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宋词风月故事 下一页
“沧浪亭”与苏舜钦


  “沧浪亭”与苏舜钦

  兼析词牌名《水调歌头》

  范仲淹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写成后,人们争相传抄,一时洛阳纸贵。藤子京欲把《岳阳楼记》立块石刻,想请范仲淹书写。但“小范老子”觉得自己的书法一般,就去请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题写,欧阳修却向范仲淹推荐了苏舜钦,并说他“又喜行**书,皆可爱,故其虽短章醉墨,落笔争为人所传”。写成后,果然不同凡响,人们争相临摹,碑文的拓片满天飞,成为当时书法爱好者的收藏佳品。

  苏舜钦(1008-1048) 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后迁开封(今属河南)。苏易简之孙。1034年(仁宗景佑元年)进士。在他担任蒙城县(今属安徽)知县时,当地有个“地头蛇”,横行不法,历任县长都拿他没办法。但苏舜钦上任后,收集到富豪的犯罪证据后,马上逮捕,就地用乱棍把它打死,蒙城县为之惊悚。范仲淹非常欣赏他的才华,推荐他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宰相杜衍也重其才,将女儿嫁给了他。1044年(庆历四年),范仲淹和杜衍、富弼等全面展开改革更治的新政,枢密使章得像、御史中丞王拱辰等极力反对。那一年秋天,苏舜钦循旧例,以卖公文纸的钱宴请同僚、宾客,保守派王拱辰等抓住此事,借题发挥,****苏舜钦“监主自盗”,这就是所谓“进奏院事件”,致使“舜钦与巽俱坐自盗除名”,苏舜钦入狱受审,后被革职为民,其他赴宴者十余人也悉数被贬,被逐。《宋史》云:此事“世以为过薄,而拱辰等方自喜曰:‘吾一举网尽矣!’”

  事实上,苏舜钦在政治上属于范仲淹为首的革新集团,而且有些主张比范仲淹还激进一些。他不太安于现状,喜欢提意见,屡次上书朝廷,议论时政得失,先后上过《上三司副使段公书》、《咨目七事》、《乞纳谏书》等,要求开通言路,惩治弊政。由于他多次上书,“无所回避,群小为之侧目”。最后为保守派忌恨,被诬陷入狱,革职为民,其目的是要打击“庆历新政”。

  苏舜钦被废放后,于1045(庆历五年)携妻子南下,流寓苏州。他早就喜爱苏州盘门一带的风景,他曾在《过苏州》一诗中写道: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这次他在府学东边发现一块弃地,那里**木茂盛,崇阜广水,附近还有荒芜的池馆,相传原为五代吴越王钱元镣的池馆,苏舜钦知是他的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佑的别墅。于是他花了四万钱将它买下,加以修葺,还在水旁筑亭,取《楚辞?渔父》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意,将此园命名为“沧浪亭”。他还自号“沧浪翁”,并撰写了《沧浪亭记》,描绘沧浪亭“前竹后水”、“澄川翠干”等景物和自己登舟容与、举觞舒啸的退隐生活。他又写《沧浪亭》诗:

  一泾抱幽山,居然城市间。高轩面曲水,修竹慰愁颜。

  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吾甘老此境,无暇事机关。

  1048年,41岁的苏舜钦复官,授湖州长史,同年十二月病卒。欧阳修为他写了墓志铭。

  在文学方面,他工诗并擅长散文。他是欧阳修的诗友,与梅尧臣齐名,世称“苏梅”。北宋中叶,文坛领袖是欧阳修,他在参加*的同时,倡导诗风、文风的改革,苏舜钦、梅尧臣即是他重要的同志。他们主张诗歌要反映现实生活,反对西昆体的浮艳晦涩,提倡新诗风;散文方面,反对晚唐以来的文风,主张继承韩愈的道统和文统。

  他性情豪放,喜欢饮酒。在岳父杜衍家,每晚读书至深夜,一手拿书,一手端杯,边读边饮。朴衍是当时的宰相,觉得奇怪,怀疑他是不是个酒鬼,就令家人在暗中观察。一天夜里,苏舜饮正在读《汉书?张子房传》,当读到张良与客狙击秦始皇、误小副车时,拍案而起,大叫:“惜乎击之不中!”于足满饮一大碗。接着又读至“张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臣授陛下”时,又轻轻地敲打书案,说:“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又满饮一大碗。杜衍得知后,大笑着说:“有如此下酒物,每晚一斗实在不算不多啊!”

