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作品简析 传统经典» 古诗词网» 发布人:古诗词网(馨月老师) 发布时间 2024-5-21 11:15:12

本文讲解《弘明集》作品简析与读后感相关的内容,具体如下:

《弘明集》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佛教文集。14卷。南朝梁僧祐撰于天监年间。集以“弘明”名之,依作者自序可知:“道以人弘,教以文明,弘道明教,故谓之《弘明集》。”僧祐(445~518),南朝齐梁时僧人,佛教文献学家。原籍彭城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俗姓俞。幼入建初寺礼拜,乐道不肯还家,师事僧范。14岁投定林上寺法达、法献为弟子,又受业于盛弘萨婆多部《十诵律》的臣匠法颖,遂精通律部。每讲律学,听众常达七八百。又精于佛教工艺,设计佛像享有盛名。生于留心佛教文献,著述颇丰,撰有《出三藏记集》、《十诵义记》、《萨婆多部相承传》、《释迦谱》、《弘明集》、《世界记》、《法苑集》、《法集杂记传铭》等。由于他博学多才,戒德高严,备受朝野人世敬仰,门徒出家在家万余人,智藏、宝唱、刘勰也在其内。

《弘明集》现通行本为14卷,书前有自序,书末有自撰《弘明论》,并辑有晋桓谭《新论形神》,宋谢镇之《与顾道士书》等。本书以录东汉以下至南朝梁代的佛教文论、书表为主,间附论敌辨难之文。收文凡183篇,作者122人,其中僧占19人。这些人中无专集流传的,都赖《弘明集》得以存文。所选文章以论争之作居多,其主要内容为泛释世人的非议,反驳道教的诘难,辩论形神因果及辩论佛教仪式,论述佛教与治国的关系,阐释佛教事数名相等。书末自撰《弘明论》一文,将当时社会上怀疑、排斥佛教的议论,一并归为六疑,并一一加以辩驳。该书在佛教文献中居于重要地位。

更多有关“《弘明集》作品简析与读后感”的文章请阅读 » 《作品简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