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蓦山溪_江天雪意,谒金门_烟水阔。夜汤问周公旦简介江南杂体二首谢逸的古诗词石季伦金谷园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古鉴九日陪樊尚书龙山宴集摊破木兰花(二之二)菩萨蛮_凝羞隔水抛久滞越中,贻谢南池、会稽贺少府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和崔正谏登秋日早朝浣溪沙(松斋夜雨留客,戏追往事)【中吕】朝天子 西湖入桂渚次砂牛石穴满江红(寿韩思机)雨中听琴者弹别鹤操卢言的古诗词灵宝县西侧津遇冲和先生折杨枝寒食_寒食江村路陈继儒简介柏学士茅屋送梁拾遗肃归朝赠道者_独住神仙境和程刑部三首·公会亭九日登高_诗家九日怜鄂渚除夜书怀湖南曲(一作古意)虚池驿题屏风朝中措_晚妆慵理瑞庾楼晓望_独凭朱槛亦段克己简介寄考功王员外郭家溪亭女冠子_星高月午,水龙吟(夷陵雪作)水调歌头(甲寅寿刘舍人)秦攻邯郸最高楼(乡老十人皆年八十,淳熙丁酉三月十九日,作庆新丰主人谢宣州崔相公赐马明诗第六青石-激忠烈也春愁_春物与愁客桂枝香_三年海国,缟衣茹藘虽则如荼肃肃宵征子曰何其绿兮衣兮悠悠苍天日之夕矣人而无仪其旧如之何其仪一兮见此良人维鸠盈之狐裘在堂葛之覃兮八月萑苇投我以木李子兴视夜爰求柔桑既见君子十亩之外兮舍旃舍旃好乐无荒女执懿筐行人彭彭送我乎淇之上矣汉有游女无以我公归兮温其在邑比予于毒不出正兮与子偕臧旄丘之葛兮谁谓荼苦无以下体焉得谖草我征聿至愿言则怀何斯违斯野有蔓草首如飞蓬淡匀轻扫宫体梳妆文人谈笑舞燕歌云别有轻妙饮散玉炉烟袅洞房悄悄低语偏浓细看俱好昨夜分明李贞罗邺阿鲁威张聿魏知古魏元忠张继韩思复白行简张易之舒頔赵蕤叶法善崔宗之许稷陆游李士元易重韦济钱霖宋之问栖蟾令狐德棻郑义真毛滂袁去华荆浩张子容张可久王贞白
饮散玉炉烟袅 > 诗句 > 古诗词
“饮散玉炉烟袅”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饮散玉炉烟袅

诗句“饮散玉炉烟袅”出自:

出自 宋代 柳永 的《两同心(二之一·大石调)

《两同心(二之一·大石调)》

宋代 柳永

嫩脸修蛾,淡匀轻扫。

最爱学、宫体梳妆,偏能做、文人谈笑。

绮筵前。

舞燕歌云,别有轻妙。

饮散玉炉烟袅

洞房悄悄。

锦帐里、低语偏浓,银烛下、细看俱好。

那人人,昨夜分明,许伊偕老。

作者简介(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liǎng tóng xīn èr zhī yī dà shí diào

两同心(二之一·大石调)

nèn liǎn xiū é, dàn yún qīng sǎo.

嫩脸修蛾,淡匀轻扫。

zuì ài xué gōng tǐ shū zhuāng, piān néng zuò wén rén tán xiào.

最爱学、宫体梳妆,偏能做、文人谈笑。

qǐ yán qián.

绮筵前。

wǔ yàn gē yún, bié yǒu qīng miào.

舞燕歌云,别有轻妙。

yǐn sàn yù lú yān niǎo.

饮散玉炉烟袅。

dòng fáng qiāo qiāo.

洞房悄悄。

jǐn zhàng lǐ dī yǔ piān nóng, yín zhú xià xì kàn jù hǎo.

锦帐里、低语偏浓,银烛下、细看俱好。

nà rén rén, zuó yè fēn míng, xǔ yī xié lǎo.

那人人,昨夜分明,许伊偕老。

下面是“饮散玉炉烟袅”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饮彼石下流,散诞时须酒。玉帛遍天下,炉峰期结跏。烟霭绕晴川,袅钗金燕软。

饮伴到倡家,散发风檐下。玉杯分湛露,炉烟枥橛粗。烟霭吴楚连,袅袅古堤边。

饮冰俾消渴,散漫复相和。玉杯分湛露,炉峰势转孤。烟波愁杀人,袅袅沉水烟。

饮罢闲无事,散尽空掉臂。玉案赤文字,炉中七返毕。烟霭共昏昏,袅袅长数寻。

饮败肺常渴,散发便迎客。玉杯挹赠郎,炉动绿凝铛。烟波愁杀人,袅袅持钓竿。

饮冰君命速,散彩疏群树。玉鞭打一百,炉因试火开。烟霭绕晴川,袅袅薰风软。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柳永的诗句“饮散玉炉烟袅”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饮散玉炉烟袅”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饮散玉炉烟袅”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