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成语词典 阅读写作» 古诗词网» 发布人:古诗词网(馨月老师) 发布时间 2024-1-24 23:02:09

本文讲解成语《登堂入室》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相关的内容,具体如下:

成语《登堂入室》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登堂入室:dēng táng rù shì

词源: 《论语·先进》:“子曰:‘由之瑟, 奚为於丘之门?’ 门人不敬子路, 子曰:‘由也升堂矣, 未入于室也。’”

词由: 孔夫子办教育, 颇注意全面发展。即他不仅教学生诵读诗书,还让他们学礼学音乐。孔子本人就是个喜欢唱、懂音乐的人。有一次,他听了学生子路的弹瑟后, 指出子路弹奏的曲调很不见和平, 发出的是杀伐时刚勇的声音, 而且这声响跑到人家的门里了。后来, 那看门人听了孔子的评论, 就不敬重子路了。孔子于是又向门人说:“子路的学问已是不差的了, 犹如一个人已经走到了大堂之上, 只是还未曾步入内室而已。”

词义: 登上厅堂,进入了内室。堂、室:古代的宫室,常常前面是厅堂,后面是内室。比喻学业、技艺的造诣很高。原作“升堂入室”。

书证: 《汉书·艺文志》:“如孔氏之门人用赋也, 则贾谊登堂,(司马)相如入室矣。” 《三国志·魏志·管宁传》: “游志六艺, 升堂入室, 究其阃奥。”宋·吴炯《五总志》:“如徐师川、余荀龙、洪玉父昆弟、欧阳元老, 皆黄 (黄庭坚) 门登堂入室者, 实自足以名家。”

更多有关“成语《登堂入室》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的文章请阅读 » 《成语词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