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文学精选 阅读写作» 古诗词网» 发布人:古诗词网(馨月老师) 发布时间 2024-1-29 15:12:12

本文讲解《唐五代文学·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原文、赏析、鉴赏相关的内容,具体如下:

《唐五代文学·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原文、赏析、鉴赏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2〕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3〕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4〕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5〕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6〕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7〕

〔1〕这首诗是张若虚的代表作。《春江花月夜》是南朝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作者利用旧题和传统题材,创作了这首远远超越前人的千古名篇,闻一多《唐诗杂论》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市)人。曾任兖州兵曹参军。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开元初名扬京师,其余生平事迹不可考。诗作多佚,《全唐诗》录存二首。

〔2〕“春江”四句:写江水接连大海,春潮上涨,与大海相平,一轮明月与海潮同时出现;月光照耀波光滟滟的万里无际的江海,作者想象天下的春江都被明月照耀着。滟滟,波光闪闪又水盛溢满貌。

[3]“江流”四句:写春夜的花。江水曲折绕过芳香四溢的原野(芳甸),月光照耀花林,像飘洒了一层雪珠(霰),天空月色像白霜低缓地流动,沙洲的白沙与月色一样已看不分明。汀,沙洲。

[4]“江天”八句:写江天一色十分明净,只有一轮皎洁的明月在空中,作者设问:是什么人最初在江边看见明月?江上明月最初又是在何年照见人呢?对这个有关天地开辟和人类起源的大问题,自然无人能作回答,作者慨叹说,人类历史无穷尽,江月也年年一个样,不知道江月等待什么人,只见长江把流水送往大海。“只相似”一本作“望相似”。这八句是第二段。《面庵说唐诗》点评说:“前八句使人火热,此处八句又使人冰冷,然不冰冷则不见火热,此才子弄笔跌宕处。”这里说的“冰冷”,指作者从良辰美景中进入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索。

[5]“白云一片”八句:由景入情,由情写人。前四句写游子,不胜愁苦,白云悠悠而去,长着青枫的渡口,今夜那一叶扁舟上漂泊的是谁家的游子,什么地方明月楼上的女儿正在想他呢。下四句写对思妇的怜惜同情,楼上月亮徘徊不去,正照着“离人”(思妇)的妆镜,她哪有心思妆扮呢,她想用窗帘卷它,卷不去;想用砧捣衣把思绪抹掉,可是相思还来。青枫浦,泛指渡口。明月楼,泛指月光照射的妇女住所。玉户,形容住室门窗华美。

[6]“此时相望”八句:写明月楼上思妇的心理活动。她想丈夫也在远方望月,二人同望一轮月却不能交谈,月光能照着丈夫,她希望跟着月光到丈夫身边;但是鸿雁能远飞,月光却不能把人载过去,鱼、龙也只能在水中跳跃,激起涟漪罢了。鱼沉雁杳,音讯难通。她想起昨夜梦见池塘里的落花,春天去了一半,他还未回家,江水流逝青春将尽,映在江上和池塘的月儿已经西斜。潭,池塘;闲潭,指足迹长久不至的园中池塘。春,指春日,也象征青春。《唐诗选》曰:“绮回曲折,转入闺思,言愈委婉轻妙。”《唐诗别裁》也说:“写思妇怅望之情,曲折三致,题中五字(春、江、花、月、夜)安放自然。”

[7]“斜月沉沉”四句:说让斜月隐入到大海的雾中去吧,从渤海到潇湘,路途遥远,多少夫妇分隔南北,究竟有几个人能够踏月归来呢?只见江上树上落月的余辉摇动着离情别绪。藏海雾,意为隐藏于海雾。碣石,山名,在渤海边,原在河北昌黎县,现沉入海。潇湘,水名,在湖南省。

本篇拟乐府旧题,描写春江花月夜的美妙景色,宛如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长卷,抒发了淡淡的人生哀愁和两性间缠绵的相思深情,并且升华到对人生哲理和宇宙奥秘的探求;情、景、理交融,构造了一个美妙的、具有空灵色彩的、内涵深厚的艺术境界,表现了对青春的珍惜和对完美人生的向往。虽有哀伤,但不失对幸福的追求;虽有迷惘,仍充满对生活的珍爱。诗人从月光生发,描绘了明月升起、高悬、西斜、沉落的全过程,细腻地刻画不断变化的画面和思绪,扣紧春、江、花、月、夜五字逐层铺展,或转入遐思,写得情文相生。全诗三十六句,凡九解,四句一转韵,平仄交替,构成一种宛转流利、回旋起伏又滔滔不绝的气势。

作者于开元初年与贺知章齐名,时为盛唐之初,就本篇而言,“详其体制,初唐无疑。”(胡应麟《诗薮》)文学史家一般都把本篇列为初唐歌行体的名作。王闿运谈本篇在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曲尽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湘绮楼论唐诗》)

更多有关“《唐五代文学·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原文、赏析、鉴赏”的文章请阅读 » 《文学精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