴。结尾数句,言不忍以“恼人肠”之“些个事”告之,怕他“寻消问息,瘦减容光”。“恼人肠”之事,乃将与之离别之事也。从此数句看,作者对于此女子爱惜甚深。宋代词人,从柳永以来,多有同情妓女的作品,其原因盖即白居易《琵琶行》所言“同是天涯沦落人”也。宋初晏几道有《浣溪沙》一首曰:“日日双眉斗画长。行云飞絮共轻狂。不将心嫁冶游郎。溅酒滴残歌扇字,弄花熏得舞衣香。一春弹泪说凄凉。”此词尤托意分明。盖写此女之遭遇与其内心之矛盾,即作者本人之遭遇与内心矛盾也。

吴世昌《词林新话》:首句著一“莺”字,便已透露能歌消息,绘色偏能传声,的是大家手法。末句“瘦损容光”,陈注本作“瘦减”。按“瘦损”双声,“容光”叠韵。周氏音律之细正于此等处见之,一改“减”字,便失神韵。

又东坡词《意难忘》一调,与此字句多相类,不特句法相类,文意亦多雷同。如“劝酒持觞”,即“亲度瑶觞”;“私语口脂香”,略似“低语啭莺黄”;“夜渐深”即“向夜阑”;“移宫换羽”亦是“移根换叶”句套;“此个事,恼人肠”一句仅易一字,意亦仍旧;“试又何妨”,即苏词末句。又周词之利用此首成语者颇多,如《风流子》之“偷换韩香”,“厮见何妨”,《解连环》之“想移根换叶”,均是。

“私语口脂香”一句本白诗(编者按:白居易《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暗娇妆靥笑,私语口脂香。”)。

【附录】

张炎《山中白云词》卷一《国香》词序:沈梅娇,杭妓也,忽于京都见之,把酒相劳苦,犹能歌周清真《意难忘》、《台城路》二曲,因嘱余记其事。词成,以罗帕书之。

张炎《山中白云词》卷四《意难忘》词序:……中吴车氏号秀卿,乐部中之翘楚者,歌美成曲,得其音旨,余每听,辄爱叹不能已,因赋此以赠。余谓有善歌而无善听,虽抑扬高下,声字相宣,倾耳者指不多屈,曾不若春蚓秋蛩,争声响于月篱烟砌间,绝无仅有。余深感于斯,为之赏音,岂亦善听者耶。

朱用之《意难忘·和清真韵》:宫额涂黄。怕笺凝怨墨,酒渍离觞。红楼春寄梦,青琐夕生香。花气暖,柳阴凉。棹曲水沧浪。爱弄娇、临流梳洗,顾影低相。桃花结子成双。纵题红去后,枉误刘郎。琴心挑别恨,莺羽学新妆。千万恨,恼愁肠。便憔悴何妨。待共伊、平消别后,几度风光。

陈允平《意难忘》:额粉宫黄。衬桃花扇底,歌送瑶觞。裙拕金缕细,衫唾碧花香。琼佩冷,玉肌凉。罗袜步沧浪。漫共伊,心盟意约,眼觑眉相。连环未结双双。似桃源误入,初嫁刘郎。珑璁仙子髻,绰约道家妆。千种恨、九回肠。云雨梦犹妨。误少年,红销翠减,虚度风光。

赵必豫《意难忘·过庐陵用美成韵》:魏紫姚黄。 属吟翁管领,曾醉春觞。盟寒钗凤股,灰冷宝猊香。前事远,此心凉。去也棹沧浪。把年时、芳情付与,鸳颈交相。灯前吊影成双。叹星星丝鬓,老矣潘郎。愁偏欺客枕,样不入时妆。尘面目,铁心肠。归隐又何妨。小滩头、曲竿直钓,谁识严光。

更多有关“周邦彦《意难忘》原文与历代鉴赏评论”的文章请阅读 » 《唐宋词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