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小令词精华 传统经典» 古诗词网» 发布人:古诗词网(馨月老师) 发布时间 2024-5-12 7:10:10

本文讲解(宋)朱敦儒《鹧鸪天·唱得梨园绝代声》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关的内容,具体如下:

(宋)朱敦儒

鹧鸪天·唱得梨园绝代声

唱得梨园绝代声,前朝惟数李夫人。自从惊破霓裳后,楚奏吴歌扇里新。秦嶂雁,越溪砧,西风北客两飘零。尊前忽听当时曲,侧帽停杯泪满巾。

 

此词当写于词人南渡之后,他怀念前朝的繁华,悲叹流寓的凄楚,字里行间流注着绵绵不尽的哀思。

上阕是对前朝的怀念以及国变的叹惋。词人在聆听“梨园绝代声”之际,想起当年歌唱此曲最美的“李夫人”,她的歌声至今犹萦回于耳畔,铭刻于心间。“李夫人”疑指徽宗时代的汴梁名妓李师师,她的歌声是那个时代风月繁华的象征,这歌声的终结与消亡竟成为北宋王朝没落与崩溃的标志。“自从惊破霓裳后”用的是白居易“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的典故。霓裳羽衣舞相传为唐开元中西凉节度使杨敬述所献,初名《婆罗门曲》,经唐玄宗润色并制歌词,其舞、乐和服饰都着力描绘虚无缥缈的仙境和仙女形象,玄宗及其宠妃杨玉环常赏其舞乐为娱,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以“惊破霓裳羽衣曲”作为安史之乱唐玄宗仓皇逃蜀、杨贵妃缢死马嵬的象征。朱敦儒借此隐喻徽、钦二帝被掳北去、金兵入主中原的靖康之难。“楚奏吴歌扇里新”,乃暗射南宋王朝偏安江左、不图北伐,而日日沉溺于歌舞升平之中以声色自乐,词人写得比较隐晦,自有其现实的考虑,但愤激之情仍隐现于纸背。

下阕抒写词人流寓江南的悲凉心境和凄怆情绪:“秦嶂雁,越溪砧”乃写词人其时的所见、所闻,他望着从秦岭飞来的北雁,更加思念沦陷于金人之手的家园;听着南国水乡的砧声,益发勾起漂泊异地的感喟。“西风北客两飘零”一语极妙,它把西风和词人自身一样人格化,西风的南来与自己的流寓都是飘零者的共态,因而以“两飘零”共称之。最后以“尊前忽听当时曲”(尊前即樽前),点明词人创作此词的环境和动因,而“侧帽停杯泪满巾”则把词人国破家亡的痛苦情怀极为传神地表现了出来。

更多有关“(宋)朱敦儒《鹧鸪天·唱得梨园绝代声》原文、翻译及赏析”的文章请阅读 » 《小令词精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