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作品简析 传统经典» 古诗词网» 发布人:古诗词网(馨月老师) 发布时间 2024-5-20 15:45:11

本文讲解《史林杂识》作品简析与读后感相关的内容,具体如下:

《史林杂识》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顾颉刚著。顾颉刚(1893~1980),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古史辨》派的创始人。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继承中国历代疑古辨伪的优良传统,吸收了社会学、考古学和历史进化论的科学知识,创立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把先秦至两汉古书上有关的古史记载,作了系统详尽的考辨,对中国古史的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著述极富。单篇论文有《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孟姜女故事研究》、《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洪水之传说及治水等等传说》等,散见于《古史辨》、《禹贡半月刊》等文集和期刊中。单行本著作有《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史林杂说初编》、《秦汉方士与儒生》、《禹贡》注释等。1988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有《顾颉刚选集》,1988年中华书局出版有《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等。

该书为作者于抗战时期在昆明、成都所著一系列读史笔记的汇编。共收入《畿服》、《职贡》、《牧誓八国》、《瓜州》、《氐》、《白兰》、《“刍狗”》、《左丘失明》、《三代史表》、《风、雅、颂之别》等论文54篇。附图片23幅,地图10幅。据作者书前《小引》说,该书虽兼及古代文学,但所提出的都是文学史上的问题,仍属史的范畴,故名“史”;谓史学园地广漠,自己仅徘徊于其一隅,故名“林”;各篇性质不一,无系统可言,故名“杂”,所得均为个人一时之见,有望贤者纠弹勘正,故名“识”;望之他日续成二编,故此辑名为“初编”。各篇内容考辨充实,史籍娴熟,自是作者所长,而同时又能参证以边疆史地的实地勘察,“跋涉于洮、湟、西倾间者一年,亲接蒙、藏、回、土诸兄弟民族,视野为之大扩,以彼地风尚证之中原古史,雅有同揆。爱受云南大学之聘,自北徂南,盖又神游于彝、傣、苗、瑶诸族之境矣”。比此创获尤多,极富创见。如《中霤》篇中以蒙古包、西安丰坡仰韶文化房屋遗址、湖南民居、四川及北方民居等与古文献记载相佐证,认为古代“中霤”之制与蒙古包顶端的“烟口”相类,后又发展为南北方民居中的天窗、天井和庭院。最初曾在齐鲁大学出版的《责善》半月刊上发表,抗战结束后曾在上海油印为6卷,题名为《浪口村随笔》。建国后加以增补、整理,重新辑成《史林杂识》(初编),1963年中华书局出版。

更多有关“《史林杂识》作品简析与读后感”的文章请阅读 » 《作品简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