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冬夜即事竞渡诗(一作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新秦郡松树歌擢第后东归书怀,献座主吕侍御相见欢_东风吹尽江蝶恋花_日借轻黄珠西江月(七夕)游北山洞神宫送沈子福之江东元日有题菩萨蛮(霜天旅思)陈晔简介别裴九弟最高楼(寿黄宰七月十六日)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一卷张国宾简介西江月(桂州同僚饯别)和常秀才寄简归州郑使君借猿水调歌头_细数十年事西溪子_金缕翠钿浮禁中送任山人赐道士邓紫阳临江仙引(三之一·南吕调)题开元寺阁杂歌谣辞·临江王节士歌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酬慕容十一【仙吕】醉扶归_秃指甲十指送鄂州张别驾襄阳觐省忆秦娥(三之三)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宋·朱熹《论语·宪问》池上逐凉二首闻邻家理筝再游西郊渡偶题二首_劳劳千里身莺_羽毛特异诸木兰花慢(元夕后,春意盎然,颇动游兴,呈霅·川吟社辞主人绝句四首·放鹭鸶夜合花(和李浩季良牡丹)瑞鹤仙(赋红梅)郴口又赠二首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_西京上相出杂曲歌辞·竹枝_瞿塘峡口冷烟低醉中归盩厔玉楼宴酬舒公见寄木兰歌意难忘_额粉宫黄。逢张十八员外籍颠倒思予虺虺其雷子之丰兮谁谓宋远鼓瑟鼓琴求之不得修我矛戟谓我心忧桧楫松舟维鸠盈之子之清扬新台有泚婉兮娈兮饮酒之饫匪女之为美风其吹女必河之鲤歌以讯之死则同穴遄臻于卫二之日栗烈执辔如组一之日觱发驾言出游百岁之后敝笱在梁言秣其马慆慆不归六辔既均四牡孔阜王姬之车零露瀼瀼谓之何哉八月剥枣日月其慆陟彼阿丘今也每食无余岂无他人颠之倒之自我不见马失应无折足忧不信请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颜萱裴潾宇文鼎李甘高明牛峤孙子裴度鲍令晖元希声任氏钱起崔邠家铉翁邵瑞彭蔡琰蒋涣韦承庆郑延玉卢贞李忱张立李穆崔珏沈廷瑞蒋维翰法振葛胜仲丁仙芝黄颇
试玉要烧三日满 > 诗句 > 古诗词
“试玉要烧三日满”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试玉要烧三日满

诗句“试玉要烧三日满”出自:

出自 唐代 白居易 的《放言五首·其三》

《放言五首·其三》

唐代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放言五首·其三》白居易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我送给你一种解决疑问的办法,这个办法不需龟甲,蓍草茎来占卜吉凶。

检验玉真假还需要烧满三天,辨别木材还要等七年以后。

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

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

注释

(1)放言:言论放肆,不受拘束的意思。

(2)君:您,这里指作者的好友元稹。

(3)法:办法,方法。

(4)决:决定,解决,判定。

(5)狐疑:狐性多疑,故用狐疑指犹豫不定。

(6)钻龟、祝蓍(shī):古人因迷信而占卜的方法,钻龟壳后看其裂纹占卜吉凶,或拿蓍草的茎占卜吉凶。这里是指求签问卜。蓍,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茎、叶可制香料。

(7)试:试验,检验。

(8)辨:辨别,鉴别。

(9)材:木材,这里指枕木和樟木。

(10)期:期限。

(11)篡(cuàn):篡位,臣子夺取君主的权位。

(12)向使:假如,如果,假使。

(13)便:就。

(14)复:又。

(15)周公:姬旦,周武王弟,成王的叔父。典故:成王年幼为王,周公摄政,管叔等人散布流言,说周公要害成王,于是周公躲避了起来。后来成王发现流言是假的,便迎接周公回来,平定了管叔等人的叛乱。

