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诗词名句 古籍 文言文 藏头诗
刘邦大传

您正在阅读著作:《刘邦大传
当前位置:古诗词网 > 刘邦大传 > 第六篇 彭城攻防

  萧何:“希望大王能在汉中先建立政权,招募贤人,并建立人民对王朝的信心;等完全稳定巴蜀后,再收服关中三秦统辖的地区,有这样的实力后,再来和项羽争夺天下。”
  
  历史上,中国人自称汉民族虽源自于刘邦日后建立的“大汉文明”,但刘邦以“汉”自称,却是在项羽和范增的压力下,相当心不甘、情不愿地接受下来的。刘邦被逼入汉中
  
  一听说被分封为汉王,刘邦立刻派人了解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地方。当知道巴、蜀、汉中的实情后,刘邦几乎是气疯了。
  
  项羽明明是故意整他!士可杀不可辱,况且身为诸侯者。因此,他决定和项羽一拚死活。军事将领周勃、灌婴、樊哙等全力反对,因为以实力评估,这是场完全没有胜算的战争。
  
  一向不太提意见的萧何,也提出强有力的相反看法:
  
  “在汉中建立王朝固然险恶,但总比平白地牺牲性命还好吧!”
  
  刘邦:“凭什么认为和项羽火拼一定是牺牲呢?”
  
  萧何:“很明显的,我们的力量不如他们啊!这样去拚战,是百战百败的,不是平白牺牲又是什么?”
  
  “能够承受一人给予的大耻辱,却建立了万乘之国,这样的典范。微臣希望大王能在汉中先建立政权,招募贤人,并建立人民对王朝的信心;等完全稳定巴蜀后,再反过来收服关中的三个秦将统辖的国度,有这样的实力后,才再来和项羽争夺天下。”
  
  其实,刘邦也不过讲讲气话而已。他一向务实而冷静,连鸿门之辱都能忍过去了,自然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还去拚命。
  
  或许他只是想试试看部属们的反应也说不定,否则大家都不想去,他就要成为真正的“孤王”了。
  
  既然大家反对火拼,自然有责任一起到关中去受难。所以他很快同意了萧何的看法,宣布接受分封,准备远赴巴、蜀、汉中建立王国,并以萧何为丞相。
  
  接着刘邦也以汉王的身分,赐给客卿军师张良黄金百镒和珍珠宝物二斗,张良却完全转送给在鸿门宴中对刘邦尽了保护责任的项伯。刘邦另外还准备更多的礼物,令张良送去给项伯,希望他向项羽请求,将汉中盆地整个封给刘邦;而项伯也尽了这份努力,让项羽很快便批准了这项要求。
  
  夏四月,各诸侯分别离开咸阳,前往自己的封国。
  
  萧何月下追韩信
  
  为了弥补刘邦心中的不平衡,项羽再拨出三万多兵马,让他们跟随着刘邦的直属军团进入汉中。
  
  其实,这段时间刘邦的表现极佳,不论在勇猛、容忍、气度和形象上,均有上乘的演出。因此《史记·高祖本纪》记载:
  
  “楚国和诸侯国间,因仰慕刘邦风范而跟随入汉中者,高达数万人之多。”
  
  大队人马,由杜县之南,进入蚀中,打算由子午线进入汉中。
  
  张良跟随至褒中,刘邦要求他先回韩王处述职,待取得韩王之谅解后,再入汉中辅助刘邦。张良也慨然答应,并暗中建议刘邦焚烧经过的栈道,一方面可阻绝外面兵力的侵入,一方面也可向项羽表示无意再回中原争霸,松懈项家军团的戒心。
  
  果然,范增派在跟随群众中的密探很快地向项羽密报这件消息,项羽也因而放松了对刘邦的防卫。
  
  大队人马攀登着3000多公尺的山脉,当他们进入子午线后,便必须在很多前人所造的栈道上行走。
  
  栈道是一种先穿凿岩壁、再用圆木作支柱而建架成的人工通道,军队及辎重必须在其上行走。有些栈道的结构较弱,必须先动用军力加以补强,有些则根本要拆掉重建,工程巨大又艰难。
  
  栈道的底下是千丈深谷,一不小心掉下去,便立刻粉身碎骨。尤其有些特别艰险的地方只容一个人单独小心通过,所有的粮食、器具、武器都必须用人力一个个背过去。所有行人只能沿着山路逐步攀爬前进,那些体力不济或过分粗心的人,往往消失在千丈的云雾谷底中。
  
