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文学评论 文章词赋» 古诗词网» 发布人:古诗词网(馨月老师) 发布时间 2024-4-3 20:50:07

本文讲解《三国志·后主传》译文与赏析相关的内容,具体如下:

后主传

后主传

【题解】

刘禅(207-271),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又字升之,小名阿斗,刘备之子,母亲为昭烈皇后甘氏,蜀汉第二位皇帝。幼年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救。刘备定益州后入蜀,蜀汉建立后被封为太子。223年继位为皇帝,在位42年。其间拜诸葛亮为相父,并支持姜维北伐。在位后期,宠信黄皓,政治腐败。263年,邓艾从阴平入,克绵竹,杀诸葛瞻父子,刘禅投降,蜀汉遂为曹魏所灭。蜀亡后,刘禅被送往洛阳,受封为安乐公,后在洛阳去世。

【原文】

后主讳禅(shàn),字公嗣,先主子也。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立为王太子。及即尊号,册曰:“惟章武元年五月辛巳,皇帝若曰:太子禅,朕遭汉运艰难,贼臣篡盗,社稷无主,格人群正,以天明命,朕继大统。今以禅为皇太子,以承宗庙,祗肃社稷。使使持节丞相亮授印绶,敬听师傅,行一物而三善皆得焉,可不勉与(欤)!”三年夏四月,先主殂[1]于永安宫。五月,后主袭位于成都,时年十七。尊皇后曰皇太后。大赦,改元。是岁魏黄初四年也。

……六年夏,魏大兴徒众,命征西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钟会、雍州刺史诸葛绪数道并攻。于是遣左右车骑将军张翼、廖化、辅国大将军董厥等拒之。大赦,改元为炎兴。冬,邓艾破卫将军诸葛瞻于绵竹。用光禄大夫谯周策,降于艾。

奉书曰:“限分江、汉,遇值深远,阶缘蜀土,斗绝一隅,干运犯冒,渐苒[2]历载,遂与京畿攸隔万里。每惟黄初中,文皇帝命虎牙将军鲜于辅,宣温密之诏,申三好之恩,开示门户,大义炳然,而否德暗弱,窃贪遗绪,俯仰累纪,未率大教。天威既震,人鬼归能之数,怖骇王师,神武所次,敢不革面,顺以从命!辄敕群帅投戈释甲,官府努藏一无所毁。百姓布野,余粮栖亩,以俟后来之惠,全元元[3]之命。伏惟大魏布德施化,宰辅伊、周,含覆藏疾。谨遣私署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驸马都尉邓良奉赍印绶,请命告诚,敬输忠款,存亡敕赐,惟所裁之。舆榇在近,不复缕陈。”

【注释】

[1]殂:去世。因为陈寿作《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所以刘备去世,不能用“薨”或“崩”。

[2]苒:时间逐渐逝去。

[3]元元:老百姓。

【译文】

后主名禅,字公嗣,先主刘备之子。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20),先主当了汉中王,立刘禅为王太子。待先主登上皇位后,便册封刘禅说:“章武元年(221)五月十二日,皇帝诏示:太子刘禅,我遭际汉室国运艰难,奸臣窃位篡权,国家无主掌管,有识之士及文武百官认为上天已有明示,要我承续汉王朝之正统。现在册立刘禅为皇太子,继承王位,安定社稷。特委派使持节丞相诸葛亮授予印绶,切望太子敬聆师傅教诲,每行一事都要体现出尊君、敬师、爱友这三种美德,可要自勉努力啊!”章武三年(223)夏四月,先主病逝于永安宫。五月,后主继承皇位,在成都称帝,时年17岁。尊封先皇皇后为皇太后。大赦天下,改换年号。这一年为魏文帝黄初四年。

……景耀六年(263)夏,魏国大举进兵,魏主命令征西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钟会、雍州刺史诸葛绪分兵数路攻打蜀国。后主于是调派左右车骑将军张翼、廖化、辅国大将军董厥等前去抗击。后主大赦天下,改年号为炎兴。冬天,邓艾击败驻守绵竹的蜀卫将军诸葛瞻。后主接受光禄大夫谯周的建议,向邓艾投降。

上降书说:“因遭江、汉二水所阻,相遇水远山高,凭据狭小蜀地,负隅反抗,逆天运犯天威,随着岁月推移而渐与京都隔绝于万里之域。每每忆及黄初年间,魏文皇帝派遣虎牙将军鲜于辅来蜀,宣示言辞温诚之诏,申明三善之恩,广开归顺之门,大义炳然,而鄙人德行低劣、不明大体,贪受先人所创的微薄功业,挣扎抗拒多年,不服国家教化。天威既经震怒,人鬼顺归有时,恐惧天朝雄师,神威所到之处,怎敢不革面洗心,顺从天命!现即谕令各军将领抛戈解甲,官府国库一丝不毁,百姓列队郊野,所有粮食留于田地,以待天朝赐惠,保全百姓生命。俯首思虑大魏广布仁德普施圣教,有伊尹、周公那样的贤相良臣辅佐,恩泽广被天下。谨派属员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驸马都尉邓良奉交印绶,恭请指命,献忠输诚,存亡生杀,全凭将军裁决。在下即将载棺材前来请罪,余不赘述。”