  苏舜钦还能词,但可惜仅存一首《水调歌头》: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水调》曲跟隋炀帝和那条京杭大运河有关,这几乎是词牌中最早的来源。据《隋唐嘉话》记载:“隋炀帝开凿汴河时,自制《水调歌》。”《脞说》中还说:“《水调》、《河传》,都是隋炀帝在巡幸江都时所制。”

  隋炀帝杨广上台时,天下统一已有12年了,仓库里存放着堆积如山的粮食、布帛,人口激增,是后来盛唐的预演和铺垫。于是在605年(大业元年)三月到八月,隋炀帝一声令下,300多万人在绵延2000多里的河段上同时开工,仅用170天时间,就开凿出了影响中华民族1200多年的京杭大运河。

  大运河的工程质量恐怕是当时世界一流的,不象现在的“豆腐渣”工程。隋炀帝发明了一种质量验收工具,用一丈长铁脚的木鹅检查河床深度,木鹅顺流而下时若停止不前,就表示深度没有达标,施工的人全部被处死。隋炀帝确实残暴,但工程的质量却得到有效保证,不然,我们今天看到的可能就是一条四处坍塌堵塞的小溪。

  开凿运河的过程中也出现过许多悲戚的传说。现在淮北人还有“呼麻胡”吓唬小孩子的传说,是说当时有一个叫麻叔谋的大将对待劳工极其残暴,小孩子不听话或晚上哭闹,百姓就会叫他的名字制止小孩的哭声。而历史上也确有此事。

  隋炀帝下诏开汴渠,麻叔谋被任命为开河督都护。他到达宁陵后患病,卧床不起,求医诊治。医生说必须用肥嫩的羊肉蒸熟后加入药物,一起服食。麻叔谋让人找来几支羊羔,同杏酪、五味子一同蒸食,名为“含酥脔”。乡村百姓前来献羊羔约有数千人,麻叔谋收下羊羔,给了他们优厚的报酬。宁陵县下马村有个叫陶榔儿的,富有钱财但为人凶暴,他家的祖坟靠近河道,害怕挖河时被发掘,就偷了别人家一个三四岁的男孩,杀死后砍掉头和脚,蒸熟装入食盒献给麻叔谋。麻叔谋吃着这肉,香美异常,和羊羔肉味道不同,十分满意,就下令让河道在经过陶家坟地时绕了个弯。陶榔儿兄弟感谢麻叔谋的恩德,继续偷盗小儿蒸熟献给麻叔谋来讨赏。其他百姓得知陶氏兄弟的行为,也效法他们,偷盗乡间小儿换取赏赐。当时,附村庄接连丢失小儿达数百名,到处可以听见失去孩子的母亲的哭声。於是,当地凡是有小孩的人家,都特制一个大木柜,用铁皮裹缝,夜里就把小孩藏在柜中,用大锁锁牢,而且全家人点着蜡烛值班看守。到天亮打开柜子,若小孩还在,全家老幼都一 庆贺。即使如此,丢失小儿的事件仍然不断发生。后来麻叔谋恶贯满盈,隋炀帝以“食人之子、受人之金、遣贼盗宝、擅易河道”等罪名惩治他,派大将来护儿把他逮捕处死,陶榔儿兄弟也同时正法。麻叔谋吃人的事不少书籍都有记载,明末阮大铖的传奇《牟尼合》中也写了这样的情节。

  《水调》这样的曲调就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相传为隋炀帝亲制。唐人的《隋唐嘉话》上说,这首乐曲“声韵悲切,帝喜之”。到了唐代,《水调》成为传唱不衰的名曲。唐代的《水调》又有大曲、小曲之分。大曲有十一叠,前五叠多填入五言词,声韵幽怨。后几叠入破后多填七言。白居易诗云:

  五言一遍最殷勤,调少情多似有因。不会当时翻曲意,词声断肠为何人?

  可见这一曲调是真的伤感。《水调歌头》就是截取大曲《水调》的第一遍而成。直到五代北宋,《水调》仍传唱不已,但在历史的流变中,渐渐地,《水调》的曲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最初的凄凉怨慕渐变为昂扬酣畅,极潇洒而豪放,这中间的渐变过程融注了无数宫廷乐师和民间歌者的创意,更有苏舜钦和苏东坡两位苏学士的开创之功。北宋的《水调歌头》作词牌最早见于苏舜钦。

当前:“沧浪亭”与苏舜钦
上一页 宋词风月故事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