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古诗歌鉴赏 诗词大全» 古诗词网» 发布人:古诗词网(馨月老师) 发布时间 2024-5-3 2:14:13

本文讲解赠从弟|原文|翻译|赏析|鉴赏相关的内容,具体如下:

赠从弟

(其二)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赠从弟》是刘桢的代表作。此诗一组三首,分别以“华叶出深泽”的蘋藻、 “终年常端正”的松柏和“奋翅凌紫霄”的凤凰为喻,赞美、勉励堂弟坚守节操,同时表现自己的壮怀豪情。这里所选的是其中第二首。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起调之平稳、工整,迹近古诗十九首,历来为论者所称道。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工整中暗含着对立,平稳中蕴孕着激荡。挺拔独立的“松”与呼呼作响的“风”,一静一动,一形一声,一山上一谷中,两两相对,表面上看似平静, 实则松、风对抗之势已然蓄足。

蓄势既满,三、四句即以相同句式出之: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尖锐的矛盾冲突依然寓于工整的语句中,但诗人的激情已不可遏止,歌唱也就由平稳导向高昂。这里,两个副词“一何”(多么)连用,已使语气次第增强;两个感叹句迭举,更将诗情步步高扬。读后,我们可以想象那挺立于高山之巅的劲松与狂风拼搏的情景。

接下来是五、六句: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岁末天寒,最大的考验莫过于冰刀霜剑的威胁。前面写“风声”,这里又写“冰霜”,从无形到有形,从听觉到视觉、触觉,进一步表现出山松所处的艰难困苦的环境。 “惨凄”一语,便是对这恶劣环境给人的各种感觉的准确概括。令人肃然起敬的是,山松始终挺拔直立,绝不为任何困难所屈服。它“端正”而能“终岁”,持之以“常”,确乎是难能可贵的。较之三、四句,这两句在语势上要平缓得多, 但柔中有刚,以静制动,更能显示出山松不畏艰险的泰然英姿。这也正是诗的妙处。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在描述山松抗击风寒的情态之后,这两句结语,自问自答,深入揭示出其罹( li,遭受)凝寒(严寒)而不凋,披风霜仍劲健的根本原因。认识的深化,感情的升华,拓展了诗意,主旨也鲜明突出了。诗人所倾心赞美的,正在那坚贞不渝的本性、真骨啊。

张戒《岁寒堂诗话》论刘诗曰: “本不期于咏物,而咏物之工,卓然天成。”这首诗通篇写松,当属咏物一类,而题目却是《赠从弟》,可见诗人“本不期于咏物”,只是借物抒怀,托物寄情罢了。叙述性、抒情性、哲理性融于诗中,这与屈原《橘颂》以来咏物诗的优秀传统是一脉相承的。惟其如此,它才是一篇咏物佳作。除标题外,此诗不着一个“赠”字,却处处为“赠”而作,诗人赠予其堂弟的深情厚爱,尽在所咏之物的隐喻和象征意义里。所以,从赠答角度看,它也是别具一格的好诗。

这首诗的结构严谨而自然。一、二句松、风并举,三句紧承二句下抑,四句则承首句上扬,五句再度下抑,六句再度上扬。下抑,把困难言足,上扬,把精神写透。七句以设问一提,又成跌宕之势,末句结语破题,点在主旨之上。古人作诗,讲求起、承、转、合,无非是追求诗行的波澜起伏。但这不是有意追求便可得到的。艰苦的环境与坚贞的品格,构成了尖锐的矛盾,诗人满怀强烈的感情表现了这一矛盾,诗行间才出现起伏变化。此诗的结构安排,正是出于表达思想感情和生活矛盾的考虑的。

此外,语言朴素,不重雕饰,却成熟自如,句浅意远,平淡而有思致,也是这首诗的可取之处。

更多有关“赠从弟|原文|翻译|赏析|鉴赏”的文章请阅读 » 《古诗歌鉴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