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宋词风月故事 下一页
“护官符 ”与“官箴”


  “护官符 ”与“官箴”

  兼析词牌名《如梦令》

  说起“护官符”大家马上就会想起《红第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该回写贾雨村到应天府任市长(知府)就碰到薛家与别人买一个丫鬟,导致的人命案。原告恳请贾市长严惩凶手,贾市长正想来个“新官上任三把火”,打开工作局面。于是“因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族中人拿来拷问,令他们实供藏在何处,一面再动海捕文书”。正要签发执法文书时,“只见案边立的一个门子使眼色儿,不他发签之意。”贾市长是何等聪明之人,马上退堂。门子告诉问他:“老爷既荣任到这一省,难道就没抄一张本省‘护官符’来不成?”贾雨村忙问:“何为‘护官符’?我竟不知?”门子道:“这还了得!连这个不知,怎能作得长远!如今凡作地方官者,皆有一个私单,,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大乡绅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还保不成呢!所以绰号叫作‘护官符’。方才所说的这薛家,老爷如何惹他!他这件官司并无难断之处,皆因都碍着情分面上,所以如此。”一面说,一面从顺袋中取出一张抄写的‘护官符’来,递与雨村,看时,上面皆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谚俗口碑。其口碑排写得明白,下面所注的皆是自始祖官爵并房次,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贾市长一见这个“护官符”,马上心领神会,案子当然就不了了之。这个护官符的威力竟然如此大,比法律还大。但历史上真的有“护官符”吗?答案的肯定的。下面我就和大家说一说“护官符”,也就是古人最为推重的“官箴”。

  1127年的“靖康之难”。44岁的吕本中正在汴京城中,和千万京师子民一起亲身遭受了兵火的洗礼,看着这一座繁华名城变成人间地狱。1136年(绍兴六年),经长途跋涉,历尽苦难,终于来到江南的杭州。此时,南宋偏安小朝廷处于**创阶段,急需人才,于是,宋高宗赵构特赐他进士出身,“擢起居舍人”,以示重用之意。

  在此期间,吕本中向赵构上陈了一本《官箴》。这个《官箴》就是护官符。所谓官箴,实际上就是做官的箴言录,或者说怎样当官的道理。最早的箴文当属《左传•襄公四年》记载的《虞人之箴》,而西汉文学家扬雄的《十二箴》是现存最早的以各级官员为规诫对象的官箴。官箴,虽非经书,但在仕宦阶层中间一直颇受重视,甚至被有的官员奉为金科玉律。吕本中的《官箴》对朝廷官员提出要“清、慎、勤”的道德要求:“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清、慎、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然世之仕者,临财当事,不能自克,常自以为不必败;持不必败之意,则无所不为矣。然事常至于败而不能自已。故设心处事,戒之在初,不可不察。借使役用权智,百端补治,幸而得免,所损已多,不若初不为之为愈也……”  宋高宗赵构龙颜大悦,更加胜任吕本中,马上升他为“兼权直学士院”。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号紫薇,为南宋初道学家,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今安徽寿县)人。本来在“靖康之难”之前,吕本中与秦桧曾同为“承务郎”,关系很铁。但秦桧担任宰相后,就大力提拔“关系户”,也想提升吕本中,以便他为自己卖命。但吕本中看不惯秦桧的作派,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秦桧的“委任状”。秦桧没办法,只得亲自写信,要他上任,但吕本中还是不买账,埋下了日后贬谪的种子。  加上当时,赵构和秦桧正忙于与金“和议”。而吕本中是主战派,坚决反对议和。当金朝派使者前来时,宋高宗让秦桧主持会议,讨论如何接待的问题。性格直爽的吕本中第一个发言,说:“金人来了,我们应尽量简单接待,低调处理,显示我国的勤俭。何况,与金人的较量不在乎接待规格的高低,而在乎我们治政清明,用人得当及军事实力。”秦桧当然窝火,但又不好发作。

  不巧的是,吕本中与秦桧的对头赵鼎的关系日渐加深。赵鼎素喜“元?之学”,认为吕本中是“元?大臣”吕公著的孙子,又是范冲所推荐荐,特来拜访吕本中,两人一见投缘,引为相知。《哲宗实录》编成后,赵鼎升迁仆射,吕本中**制,文章有这么一句话:“合晋、楚之成,不若尊王而贱霸;散牛李之党,未如明是以去非。”    秦桧认为吕本中有讽刺之意,一边向皇帝打小报告:“吕本中受了赵鼎的指使,盼望和议失败,好为脱身之计。”一边指使自己的死党,分管监察的萧振****吕本中。吕本中于是被“莫须有”罢官。

  吕本中少年时期,曾师从程颐,对理学颇有兴趣。罢官后,他索性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理学研究上取得一些成就,提出了“贫贱勿厌”、“富贵勿羡”等理学思想,著有《东莱诗集》20卷,《春秋集解》30卷,《师友渊源录》5卷,《童蒙训》3卷等。现在我们能够读到的《童蒙诗训》,原是吕本中《童蒙训》的一部分。《童蒙训》是吕本中编著的用于儿童启蒙教育的课本。后因朱学盛行,时多诋毁东坡之论,《童蒙训》之论诗文语因而遭到删削,失而不存。后乃有人专录是书被刊除部分,辑以为《童蒙诗训》。故后世尊称他为东莱先生,赐谥文清。

