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毛泽东诗词 诗词大全» 古诗词网» 发布人:古诗词网(馨月老师) 发布时间 2024-4-4 21:56:13

本文讲解毛泽东诗词研究《五律》相关的内容,具体如下:

毛泽东诗词研究《五律》

▲一九五九年十一月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冷去对美人。

一片飘飘下,欢迎有晚莺。





【创作缘起】

曾在毛泽东身边担任国际秘书和英语教师的林克同志,在回忆毛泽东如何学习外语的时候说:

“他是一位有伟大胸襟的人,也是具有极为洒脱的浪漫性格的人,所以他学外语也与常人颇不相同。

“毛泽东经常是在刚刚起床、在入睡前、在饭前饭后、在散步乃至踏青秋游晒太阳时学习。记得那还是1959年11月的事了。当时,京华已是枫叶如丹,气温变冷。但杭州还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仍然十分妩媚。毛泽东到杭州后心情极佳,他接连攀登了北高峰、南高峰、玉皇顶、莫干山。一日,他登上北高峰,诵诗一首:‘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热来寻扇子,冷去对美人,一片飘飘下,欢迎有晚莺。’吟罢,他安然翻开了英文课本。现在既不热也不冷,只有学习喽。真是人生潇洒莫如毛泽东!

“又一天,他攀上莫干山,归途中我们乘座的汽车经过钱塘江大桥时他余兴未尽,口占一绝:‘翻身跃入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诵毕,他又拿起那本英文教程,带着几分乡音开始了外文朗读。此时,他的情怀与这山、这景溶为一体,他的声音也与山中的啾啾鸟鸣汇成了别致的合唱。”



【注释】

〔三上句〕北高峰,在杭州西湖的西面,灵隐寺后。西湖群山,环湖分为南、北两支,北支的主峰即是北高峰,与南支的主峰南高峰遥遥相对。海拔314米。林木葱茏,绵延二十余里。自北麓至峰顶,石磴千级,修篁夹道,曲折三十六弯。登峰远眺,杭州风景可尽收眼底。

〔杭州句〕一望空,一览无余。

〔飞凤亭句〕飞凤亭,指北高峰东面、西湖北岸宝石山上的来凤亭。清雍正九年(1731年)浙江总督李卫建。宝石山远望去像一只凤凰,山顶的保俶塔则像凤凰头上的冠毛,亭之命名,取义于此。“宝石凤亭”曾被列为“西湖十八景”之一。

〔桃花岭句〕桃花岭,当指北高峰东面、西湖西北角岳飞墓后的栖霞岭。古时岭上多桃树,春暖花开时节,如红霞栖止于此,故名。现在山中桃树已不多,然林木森森,甘泉清冽,岭前后左右有黄龙洞、紫云洞、栖霞洞等奇洞胜景。

〔冷去句〕美人,疑指北高峰南面的美人峰。

〔一片句〕一片,指落叶。



【押韵格式】

本篇韵脚分别是“峰”、“空”、“风”、“人”、“莺”。按诗韵,“峰”字属上平声“二冬”,“空”、“风”二字属上平声“一东”,“人”字属上平声“十一真”,“莺”字属下平声“八庚”,本不在同一韵部。这里是用方音取叶。



【鉴赏】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宋柳永《望海潮》词)杭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向以湖光山色秀美如画而闻名天下。古往今来,咏唱杭州山水的诗歌多如星斗,如白居易的“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春题湖上》);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睛后雨》);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名诗佳句,早已脍炙人口,且多以西湖为描写重点。毛泽东的这首五律却另辟蹊径,不写“重湖”,专写“叠巘”,从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出发,表现环湖峰岭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色,虽不刻意求工,却意趣盎然。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登临纵目,杭州风景,尽入眼底。首句起势突兀,点明驻足之处,而此峰“三上”,足见诗人兴致勃勃,乐而不疲。次句则以“一望空”反衬视点之高,写出视野之阔。北高峰为环湖第一高峰,昔人题北高峰联曰:“江湖俯看杯中泻,钟磬声从地底闻。”以夸张笔法,极言峰高入云天,下临无地;登峰远眺,西子湖钱塘江如杯水倾泄,而峰下灵隐寺钟磬之声,如地底传出,隐然可闻。毛泽东不袭牙慧,偏将视线投向东邻此峰的宝石山、桃花岭。三、四两句,大笔濡染,次第写出亭、树、岭、风,构成一幅动静有致、声色交替、耸绿叠翠的远景画图。

