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作品简析 传统经典» 古诗词网» 发布人:古诗词网(馨月老师) 发布时间 2024-5-16 19:05:11

本文讲解《司马光集》作品简析与读后感相关的内容,具体如下:

《司马光集》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司马光的文集,据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可知有文集80卷,但未注明集子名称。《宋史·艺文志》也只笼统地著录“司马光集80卷”,同样没有写明集名。现存的80卷本司马光集共有两种,一为《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原系南宋绍兴年间刘峤所刻,现在所保存的为孝宗时的翻刻本;一为《传家集》,现所见者以明刊本为最早。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今属山西),宝元进士,神宗时为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当时神宗支持王安石行新法,而司马光从编纂《资治通鉴》的经验出发,提出祖宗之法不可变的信条,指责王安石“生事”、“争利”、“拒谏”,并提出离开中央政府到地方去任职,大有冰炭不同器之势。调任之后,仍在任职范围内坚持不懈地抵制新法。因而被认定是反对新法的旧党首领。人称“真宰相”、“司马相公”。崇宁二年,徽宗下令禁毁的一批元祐党人的著作,由于当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有着特殊的身份,而其他的文集似乎还未刊行,所以司马光文集不在禁书之列,但终不免一劫,于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被明令禁止。

在司马光80卷文集中,有一半以上是政治文件,包括章奏、表、论政的书信等,其中充分表现了他的政治主张。他对于宋代的社会形势早在王安石变法前,就有较清醒的认识。他在上疏中指出“今民既困矣,而仓廪府库又虚”、“上下偷安,不为远谋”,“此最国家之大患”。他对于民间的疾苦一直直言不讳,并希望有所补救的。更为可贵的是,他敢于责问皇帝“陛下何独不忍于目前之群臣,而忍之于天下之百姓乎?”对于解决上述危机的办法,他提出两条,一是统治阶级节省费用,二是用人得当。坚决不同意制定新法来解决。

更多有关“《司马光集》作品简析与读后感”的文章请阅读 » 《作品简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