【原文】

是日,北地王谌伤国之亡,先杀妻子,次以自杀。绍、良与艾相遇于雒县。艾得书,大喜,即报书,遣绍、良先还。艾至城北,后主舆榇[4]自缚,诣军垒门。艾解缚焚榇,延请相见。因承制拜后主为骠骑将军。诸围守悉被后主敕,然后降下。艾使后主止其故宫,身往造焉。资严未发,明年春正月,艾见收。钟会自涪至成都作乱。会既死,蜀中军众钞略,死丧狼籍,数日乃安集。

后主举家东迁,既至洛阳,策命之曰:“惟景元五年三月丁亥。皇帝临轩,使太常嘉命刘禅为安乐县公。于戏,其进听朕命!盖统天载物,以咸宁为大,光宅天下,以时雍为盛。故孕育群生者,君人之道也,乃顺承天者,坤元之义也。上下交畅,然后万物协和,庶类获乂。乃者汉氏失统,六合震扰。我太祖承运龙兴,弘济八极,是用应天顺民,抚有区夏。于时乃考因群杰虎争,九服不静,乘间阻远,保据庸蜀,遂使西隅殊封,方外壅[5]隔。自是以来,干戈不戢,元元之民,不得保安其性,几将五纪。朕永惟祖考遗志,思在绥缉四海,率土同轨,故爰整六师,耀威梁、益。公恢崇德度,深秉大正,不惮屈身委质,以爱民全国为贵,降心回虑,应机豹变,履言思顺,以享左右无疆之休,岂不远欤!朕嘉与君公长飨显禄,用考咨前训,开国胙[6]土,率遵旧典,钖[7]兹玄牡,苴以白茅,永为魏藩辅,往钦哉!公其祗服朕命,克广德心,以终乃显烈。”食邑万户,赐绢万匹,奴婢百人,他物称是。子孙为三都尉封侯者五十余人。尚书令樊建、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秘书令郤正、殿中督张通并封列侯。公泰始七年薨于洛阳。

【注释】

[4]榇(chèn):棺材。

[5]壅(yōng):堵塞。

[6]胙(zuò):古代祭祀时供的肉。

[7]钖(yáng):马额头上的金属装饰物,马走动时发出声响。

【译文】

同日,北地王刘谌痛伤亡国之耻,先杀死妻子儿女,再自杀身亡。张绍、邓良与邓艾在雒县相见。邓艾接到蜀国的降书,十分高兴,当即回信答复,让张绍、邓良先回成都。邓艾抵达成都城北,后主绳索自缚、载着棺材前至魏军军营前门。邓艾替他解下绳缚,烧掉棺材,礼请入营相见。邓艾秉承魏主旨意,封后主为骠骑将军。蜀国各守城将领接到后主命令后,先后归降。邓艾允许后主仍居住在原来的宫中,自己还亲自前往拜访。邓艾因擅权任意行事,故于第二年春正月被拘捕。钟会自涪城进抵成都即谋反叛魏。钟会死后,蜀中军队到处烧杀抢掠,城中尸首狼籍,几天后才恢复安定。

后主举家东迁到洛阳,魏主册封他道:“景元五年(264)三月十七日,皇帝临朝,令太常赐封刘禅为安乐县公。呜呼,刘禅请上前听朕旨令:治理国家,以安宁为大。统治天下,以和平为先,是故庇护抚育众生,乃做君主之准则,顺应天命,是为《周易》‘坤元’之意。上下通畅不隔,然后万物协调和洽,各种物类得到治理。从前汉王室丧失纲纪,天下震荡混乱。我太祖皇帝顺承天命,挽救天下,上应天时,下顺民意,以此拥有华夏大地。当时你的父亲乘群雄虎争、国家动荡之机,借助路遥道险,占有了川蜀之地,致使西部边陲脱离中央,与中原隔绝。自此而降,战火不息,黎民百姓不能保全性命,如此已近五十年。朕一直牢记我祖上遗愿,志在安定天下,统一域内,故此整治六军,用武力收复梁、益二州。你气度恢弘品德高尚,能够深明大义,不耻屈身降附,而以爱护百姓保全国家为上,顺应潮流,适时知变,信约守义,衷心归顺,为自己争得千秋万世的声誉,不失明智!朕嘉赐你永享优厚俸禄,以参照古人的规矩,着你享有封地、建立藩国,遵奉前代典制,赏赐你用黑色公牛祭祀祖庙,以白茅包土,永远成为大魏的藩属,须多敬重啊!你要恭顺地服从朕的命令,发扬自己的仁德之心,以修成自己的功名事业。”后主受赐万户封地、万匹绢帛、一百多名奴婢,以及很多的其他物品。后主的后代担任都尉的有三人、封侯者有五十余人。原蜀国的尚书令樊建、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秘书令郤正、殿中督张通都被封为列侯。晋武帝泰始七年(271),蜀后主在洛阳去世。

更多有关“《三国志·后主传》译文与赏析”的文章请阅读 » 《文学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