这首诗的章法结构与游记相似,如果说颔联“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是以视角的转换展现空间的层次,那么颈联“热来寻扇子,冷去对美人”则是以气温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推移。作者在描写阔大的景象之后,宕开一笔,插入“寻扇子”的生活细节并续之以“对美人”的观山情态,可谓别开生面。两句用口语方音入诗,一“热”一“冷”,一“来”一“去”,概括了杭州此时暖寒多变的节候特点;而一“寻”一“对”,则表现出诗人真率洒脱的风度、意犹未尽的游兴和热爱自然的情怀。美人峰在北高峰南面,“对美人”一句又在显示视角转换的同时,为作品由远景转写近景作了过渡。

尾联二句,蕴藉含蓄,别饶情趣,可玩味者有三:

一是时空交感,虚实相生。前一句以实的空间意象表现虚的时间意象,叶落而知秋,点出节候;后一句在泻染意境的同时,着一“晚”字,透露时间的消息。时令已入深秋,当别处“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诗),“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诗)之时,此地木叶始脱,“一片飘飘下”。而“欢迎有晚莺”又与“莺歌暖正繁”(杜甫《忆幼子》诗)的春日景象相似,进一步写出杭州“热来”“冷去”,深秋如春的环境气候。这就使作品所表现的艺术时空,既有鲜明的独特性,又有深广的概括性。

二是动中见静,自成妙境。作者所要勾勒的是幽寂深邃、悄然无声的山中图景,但“静”的艺术效果却是通过“动”的景物得以产生的。“一片飘飘下”,是以一叶飘落的局部动态烘托山林的整体静态;“欢迎有晚莺”则是以有声写无声,反衬环境的安谧宁静,有着“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诗)的意境美。整个画面,动静相成,融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于一体,蕴含着一种特别的艺术魅力。

三是隐情于景,物我相融。“对自然美的悠悠神往的欣赏,赶走我们的一切回忆;我们简直没有想到什么,只想到眼前的对象而已。”(车尔尼雪夫斯基《当代美学概念批判》)这种心态,在诗的结尾部分得到了更生动的表现。“一片飘飘下”看似单纯的写景,其实寄寓着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感知;“欢迎有晚莺”是用拟人的手法,将对象主观化、意念化,使主体与客体、心境与物境、抒情与状物结合得自然无间。读到这里,我们可以想见诗人游赏美景时的欣悦之情和漫步山中林间之际怡然自得,陶醉于大自然的神态身影。

明代王世贞曾经提出写诗应“前疏者后必密,半阔者半必细,一实者一必虚”(《艺苑卮言》)的艺术见解,毛泽东即兴口占的这首诗颇合此道。就总体而言,诗的前四句写远景,用的是大笔写意,视野阔大高远;后两句写近景,用的是细毫工笔,意境清新精致;颈联二句以人物的感受、动作、情态插入,化“无我之境”为“有我之境”,使“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从美感效果上说,诗的上半部分笔力刚健劲遒,表现的是壮丽;下半部分风格柔婉含蓄,表现的是秀美。空间的大小反形、景物的巨细映衬、画面的情景交融、笔法的刚柔相济,皆相反相成,相得益彰。

更多有关“毛泽东诗词研究《五律》”的文章请阅读 » 《毛泽东诗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