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名作简析 阅读写作» 古诗词网» 发布人:古诗词网(馨月老师) 发布时间 2024-1-27 18:48:11

本文讲解国建谡《牵骆驼的人》当代文学作品赏析相关的内容,具体如下:

作者:国建谡

短篇小说。作者从维熙。这篇小说最初发表于《人民文学》1988年第5期,后被《小说月报》1988年第7期转载。在抗美援朝战略撤退中,洪德章所在的后勤部队被敌人包围,大部分战士被俘,洪德章在昏迷中也成了俘虏。在战俘营中,他表现得很坚强,曾两次逃跑都被抓回。后来,敌人把他麻醉以后,在他的胳膊上深深地刺上了“反共到底”四个字。清醒后,他以绝食一周来表示自己的愤怒,后来,又让战友用石片“刮骨疗毒”,也没把字刮去。中美双方交换战俘,洪德章选择了走“北门”,回到祖国;而曾挨过他两记耳光的软骨头译电员李广廉则走“南门”到了美国。为此,洪德章狠狠地在他的手上咬了一口。回国后,尽管洪德章百般辩解,但还是被下放到实际上是劳改场的荒沙滩上分石头。在采石厂,洪德章成了会说话的哑巴,患难之中,他与一个苦命的真哑巴结为夫妻。这是一个国民党排长的弃妇,成份不好,但一心疼爱洪德章,是洪德章唯一的亲人。胳膊上的字成了洪德章的巨大耻辱,也给他带来极大的灾难。在如蒸如烤的河滩上挖石十几年,他从不穿无袖的衣服,哑女人还专门在袖口上给他钉了钮扣。可他仍不放心,1963年风声紧的时候,他咬牙用红火炭烫掉了胳膊上的“反”字,苏醒后又硬逼哑女人烫去了“共”字。不久,红卫兵冲进大漠,对洪德章百般折磨,扬言要断他手臂;哑女人舍命骗走红卫兵,她自己却失去了五指。落实了政策以后,洪德章成了大漠赶骆驼的人。他靠牵骆驼挣钱糊口,也靠牵骆驼挣的钱安葬了哑女人。他在骆驼屁股上烫上了“洪德章”三个字,与老骆驼相依为命。一次,在去张家口赶脚时,他与骆驼一起被一群外宾拉了作摄影的背景,因此得到了一张牵驼人的“职业肖像”和十美元报酬。这次不平常的遭遇给洪德章带来了新的“招财进宝发家”的希望。于是,他在三月三庙会便牵了骆驼,希望再次有洋人光顾。果然,一群洋人和华侨租用了他的骆驼,并依次交钱拍照。当洪德章听到“李广廉先生”的名字,并从他手上的伤痕上认出这正是当年走“南门”的战俘小白脸译电员时,洪德章惊呆了。这时,李广廉也从骆驼屁股上看到了“洪德章”的名字,但是,洪德章怎么也不肯承认那是自己。李先生走了,洪德章却瘫倒了,刚到手的道具钱也被小偷偷个精光。《牵骆驼的人》取材独特,它通过志愿军战俘两条道路的不同选择及其不同结局所形成的巨大反差,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现实内容;同时,也通过洪德章坎坷的生活经历,向人们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思想风貌。小说以两条线索结构全篇,虚实相生,推动情节发展,构思非常精巧。作品语言老辣简练,描绘大漠风情意境开阔深远,感情真挚,表达自然。

更多有关“国建谡《牵骆驼的人》当代文学作品赏析”的文章请阅读 » 《名作简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