(16)王莽(mǎng):汉元帝皇后侄。典故:王莽在篡夺政权之前,为了收揽人心,常以谦恭退让示人,后来终于篡汉自立,改国号为“新”。

《放言五首·其三》白居易 古诗鉴赏

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它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就会把周公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诗人表示像他自己以及友人元稹这样受诬陷的人,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而应当多加保重,等待“试玉”、“辨材”期满,自然会澄清事实,辨明事伪。这是用诗的形式对他自身遭遇进行的总结。

在表现手法上,虽以议论为主,但行文却极为曲折,富有情味。“赠君一法决狐疑”,诗一开头就说要告诉人一个决狐疑的方法,而且很郑重,用了一个“赠”字,强调这个方法的宝贵,说明是经验之谈。这就紧紧抓住了读者。因在生活中不能做出判断的事是很多的,大家当然希望知道是怎样的一种方法。“不用钻龟与祝蓍”。先说不用什么,而该用什么,却不径直说出。这就使诗歌有曲折、有波澜,对读者也更有吸引力。诗的第二、三句才把这个方法委婉地介绍出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很简单,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比较,事物的本来面目终会呈现出来的。

以上是从正面说明这个方法的正确性,然后掉转笔锋,再从反面说明:“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如果不用这种方法去识别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对周公和王莽的评价,就是例子。周公在铺佐成王的时期,某些人曾经怀疑他有篡权的野心,但历史证明他对成王一片赤诚,他忠心耿耿是真,说他篡权则是假。王莽在未取代汉朝政权时,假装谦恭,曾经迷惑了一些人;《汉书》说他“爵位愈尊,节操愈谦”。但历史证明他的“谦恭”是伪,代汉自立才是他的真面目。“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这是全篇的关键句。“决狐疑”的目的是分辨真伪。真伪分清了,狐疑自然就没有了。如果过早地下结论,不用时间来考验,就容易为一时表面现象所蒙蔽,不辨真伪,冤屈好人。

诗的意思极为明确,出语却曲折委婉。从正面、反面叙说“决狐疑”之“法”,都没有径直点破。前者举出“试玉”、“辨材”两个例子,后者举出周公、王莽两个例子,让读者思而得之。这些例子,既是论点,又是论据。寓哲理于形象之中,以具体事物表现普遍规律,小中见大,耐人寻思。其以七言律诗的形式,表达一种深刻的哲理,令读者思之有理,读之有味。

《放言五首·其三》白居易 古诗创作背景

公元810年(元和五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来表示他的心情:“死是老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两回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过了五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时元稹已转任通州司马,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在贬官途中,风吹浪激,感慨万千,也写下五首《放言》诗来奉和。此诗为第三首。

fàng yán wǔ shǒu qí sān

放言五首·其三

zèng jūn yī fǎ jué hú yí, bù yòng zuān guī yǔ zhù shī.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shì yù yào shāo sān rì mǎn, biàn cái xū dài qī nián qī.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zhōu gōng kǒng jù liú yán rì, wáng mǎng qiān gōng wèi cuàn shí.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xiàng shǐ dāng chū shēn biàn sǐ, yī shēng zhēn wěi fù shéi zhī?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下面是“试玉要烧三日满”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试登山岳高,玉关寒气早。要路风波险,烧畬度地偏。三百六十日,日出天须霁。满壁画瀛州。

试鞍新白马,玉节朝天罢。要路多险艰,烧畬度地偏。三杯蓝尾酒,日夜东西流。满城谁不重。

试从古人愿,玉阶澹澹寒。要果逡巡种,烧栏复照空。三杯便回桡,日昏闻怪鸟。满朝吟五字。

试笔秋毫劲,玉漏昼还清。要非心所亲,烧成阳内阴。三杯蓝尾酒,日夕常安流。满城怜傲吏。

试待盘涡歇,玉壶知素结。要荒圣德传,烧金得紫烟。三版顺风船,日堕历阳川。满壁画瀛州。

试摆蓬壶涡,玉树已寂寞。要害有新城,烧香过一生。三杯便回桡,日暮行人少。满城嚬翠蛾。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白居易的诗句“试玉要烧三日满”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试玉要烧三日满”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试玉要烧三日满”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