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春日田园杂兴十二首_骑吹东来里巷喧【中吕】满庭芳_看岳王传披鹊桥仙(平国弟生日)【越调】凭阑人 赠吴国良张叔卿的古诗词山坡羊·长安怀古送延陵张宰送柳宜城葬踏莎行·元夕送羊振文先辈往桂阳归觐_桂阳新命下应天长_一钩初月临曲江忆元九碧涧寺见元九侍御和展上人诗有三生之句因以和卫气第三十一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官忆秦娥(西湖)咏梅子真送郭先辈寿春进祝圣七首·守在四夷万山潭作送宇文文府赴行在向子諲简介初赴期集念奴娇·闹红一舸听流人水调子北风行夜下征虏亭夜调琴忆崔少卿升山寺陪封大夫宴瀚海亭纳凉(得时字)送苏主簿赴偃师送王十一郎游剡中灞上秋居登新平楼寿阳王花烛(一作宋之问诗)资治通鉴第九十一卷司马季主论卜垂柳_垂柳碧鬅茸遇刘五路傍草灞上感别大梁送友人东游曲池陪宴即事上窦中丞山中寡妇(一作时世行)观藏冰玉楼春_小桃破尽风延福里秋怀甘泉诗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敷水卢校书送郑员外入茅山居不日有曀六月莎鸡振羽敝予又改造兮九月在户愿言则嚏五月斯螽动股将仲子兮予所蓄租愠于群小终不可谖兮送子涉淇畜我不卒不如子之衣不可转也陟彼岵兮萚兮萚兮聊与子同归兮以望复关下土是冒行迈靡靡彼其之子今夕何夕泛彼柏舟被之僮僮行与子逝兮反是不思蒹葭苍苍日月其除秩秩德音二之日栗烈宴尔新婚兹之永叹在彼淇梁如三岁兮将叔勿狃新台有洒谁因谁极齐侯之子既诒我肄二三其德俎豆终难合诗书强欲明斯文吾已试深恐误诸生久爱闲居乐兹行恐遂不上官容碌碌饱食更悠悠枕畔书成癖湖边柳散愁晏几道卢储李观鲜于必仁欧阳炯汤式孔绍安崔庸管鉴兰楚芳尉缭一分儿崔铉李建陈敷谢薖蔡楠韦鼎尹廷高宋子侯灵澈赵蕃于頔张濯梁献徐坚张臬萧嵩骆浚于志宁
兹行恐遂不 > 诗句 > 古诗词
“兹行恐遂不”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兹行恐遂不

诗句“兹行恐遂不”出自:

出自 宋代 苏辙 的《初到陈州二首》

《初到陈州二首》

宋代 苏辙

谋拙身无向,归田久未成。

来陈为懒计,传道愧虚名。

俎豆终难合,诗书强欲明。

斯文吾已试,深恐误诸生。

久爱闲居乐,兹行恐遂不

上官容碌碌,饱食更悠悠。

枕畔书成癖,湖边柳散愁。

疏慵愧韩子,文字化潮州。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chū dào chén zhōu èr shǒu

初到陈州二首

móu zhuō shēn wú xiàng, guī tián jiǔ wèi chéng.

谋拙身无向,归田久未成。

lái chén wèi lǎn jì, chuán dào kuì xū míng.

来陈为懒计,传道愧虚名。

zǔ dòu zhōng nán hé, shī shū qiáng yù míng.

俎豆终难合,诗书强欲明。

sī wén wú yǐ shì, shēn kǒng wù zhū shēng.

斯文吾已试,深恐误诸生。

jiǔ ài xián jū lè, zī xíng kǒng suì bù.

久爱闲居乐,兹行恐遂不。

shàng guān róng lù lù, bǎo shí gèng yōu yōu.

上官容碌碌,饱食更悠悠。

zhěn pàn shū chéng pǐ, hú biān liǔ sàn chóu.

枕畔书成癖,湖边柳散愁。

shū yōng kuì hán zi, wén zì huà cháo zhōu.

疏慵愧韩子,文字化潮州。

下面是“兹行恐遂不”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兹辰放鹢初,行常乘青竹。恐被神明哭,遂求及亲禄。不报主人恩。

兹岑信灵异,行当献天子。恐触天柱折,遂命大司乐。不爱延康里。

兹辰贺丰岁,行人何处归。恐夺可怜名,遂登最高顶。不悲焚烧苦。

兹辰日在庚,行间识吕蒙。恐非平生魂,遂凌鸾凤群。不报水齐檐。

兹辰是丰岁,行人为裴回。恐夺可怜名,遂通斯建瓴。不爱珪组绁。

兹辰日在庚,行纪添新梦。恐动非自主,遂入深深坞。不悲君不荣。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苏辙的诗句“兹行恐遂不”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兹行恐遂不”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兹行恐遂不”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