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红楼梦诗词 诗词大全» 古诗词网» 发布人:古诗词网(馨月老师) 发布时间 2024-3-22 19:00:14

本文讲解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势败休云贵(第五回)》原文、注解、背景介绍、赏析相关的内容,具体如下:

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势败休云贵(第五回)

【原文】

势败休云贵①,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②,巧得遇恩人。

【注解】

①休:不要。

②济:周济。

【背景】

后面又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其后便是这首判词。

【赏析】

这一首判词说的是王熙凤的女儿巧姐。判词前面画的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这是暗示巧姐的最后结局是做一名勤苦操劳、艰辛度日的农妇。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是说贾府后来是“一败涂地”、“子孙流散”的,所以说“势败”、“家亡”。那时,任你出身显贵也无济于事,骨肉亲人也翻脸不认——这当是指被她的“狠舅奸兄”卖于烟花巷。此两句正是对上层社会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慨叹。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是说原先刘姥姥进荣国府告艰难,王熙凤给了她二十两银子。后来贾家败落,巧姐遭难,幸亏有刘姥姥相救,所以说她是巧姐的恩人。倒是刘姥姥这个穷老太婆,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涌泉以报,使人感到人性善良的一面。

巧姐是王熙凤的独生女,从锦衣玉食的公府千金,沦为喂猪打狗的农妇,这是多么大的变化!在作者看来,这也是命运的戏弄。“偶”,贾府本不存心济贫,凤姐更惯于搜刮聚敛,对刘姥姥不过是偶施小恩小惠而已。“巧”,语意双关,是凑巧,同时也指巧姐。有人根据甄士隐《好了歌注》里“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的提示,推测巧姐要被卖到妓院为娼,后被刘姥姥救出,同刘姥姥的外孙板儿结为夫妇。这个推测从书中可以找到根据。第四十一回写巧姐和板儿交换柚子和佛手的情节,很可能是预示他们未来的关系。板儿是农家孩子,将来无疑是农民,嫁给他才能纺线织布。脂批也说刘姥姥“有忍耻之心,故后有招大姐事”(甲戌本第六回),又说巧姐与板儿有“缘”(庚辰本第四十一回),当是指他们后来结成夫妻,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高鹗续书则写巧姐嫁给了一个“家财巨万,良田千顷”的姓周的大地主家做媳妇,把“荒村野店”写成了地主庄院,这是于诗于画都难以说通的。

【链接】

《红楼梦》主要人物性格分析之贾巧姐

金陵十二钗之十,贾琏与王熙凤的女儿。因生在七月初七,刘姥姥给她取名为“巧姐”。在贾府败落后,王仁和贾芸要把她卖与藩王作使女。在紧急关头,幸亏刘姥姥相救,把她带去乡下,根据曹雪芹前80回的隐晦预言以及金陵十二钗判词,将来嫁给了刘姥姥的孙儿板儿成为村姑。

更多有关“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势败休云贵(第五回)》原文、注解、背景介绍、赏析”的文章请阅读 » 《红楼梦诗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