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作品简析 传统经典» 古诗词网» 发布人:古诗词网(馨月老师) 发布时间 2024-5-16 10:45:11

本文讲解《画中人》简析|导读|概况|介绍相关的内容,具体如下:

《画中人》简介|介绍|概况

传奇剧本。明吴炳著。清李渔《闲情偶记》说:“汤若士之《牡丹亭》、《邯郸梦》得以盛传于世,吴石渠之《绿牡丹》、《画中人》得以偶登于场者,皆才人徼幸之事。非文至必传之常理也。”清梁廷楠《曲话》说:“石渠才情绮丽,撰曲四种,甚为艺林所称。笠翁引与玉茗并论,不为无见。”清陈栋《北泾草堂曲论》说:“石渠边幅稍狭,风韵洒如,《西园》、《画中人》二种,尤足绍规曩哲。”近人吴梅《霜厓曲跋》说:此剧“意欲与临川《还魂》争胜。观记中各下场诗,即可知命意所在。十六出后云:‘不识为情死,那识为情生。’末出后云:‘河上三生留古寺,从今重说《牡丹亭》。’是即临川‘生而可死,死而可生’之谓也。惟细绎词意,有不仅摹效临川者:《图娇》、《玩画》、《呼画》诸折,固是若士化身,可以无论; 《拷僮》折绝似《西楼》之《庭谮》;《摄魂》折绝似《红梅》之《鬼辨》;《再画》折绝似《幽闺》之《走雨》;《魂游》折又似《西楼》之《楼会》——余故谓此记为集大成也。吴梅跋《西园记》说:“此记与《画中人》故别蹊径;《画中人》摹写离魂光景,自死之生,在一人上着想;此则玉真、玉英,一生一死,就两人上分写——各极生动。又《画中人》之胡图,与此记之王伯宁,同一俗物,而写胡图处语语绝倒,写伯宁处则语语爽快。”日本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说:此剧“关目之类于《还魂记》处不少。两剧中男女不可思议之姻缘均以一幅画像神秘缔结,因此女子一旦死去而幽媾,然后再生而结现实之姻缘,为其眼目,吴炳有意识的学汤显祖也明矣。然此非简单之盲从的模仿,其自身亦抱别种趣向另出新意者,读之令人毫不厌其蹈袭,反使人叹其转机之妙用者,固可谓为一高手也。”此剧写书生庾启和美女郑琼枝的爱情故事。系模仿汤显祖的《牡丹亭》而成。作品中男女主人公对“情”的深切呼唤,郑琼枝的因情而死,为情而生,对当时社会追求爱情的少男少女,都具有巨大的感染作用。但此剧写郑琼枝的为情而死,是因为庾生对其画像连续呼名七日的结果,其矛盾冲突表现不明显,因而也就缺乏《牡丹亭》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艺术上虽有蹈袭前人作品之嫌,但能够融汇贯通,为我所用;剧本人物形象鲜明,结构谨严,语言丰满而不浓艳。

更多有关“《画中人》简析|导读|概况|介绍”的文章请阅读 » 《作品简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