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陈毅诗词 诗词大全» 古诗词网» 发布人:古诗词网(馨月老师) 发布时间 2023-11-20 17:46:39

本文讲解陈毅《题西山红叶》诗词赏析相关的内容,具体如下:

题西山红叶

1966年

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

革命亦如此,斗争见英雄。


红叶遍西山,红于二月花。

四围有青绿,抗暴共一家。


红叶遍山隅,中右色朦胧。

左岸顶西风,欢呼彻底红。


伸手摘红叶,我取红透底。

浅红与灰红,弃之我不取。


书中夹红叶,红叶颜色好。

请君隔年看,真红不枯槁。


红叶落尘埃,莫谓红绝矣。

明春花再发,万紫与千红。


题诗红叶上,为颂革命红。

革命红满天,吓死可怜虫。

注释:

西山——北京西部群山的总称。

红叶——枫叶秋季经霜染后变红,格外壮丽。

红于二月花——取自(唐)杜牧《山行》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隅——山边、山角。

枯槁——干枯。指植物失去水分。

可怜虫——寓指陷入困境而束手无策的人。

赏析:

1966年,正值国际反动势力掀起反华大合唱之际,国内的“文化大革命”也正式开始了。面对这场史无前例的“大革命”,处境十分艰难的陈毅同志态度鲜明,对其中出现的一些不正常的苗头表示坚决反对!他感到“文化大革命”有偏离轨道的危险,于是,他坚守岗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作坚决抗争,同时托物言志,用西山的红叶表明自己坚定的立场。

这首诗共七节,每节既可独立成章,但又节节相扣、层层流转,浑然一体,气贯长虹。

第一节起句点题、开篇言志。“西山红叶好”是开山之句,点出主题。作者先用“霜重”寓邪恶势力,再用“色愈浓”寓自己意志的坚定;接着用红叶起兴:“革命亦如此,斗争见英雄。”因红叶经霜染变红,寓人生的秋天更应该意志坚定、永不退缩,唯有坚持斗争,方显英雄本色。作者借红叶表明自己凛然的正气和坚定的革命立场。

第二节,作者在上联借用杜牧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继续用红叶象征正义的力量。下联“四周有青绿,抗暴共一家”寓指正义的力量不是孤立的,它们有绿叶相助,可以形成抗暴的合力。作者从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赞誉,转承到理论的高度,自然而然引出了“一花独放不是春”的道理。如何处理好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领袖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等等,这些都需要好好地去总结。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道去抗击风暴,形成坚强的统一战线。

第三节,作者用比喻、象征的手法,对那些左右摇摆不定的、狡猾的两面派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对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充满了期待。作者用“色朦胧”比喻那些左右摇摆不定的两面派,用“左岸”比喻无产阶级革命派,用“西风”象征邪恶势力,一个“顶”字如投枪、匕首,直插邪恶势力的心脏,“彻底红”是作者对胜利的期待。

第四节,是作者对红叶的进一步理解,也是对第三节“中右色朦胧”一句的进一步递进。作者在《亡羊》一诗中,就有“我亦厌淡红,恶其乱朱紫”的描述,因此,“浅红与灰红,弃之我不取”表达了作者旗帜鲜明的态度。“伸手摘红叶,我取红透底”是作者在向世人表明自己的坚定革命立场,是在宣誓自己的革命信念。

第五节,作者用“真红不枯槁”再度宣誓自己的立场和信念,用“请君隔年看”来证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真正的革命者是经得起实践考验的,让时间去见证自己那颗如同红叶般的心吧。

第六节“红叶落尘埃”、“明春花再发”,既是作者不畏牺牲、舍身成仁、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理念表达,也是暗指邪恶势力必将尘埃落定、走向灭亡的真理所在。“莫谓红绝矣”与“万红与千紫”相互呼应,告知人们,革命的红色永远不会褪去,万紫千红的明天就要到来。

最后一节是收官之作。“题诗红叶上”与开篇“西山红叶好”遥相呼应。作者在这一节中,一连用了三个“红”字,让红叶、红心、红色风暴交织在一起,不吓死可怜虫才怪呢!

这首诗主题鲜明,托物言志、状物抒怀自成一体,比兴手法娴熟,用红叶一咏到底,把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凛然正气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借红叶宣誓于世,读后让人震撼。

更多有关“陈毅《题西山红叶》诗词赏析”的文章请阅读 » 《陈毅诗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