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文学掌故 传统经典» 古诗词网» 发布人:古诗词网(馨月老师) 发布时间 2024-5-11 14:55:10

本文讲解《土皮水骨 苏轼 王安石》相关的内容,具体如下:

东坡尝举“坡”字问荆公何义,公曰:“坡者,土之皮。”东坡曰:“然则滑者,水之骨乎?”荆公默然。……公又问曰:“‘鸠’字从‘九’从‘鸟’,亦有证据乎?”坡云:“《诗》曰:‘鸤鸠在桑,其子七兮。’和爷和娘恰是九个。”荆公欣然而听。久之始悟其谑也。 ○明·王世贞《苏长公外纪·调谑编》 事亦见宋·曾慥《高斋漫录》。

[述要] 苏轼(号东坡居士)曾问王安石(封荆国公)“坡”的字义。王回答:“坡就是土的皮。”苏听了反问一句:“那么‘滑’字就是水的骨不成?”王默然不语。王接着问:“‘鸠’字从‘九’从‘鸟’,也有证据吗?”苏答:“《诗经·曹风·鸤鸠》云:‘鸤鸠在桑,其子七兮。’七子加爷、娘,恰好是九个。”王很有兴趣地听着,很久才知道这是讲笑话。

[按语] 王安石论字,笑料颇多。如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二十云:“王荆公喜说字。客曰:‘霸字何以从西?’荆公以西在方域主杀伐,累言数百不休。或曰:‘霸从雨不从西也。’荆公随辄曰:‘如时雨之化耳。’其学务凿,无定论类此。”又同书卷三十云:“王荆公喜字说,至以成俗。刘贡父戏之曰:‘三鹿为麤(粗),鹿不如牛;三牛为犇(奔),牛不如鹿,谓宜三牛为“粗”,三鹿为“奔”。若难于遽改,欲令各权发遣。’荆公方解纵绳墨,不次用人,往往自小官暴居要地,以资浅皆予‘权发遣’,故并谑之。”

更多有关“《土皮水骨 苏轼 王安石》”的文章请阅读 » 《文学掌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