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作品简析 传统经典» 古诗词网» 发布人:古诗词网(馨月老师) 发布时间 2024-5-16 18:10:11

本文讲解《胡笳十八拍》简析|导读|概况|介绍相关的内容,具体如下:

《胡笳十八拍》简介|介绍|概况

乐府《琴曲》歌辞名。相传为汉末蔡琰作。原载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五十九及朱熹《楚辞后语》卷三。关于此诗作者,或以为蔡琰,或以为后人伪作,历来争论不休,莫衷一是。肯定为蔡琰所作者,有唐李颀、刘长卿,宋王安石、郭茂倩、朱熹、范晞文、王应麟,明杨维桢、梅鼎祚,清沈用济、惠栋等;认为是后人伪作者,最早见于北宋朱长文的《琴史》,后有明王世贞、胡应麟,清沈德潜,近人胡适、郑振铎、罗根泽等。解放后,特别是五十年代末期,围绕此诗作者和年代问题,学术界曾展开一场大讨论,其主要论文收入一九五九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胡笳十八拍讨论集》。纵观各家所言关于此诗作者,大致可分为肯定蔡琰与否定蔡琰二说。否定说者以刘大杰为代表。其主要理由有五:(1)此诗作于蔡琰不见于唐以前著录。(2)风格体裁不合。诗中骚体和七言诗合流的艺术形式,非东汉及建安时代的诗歌所能具,而略似于鲍照的《行路难》,杜甫的《同谷七歌》。其第十拍“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句,炼字修辞之精巧,平仄对仗之工整谐调,俱可说明“东京无此格”(《东坡题跋》卷二)、“齐梁前无此调(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一)。其第十七拍“叹息欲绝兮泪阑干”之以“阑干”言泪,据明卫泳《秋窗小语》,更是“唐诗始有,前未之见”。此外,诗中每拍用韵极为严谨,拘守唐代官韵,与汉魏诗也完全不同。(3)地理环境不合。汉末南匈奴居住平阳,在今山西临汾附近,故诗中诸如“夜闻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塞上黄蒿兮枝枯叶干”等,描述不实,尤见其伪。(4)历史事实不合。蔡琰没胡及归汉期间,汉胡和平相处,与南匈奴并无交兵争战之事实,而诗中第十拍却言烽火不灭,征战未息,明显与史实不合。且据《韵会》:“羯,地名,上党武乡羯室。晋匈奴别部入居之后,因号为羯。”是第二拍中又何得言“戎羯逼我兮为室家”?(5)曲以拍名,始于唐代。考检古代乐书、乐志及其它书籍如晋孔衍《琴操》、宋王僧虔《伎录》、隋释智匠《古今乐录》及《晋乐志》等,从汉至南北朝,均无以拍名曲的乐曲,是亦见此诗为伪。肯定说者以郭沫若为代表。郭沫若认为此诗“是用整个的灵魂吐诉出来的”,“没有那种亲身经历的人,写不出那样的文字来”,因而坚信是蔡琰所作。针对否定说者的问难,郭说(包括赞同者)提出下列论点论据:(1)此诗不见著录、论述和征引,是因为其内容有伤于“温柔敦厚”的诗教,形式是民间歌谣的体裁且杂以胡声,在古代不足以登大雅之堂。其次,贵族式的琴曲“自古以来就不吃香”,亦是其沉寂的一个原因。(2)从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看,此诗的产生并不突然,有其充分的客观基础。我国诗歌由先秦至汉末已发展成各种形式,四言消沉,五言盛行,七言出现,杂言已多见,骚体如东方朔《七谏》、王逸《九思》亦相继复出。蔡琰熔合各体,别创新声,完全符合文学发展规律。这正如《九歌》之前无《九歌》,《离骚》之前无《离骚》一样,毫不足怪。诗近一千三百字,仅两联可称为精炼工整的对仗句,较之同时代的其他诗篇,并不算多。至于以“阑干”言泪,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赵晔《吴越春秋》、颜师古所注《汉书·息夫躬传》等均已有之,并非“唐时始有”。(3)东汉光武时代,匈奴曾分裂为南北二国。南匈奴依附汉王朝,献帝时移居平阳。然此指南匈奴之王廷及单于所在地而言,实际上各部落仍散居于西河、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和代八郡,绵延长城内外三千里。因此,诗中言及长城、陇水,描写塞上风光,便是题内之义。(4)据《资治通鉴》建安十一年及《三国志·魏武帝纪》所载,文姬流落匈奴时期,正当“胡狄雄张”、边境未靖之时,所以诗中的“城头烽火”、“疆场征战”云云,并非不实之词。又据《晋书·石勒载记》,“羯”之命名也非如《韵会》所谓是“匈奴别部散居上党武乡羯室之后”方有其名。事实上,“羯”字乃泛称,非专指,代“戎人”,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即已用之。(5)此诗或句句用韵,或偶隔一句不入韵,换韵在四句以上;且换韵时首句反不入韵,韵例极不整齐,与唐代押韵规律大不一样。其第二拍中平、入通押,第六拍中平、去、入通押等更为唐韵所不容,否定说者指以拘守唐代官韵显与此诗不符。以上刘、郭二说互相驳难,又各引经据典,皆有所本,所以此诗是否为蔡琰所作,至今尚无定论。但此诗确是一首优秀的长篇抒情诗。诗中表现了蔡文姬身遭乱离,流落南匈奴十二年,后被曹操赎回改嫁董祀的全过程,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她裂肺摧肠的内心世界,倾诉了她胸中无限的屈辱、悲愤和痛苦。全诗结构绵密,章法井然,注意将叙事抒情、写景抒情与直接抒情融为一体,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更多有关“《胡笳十八拍》简析|导读|概况|介绍”的文章请阅读 » 《作品简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