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最近查询
平易近人的意思 > 成语词典 > 古诗词
古诗词网旗下成语词典提供平易近人的意思:

成语要素:

拼音:píng yì jìn rén,简拼:pyjr

成语解释

平易:原指道路平坦宽广;后比喻态度平和;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成语造句:

凡昌黎(韩愈)与东野(孟郊)联句,必字字争胜,与他人联句,则平易近人。(清 赵翼《瓯北诗话》卷三)

成语故事:

西周初,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封于鲁,太公望(姜子牙)封于齐,周公仍在朝摄政辅佐周成王。三年后,伯禽入朝向周公汇报政务,周公说:“为什么来得这么晚?”伯禽说:“我变革礼俗,费力不小。比如服丧,必得服满三年方得去除。”而太公到齐之后,五个月就去汇报政务,周公说:“为什么来得这么快?”太公说:“我大大简化了君臣礼仪,一切依从通俗简易。”太公后来听说了伯禽汇报政事的情况,长叹说:“鲁国后世必定会北面臣服于齐国。政治如果不简要平易,民众就不愿意接近。平易近民,民众才会归附。”所以“平易近人”本指政治的通俗简易。
  可是到了唐朝,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凡言“民”处皆改为“人”,此语也不例外。如白居易《策林》十二引用这句话时就改成了“平易近人”。这样一改,意思也就变了,从指政治变为指为人处世的态度,有时也指文章风格浅显易懂。

近义词:

  1. 和蔼可亲
  2. 平易近民

反义词:

  1. 咄咄逼人
  2. 盛气凌人

成语正音:

人,不能读作“yín”。

写法辨析:

近,不能写作“进”。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

褒义成语

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谜语:

英语翻译:

be simple and easy to approach

平易近人成语接龙

平易近人 --> 人道主义 --> 义不反顾 --> 故作玄虚 --> 须眉毕现 --> 陷坚挫锐 --> 鋭挫气索 --> 索尽枯肠 --> 常年累月 --> 月夜花朝 --> 朝乾夕愓 --> 荡然一空 --> 空中楼阁 --> 革面悛心 --> 心术不定 --> 定倾扶危 --> 偎干就湿 --> 施丹傅粉 --> 粉妆玉琢 --> 斲琱为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