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宋词艺术 传统经典» 古诗词网» 发布人:古诗词网(馨月老师) 发布时间 2024-5-3 10:15:12

本文讲解风格类·轻描淡写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相关的内容,具体如下:

风格类·轻描淡写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依据】 用轻描淡写之笔,而能使风景、人物、情致、神韵一齐活跃于纸上者,吾唯见朱希真小令。(梁启勋《词学》下编)

【词例】

好 事 近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解析】朱敦儒早年即隐,虽曾于中年、晚年二度为官,但为时甚短。南渡后他隐居于嘉禾 (今浙江嘉兴),在城南放鹤洲经营了一座别墅,过着逍遥悠闲的生活。宋人曾如此描述道:“朱希真居嘉禾,尝有朋侪诣之,闻笛声自烟波间起。问之,曰:‘此先生吹笛声也。’顷之,棹小舟而至,则与俱归室中。有悬琴、筑、阮咸之类,平日所留意者。檐前畜珍禽,皆目所未睹。篮缶置果实脯醢,客至,挑取以奉客。” (厉鹗 《宋诗纪事》引 《澄怀录》)这种神仙般的生活,怎能不产生 “神仙风致”的词来。朱敦儒前后曾用六首渔父词吟咏自己漫游江湖的闲适生活,此词即为其中之一。

初读此词,看似随意涂抹,实则精心安排。上片写无拘无束的渔父生活,下片写渔父疏放潇洒的襟怀。作者既非硬语盘空,也非莺吭燕舌,既不同于情词的缠绵悱恻,又不同于言志词的慷慨悲歌,而是用轻描淡写之笔,将风景、人物、情致、神韵合而融之,“剥落文采”而求得表情达意的自然真率。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起句不凡,以摇首之态,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的否定,但又没有实写官场的倾轧腐朽,而是以 “醒醉更无时节”般的洒脱淡淡地表达了挣脱红尘束缚之后的轻松愉悦之情,一个超尘拔俗的渔父形象鲜明地出现在读者面前。下二句进而写渔父的生活,这种生活虽然是 “绿蓑青笠”、“披霜冲雪”,但绝不象张志和“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浪漫,也不似柳宗元 “独钓寒江雪”的孤寂,只是一种平和恬淡。

上片是泛写,下片是专叙。作者截取了一个侧面,来表现隐居生涯的可爱。这个场景的设置是新颖别致的。盈盈一水间,山水交映,“风定钓丝闲”,一片空濛,真是钓翁之意不在鱼,在乎山水之间也。孤独的渔翁完全融进了湖光山色之中,达到了天人合一的绝妙境界,这也正是隐居者所梦寐以求的,作者着意于一个静字: 新月当空,水天一色,钓丝不动,水平如镜,静谧得已经超脱了凡世。就在这静如止水的时刻,一只天边的孤鸿,悠然而过,孤鸿的出现,使整个画面飘忽浮动,但是并没有打破沉寂,反而更显得淡雅安静。以动衬静,实为高妙之笔。

整首词开宕而不沾滞,在率不经意中完成了美的塑造,体现了作者人格向自然的回归。英国著名艺术评论家H·黑德说过:“在一幅完美的艺术作品中,所有的构成因素都是相互关联的。”作者以抒情起,以写景结,以景衬人,以人显情,以情出韵,三者水乳交融,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此,审美的主体意识和审美的客体在词中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隐逸之词,最早当推中唐张志和的 《渔父》,这类词的内涵决定了它们的艺术手法,往往以轻描淡写的形式出现,如向子湮的 《蓦山溪》: “横笛两三声,晚云中,惊鸥来去。”和朱敦儒的隐逸词异曲同工。轻描淡写较之浓笔重彩,自有一番风味。刻意争奇,易流于弄巧成拙。轻描淡写并不意味着浅率和平易,相反对词作者的要求更高,实际上是更高层面的精雕细琢,以平常心、平常笔,在自然之中显出其高超的艺术技巧,造成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余音袅袅,令人回味不已。朱敦儒的这首渔父词即为例证。

更多有关“风格类·轻描淡写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的文章请阅读 » 《宋词艺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