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慕容先生的投稿,主要围绕从司马氏灭吴说开去撰文,我们一起来欣赏下。公元二八零年,这一年是东吴天纪四年,同时也是西晋咸宁六年。西晋杜预、王浚、贾充等攻灭吴国,东吴末帝孙皓面缚出降,被送到帝京洛阳,晋武帝司马炎封其为归命侯。从公元二二零年魏文帝曹丕称帝到东吴灭国共六十一年,混乱的三国时代结束了。一个大统一的时代将会来临,或者像秦朝那样二世而亡,或者像两汉那样传二十四世或者更多,又或者像东汉末年那样再来次大混战。

    无奈“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理论在这时似乎站不住脚了。西晋立国共五十二年,然而从二八零年灭吴到三零四年刘渊称汉王、李雄称成都王的十六国开幕,西晋名义上的统一只有短短的二十五年,这二十五年中,光是自然灾害不算,“八王之乱”更是让这个刚刚统一的王朝摇摇欲坠。

    西晋的四个皇帝中,晋武帝在五十五岁死去(估计是精尽而亡),白痴皇帝晋惠帝被毒死,晋怀帝、晋愍帝被俘虏杀害。其他的司马氏宗族更是被诛杀干净,而唯一的司马氏远支琅琊王司马睿南逃到建康称帝,可是疆土已经到了淮河南岸,北方在接下来的二百七十二年间一直主要是由少数民族政权割据,虽然有过几次北伐,最后却都无功而返。

    东晋是个奇异的政权,北方几乎战乱不断,可东晋基本没受到什么影响。这个政权首次在中国实行了后世所谓的“君主立宪制度”,因为大权总是在权臣的手里,而且权臣不止一个,而且它还开创了武将登级并且诛杀前朝废帝的传统。南朝在不断地转换当权者的同时确立了佛教的地位,“南朝四百八十寺”看来并不是虚话。梁武帝萧衍两次入佛寺出家,大臣不得不用免身钱将他赎出,这个靠推翻同族而信佛的皇帝最后却轻信羯族残余侯景的投诚而被围困金陵城中活活饿死。

    而于三八六年建立的北魏,逐渐剪灭诸割据势力,最后统一北方。北朝也是笃信佛教,并且开凿石窟,敦煌的莫高窟,洛阳的龙门石窟。早在东晋末期,西游印度的高僧法显就在青州的长广郡(现在的青岛)登陆,说明那时青州已经是著名的东部佛教中心。然而在佛教寺院大举兴盛之时,也往往侵犯了统治者的利益,这时统治者就会采取强制措施。于是历史上有了四次所谓的“三武一宗”灭佛事件,而在北朝就有过两次。
相对于南朝的偃武修文,北朝父子相残,兄弟互弑的事情屡见不鲜。北周灭了北齐,就要南下攻南陈的时候,周武帝宇文邕死去了。外戚随国公杨坚逐渐掌握军政大权,于五八一年把他的亲外孙拉下龙椅,自己黄袍加身当了皇帝。就在前一天,他的妻子独孤皇后入宫觐见自己的亲生女儿杨太后的时候,还要向其行跪拜之礼。结果仅过了一天,原本的杨太后就要向自己的母亲跪拜了。而自己的儿子,不久也被坚持斩草除根原则的杨坚杀死。

    过了八年,杨坚终于派军南下,大军压境,陈后主还在笙歌艳舞中流连忘返。隋军打进宫城,陈后主才领着两个爱妃仓皇逃窜,最后躲于一口枯井之中,被隋军擒获。那口枯井也有了个美名——胭脂井。陈后主没有受到孙皓的待遇,也被隋文帝杨坚斩草除根了,而且给他上了谥号“炀”。

    可笑的是历史上的皇帝当中,一共有三个皇帝上谥号为'“炀”,而且都不得善终,跟杨坚有关的就有两个,一个是陈后主陈叔宝,另一个是他指定的继承人杨广。五八一年,杨广在江都被宇文化及缢死,可笑的是杨广的父亲先取代了北周,而这一次他要为北周宇文氏埋单了,连带着自己的身死跟国灭,唐朝也把“炀”这个谥号封给了他。

    当初杨坚建国的时候,由于在北周封随国公,他嫌随这个字带个走之儿,于是便去走之儿,定国号为隋。然而任谁也没想到的是,没了走之儿的隋比有走之儿的走的还快,隋朝仅立国三十八年就亡国了,比西晋还短。隋文帝杨坚结束了大分裂时代,为唐朝的统一稳定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隋末唐初依然诸势力割据,但不久就被李渊父子剪灭。以上就是从司马氏灭吴说开去的全部内容,感谢慕容先生的投稿,同时希望先生能带给古诗词网的网友更多更好的作品。

本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诗情画意 [ http://www.gushici5.com/blog/ ]
需保留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gushici5.com/blog/20070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