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作品简析 传统经典» 古诗词网» 发布人:古诗词网(馨月老师) 发布时间 2024-5-16 13:35:11

本文讲解《重逢调》作品简析与读后感相关的内容,具体如下:

《重逢调》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傈僳族叙事长诗。这首长诗在云南省怒江流域的傈僳族人民中流传。傈僳族民歌种类很多,《重逢调》是属于傈僳语称为“含曲花偶”这种类型的民间长篇诗歌。全诗1400行。首次发表在1962年第一期《民间文学》上。1962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重逢调》的单行本,1981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又将《重逢调》与《逃婚调》、《生产调》三首长诗合集出版。

“含曲花偶”的意思就是找旧情人的歌,也被称作不安分的歌,害羞的歌。长诗叙述了一对男女青年的悲剧。在奴隶社会,傈僳族实行罪恶的婚以牛聘的制度,这对热恋中的少男少女由于包办买卖婚姻而被迫离散了。男的做奴隶、当背夫、修路,过的是“水牛鼻子上比我多一条铁链,我比水牛腰上多一块麻片”的悲惨生活。他飘泊流落整整10年,当他用“鲜血换来做聘礼的牛,用骨髓换来了贝珠”返回家乡要与心上的人团聚时,姑娘已经被要了聘礼的父母嫁给了他人:“把我换了五头黄牛啊,我像黄牛一样地过活了,把我换了三件土蓝布啊,我从此穿不上衣服了”。女主人公过着忍饥耐苦、挨打挨骂的黄连日子。当这对饱尝生活的艰辛,倍受命运折磨的情侣相见时,青春的热情已化为离散的痛苦,纯真的情感已化为悲愤的控诉,作品通过诗体对话形式,生动细腻地描绘了男女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活动,以带血的眼泪揭露了旧婚姻制度的罪恶。

这首长诗把炽热的情感贯注在对生活的叙述中,叙述语言用了大量的比喻,是一幅背影广阔的傈僳族的风情画。

更多有关“《重逢调》作品简析与读后感”的文章请阅读 » 《作品简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