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成语词典 阅读写作» 古诗词网» 发布人:古诗词网(馨月老师) 发布时间 2024-1-24 13:08:08

本文讲解成语《声名狼藉》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相关的内容,具体如下:

成语《声名狼藉》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声名狼藉:shēng míng láng jí

词源:《史记·蒙恬列传》:“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词由:秦始皇有两个宠信的大臣:蒙恬和他的弟弟蒙毅。秦始皇驾崩后,其幼子胡亥即位。由于胡亥年幼无知,不辨忠奸,听信了李斯、赵高的谗言,将蒙毅赐死。蒙毅接到胡亥赐死的圣旨后,仍以国事为重,流着眼泪上书劝谏胡亥。他列举了一系列杀害忠臣的暴君:用三位忠臣殉葬的秦穆公,杀大将白起的秦昭襄王,杀国家栋梁伍奢的楚平王,杀伍子胥导致亡国的吴王夫差,并进而指出这些君主由于妄杀忠臣良将而遭到了天下人的谩骂,名声极坏。希望胡亥能接受历史的教训,引为戒鉴。可是,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胡亥一句也听不进,还是杀了蒙毅。不久,蒙恬也被逼自杀了。

词义:恶名昭著或名誉扫地。声名:即名声;狼藉:狼群常藉草而卧,卧后起来,就把草踏乱以灭其踪迹,后用来形容散乱,引申为破败得不可收拾。亦作“声名扫地”。

书证: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十三回:“因汪太史平日声名狼藉,最不见重于官场,目前新督帅参劾劣绅十七名,实以汪某居首。”老舍《神拳》第三幕第三场:“别等声名扫地,无可收拾!”

更多有关“成语《声名狼藉》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的文章请阅读 » 《成语词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