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爱国诗歌 诗词大全» 古诗词网» 发布人:古诗词网(馨月老师) 发布时间 2024-5-3 15:07:12

本文讲解屈守元 赵晓兰《即事》爱国诗词鉴赏相关的内容,具体如下:

作者:屈守元赵晓兰

战苦难酬国, 仇深敢忆家。

一身存汉腊, 满目尽胡沙。

落月翻旗影, 清霜冷剑花。

六军浑散尽, 半夜起悲笳。

夏完淳

清顺治三年(1646)春,夏完淳在太湖吴易水军中任参谋,这首诗可能即作于此时。

首联两句是对前段斗争生活的概述。顺治二年(1645),清兵南下,扬州失守,兵部尚书史可法在扬州壮烈殉国,清兵在江南各地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烈风吹山冈,磷火来城市”(顾炎武《秋山》),江南佳丽地,顿时夷为一片废墟。年方十四岁的夏完淳义愤填膺,跟随父夏允彝、师陈子龙,奋不顾身地投入了抗清救国的伟大民族斗争。他们曾和各地抗清志士共商谋略,计划第一步夺取苏州,进而收复杭州,最后攻占南京。他们投身吴淞吴志葵部,参与策划战事。不幸的是,由于清军实力雄厚,吴志葵优柔寡断,缺乏指挥才能,苏州未能攻克。其后清军集中优势兵力,大举反攻,义军战船被全部烧毁,将领大多遇难,夏完淳的父亲在留下绝命诗后也自沉殉国。为了继承父亲的遗志,报仇雪恨,完淳又和陈子龙一起参加太湖吴易水军,为之运筹策划军事。当时,江南义军儿乎已全部溃散,吴易的水军是义军仅存的军事力量,这支水军曾经整顿,有相当战斗力,并曾一度收复过吴江等江南失地。后因奸细倒戈,频频失利,吴易殉国,六军散尽,混乱中,夏完淳与战友失散,不得不只身流离。“战苦难酬国,仇深敢忆家”二句,凄怆悲凉,血泪斑斑,有国破家亡的哀痛,更有狂澜难挽、壮志未酬的忠愤。

颔联承上而来,写抗清斗争形势的严峻。汉腊,汉代的祭祀名。腊,岁终祭众神之名,汉腊行于农历十二月,故后世以十二月为腊月。尽管作者有驱除外侮、光复祖国的宏图大志,但因义军兵力处于劣势,出师不利,损失惨重,敌人的气焰仍十分嚣张,大好河山仍在敌人的铁蹄下呻吟。“一身”、“满目”、“汉腊”、“胡沙”,对比强烈,语极沉痛。后面两联则转而写眼前所见所闻,凄清悲苦,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国是的愤激、忧虑和焦灼。作者在《大哀赋》中写道:“天萧萧兮不明,日荒荒兮欲噎。伤两镇之未旋,痛孤城之已溃。闻楚歌则部曲萧条,听胡笳则征夫歔欷。国殇怨而阴雨深,战鬼哭而愁飚厉”,回天乏力,中兴无望,大势已去,国事已不可为,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前仆后继、精忠报国是夏完淳早已抱定的宗旨,“既一战之未申,沦九死而靡悔,黄土一抔,丹青万禩”(《大哀赋》),就在六军散尽,吴易遇难的第二年,他又秘密返回故乡策动起义,终因事泄被捕,壮烈牺牲。夏完淳用自己青春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反抗民族压迫、抵御外来侵略的壮丽诗篇,他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不惜抛家别子、赴汤蹈火的献身精神和一息尚存、斗争不止的顽强意志,将永远值得后人崇敬景仰。

这首诗作于义军失利、六军散尽之时,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豪华落尽,精神独存,沉郁悲壮,感人至深。 (屈守元 赵晓兰)

更多有关“屈守元 赵晓兰《即事》爱国诗词鉴赏”的文章请阅读 » 《爱国诗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