  宋朝的正史和野史都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吕本中幼年的时候,因曾祖父吕公著去世,宣仁高太后与宋哲宗亲临祭奠。吕家未成年的童稚孙辈都立在庭下,高太后独独召见吕公著生前最宠爱的曾孙本中,抚摩着他的头说道:“孝于亲,忠于君――孩子,将来以此自勉吧!”此后的生涯里,吕本中一直以这六个字来要求自己,立朝忠直清正,尽心竭力,却得不到进用。《宋史》本传中叹息他们这样的一干人等:“其才猷皆可以经邦,其风节皆可以厉世,然皆论议不合,奉祠去国,可为永慨矣。” 南宋小朝廷,从立国之初就奠定了悲剧的基础,“虽有君子,岂得尽其忠,宋之不能图复中原,虽曰天命,岂非人事乎?”

  吕本中在历史上留名的,不是他的政治品德和观点,而是他在历史上第一次以地域来划分文学派系,这对后世影响深远。

  吕本中勤奋好学,喜爱诗歌,热衷参加诗词派对,经常跟着陈师道、黄庭坚等人学诗,吕本中早期的诗风清新流美,有时也求新刻峭,旨趣幽深。 一次,他与朋友喝酒作诗,酒酣耳热之际,搞了一副名为《江西诗社宗派图》的戏作,因黄庭坚、陈师道等25人之诗,“其源流皆出豫章(豫章是江西的古称)”,戏称之为“江西诗派”。这是有趣的是,吕本中是开封人,当时并没有将自己列入“江西诗派”, 但后人却因他有“定鼎之功”,就把它也列入了“江西派诗人”。    以黄、陈为首的江西诗派,风格瘦硬奇拗,法度森严,吕本中学诗却不是亦步亦趋,他曾引前人论诗的话:“好诗流美圆转如弹丸。”提出自己的“活法”说,也即是一种自然流畅之美。这种特色,在他的小词中要比诗中体现得更为鲜明。特别是在描写离愁别恨、风花雪月之情时,引入民歌情调,显得活泼生动,格调清丽自然,感情真挚细腻,如有“流美圆转如弹丸”赞誉的《采桑子》: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他早期的作品更是轻快明丽,如香艳的《长相思》:  要相忘,不相忘,玉树郎君月艳娘,几回曾断肠。欲下床,却上床,上得床来思旧乡,北风吹梦长。

  但最能体现他特点的当属下面这首写相思之情,浅显直白,流畅清丽,自然清新的《如梦令》:

  海雁桥边春苦,几见落花飞絮。重到柳行西,懒问画楼何处。凝伫,凝伫,十顷荷花风雨。

  据清朝舒梦兰《白香词谱》考证:《如梦令 》这个词牌名是后唐庄宗李存勖自度曲,词云:“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乐府遂以“如梦”二字为曲名。《古今词话》则说:“唐庄宗在大兴土木,修建宫殿挖地基时,所挖的有绣花碧色,当中有一块断碑,记载了32个字。唐庄宗让乐工们谱上曲来唱,就命名为《如梦令》。”这个词牌名复加一迭,名《如意令》。这是因为唐朝武则天有《如意曲》,词牌名和歌舞曲名都沿袭了。又考证,后唐庄宗当时制此词时,本名《忆仙姿》,是北宋苏东坡先生嫌调名不雅,径取李词中二言叠句“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改名《如梦令》。可以肯定,此调始于五代,已无可疑,惟调名《如梦令》,或创于宋,未可知耳。

  周邦彦又取李词首句“曾宴桃源深洞”,改名《宴桃源》。又名《不见》、《古记》、《比梅》、《无梦令》、《玩华胥》。《清真集》注中吕调(夹钟羽)。《词律》卷二、《词谱》卷二列录此调。分单调、双调两体。《词谱》以李存勖词为正体,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韵一叠韵,第五、六两句例用叠句。又列别体四种。双调一名《如意令》,见《翰墨大全》丁集卷三录无名氏词(《词谱》题魏泰),六十六字,上、下片各七句五仄韵一叠韵。《词谱》谓系“合两段《如梦令》为一阙”。按,明刻本《尊前集》于唐白居易名下列有三首《宴桃源》。又,宋杨?《古今词话》有云,李存勖《忆仙姿》词得自内苑土中之断碑。近人或因此怀疑本调非创自李存勖。实则《尊前集》所列白居易词三首,调句本身即出自李存勖词,其作者必后于李而非白居易,且词语俚俗,多宋元人语,当为托名之作。至于杨?所云,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九以为“多是臆说,初无所据,故不可信。”

  吕本中的词,以小词居多,且“工稳清润”,这在南宋时很少见的。晚年以深居讲学为事,也带有隐逸的志向,《紫微词》集中唯一的长调《满江红》,便是描写隐居之乐的:

  东里先生,家何在、山阴溪曲。对一川平野,数间茅屋。昨夜冈头新雨过,门前流水清如玉。抱小桥、回合柳参天,摇新绿。    疏篱下,丛丛菊。虚檐外,萧萧竹。叹古今得失,是非荣辱。须信人生归去好,世间万事何时足。问此春、春酝酒何如?今朝熟。

  作者题外话:吕本中,大家可能不熟悉,但在南宋他确实鼎鼎有名,第一个在历史上划分学派的大家。

当前:“护官符 ”与“官箴”
上一页 宋词风月故事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