  接连几日的行军,不慎失足而死的人愈来愈多,军中充满着悲愁凄惨的气氛。
  
  跟随的兵士中,有不少人是居住在平原地区,其中有的是奉命而来,有的则是仰慕刘邦的领导风范,想要追随他到汉中去创出一番事业。他们从未在山中生活过,第一次尝到山居生活的困难,而陌生中的恐惧又最难让人忍受:于是一大票一大票的人纷纷打退堂鼓,不告而别地从原路逃了回去。
  
  不久,逃亡的人数愈来愈多,甚至不少部将也跟着离开,让刘邦的班底个个忧心忡忡的。
  
  刘邦倒显得满不在乎,他既不追捕逃亡者,也不追究监守责任,一副要走请自便的模样。
  
  倒不是刘邦这么大方,其实他也是束手无策的,只是既然不知道怎么办较好,便不如顺其自然。
  
  心里虽感焦虑和不愉快,白天却又要装出很有信心的样子,于是刘邦一到夜里便常要借酒来舒缓心中压力。而部属们对此事倒也相当谅解,并未多加劝谏;只希望刘邦能有更大的毅力支持下去。
  
  直到有一天早上,刘邦被一个恶报惊醒了。
  
  “丞相萧何昨晚私自离去。”
  
  刘邦几乎气疯了,同时也吓坏了!
  
  “怎么可能,连萧何都逃亡了,我还能依靠谁呢?”
  
  失去了左右手,刘邦几乎要完全崩溃了。
  
  没几天,萧何又回来了,并且立刻向刘邦报到。
  
  刘邦又气又高兴,见了面马上问道:
  
  “你怎么可以逃亡呢?”
  
  萧何表示:
  
  “臣不敢逃亡,臣是去追回逃亡的人啊!”
  
  “你去追谁呢?”
  
  “韩信啊!”
  
  “韩信?”
  
  刘邦对韩信倒没有太多印象,只知道是个高大、斯文、相当擅长讲道理的中年将官。
  
  对能言善辩、只会说道理的人,刘邦一向不太喜欢。他无法了解萧何为什么特别看重韩信。
  
  带着一副无法接受的表情,刘邦期待萧何对这件事情有所解释。
  
  忍辱负重,韩信登场
  
  韩信也是楚国人,他的故乡在当时的淮阴县,位于现在的安徽省境内。由于沼泽多,水源丰富,土地肥沃,生产力尚佳,因而淮阴是个还算不错的小城市。
  
  不过韩信出身于没落的士族,虽受过教育,家里却非常贫穷,也一直找不到较稳定的工作。
  
  他本来有意思进入公家机构,但因时局不稳,又缺乏人事背景,自然不容易找到空缺。后来他想弃文从商,却又缺乏本钱和人脉关系,因此成为无业游民,常在亲戚朋友家到处白吃,使得很多人都不喜欢看到他。
  
  据说他曾靠下乡的南昌亭长长期供应三餐,然而数个月以后,亭长的妻子实在受不了了,乃故意停止供餐。韩信不知,仍依照时间前往,却发现没有东西可吃。韩信知其意,便不再前往。
  
  但韩信其实也不知该怎么活下去。知识分子的骄傲让他无法成为乞食者,只好呆坐在淮水旁的桥下钓鱼,用以打发时间地步了。
  
  当时桥下正有很多老妇人在作漂布的工作,其中有位老漂母看到韩信忍着饥饿而不肯乞食,十分怜借其骨气,于是主动和他分食,一连数十日都如此。韩信非常感激,乃对漂母表示:
  
  “将来我若成功,一定来报答今日的恩情。”
  
  漂母听了,反而很生气地表示:
  
  “你身为大丈夫却无法养活自己,我因为不忍你饿肚子才分食给你,岂指望你成功后来相报?”
  
  韩信深为感动,乃尽力找些打工机会以求生,并等待更好的机会。
  
  没多久,韩信的经济能力已大为改善,他常穿着儒服,佩着长剑,在街头上找工作。一方面为讨生活,他不得不强行忍耐,一方面为显示知识分子的骨气,他也仍在追寻出人头地的机会。
  
  街头上有些当屠夫的青年们,最讨厌韩信这种自视清高的模样,他们存心找韩信麻烦。
  
  其中有位长得高大魁梧的屠夫,故意挡在韩信面前,大声吼道:
  
  “你虽长得高大,又好带刀剑,其实胆小如鼠。”
  
  不少同伴也立刻围过来起哄。此时那个屠夫更得意了,干脆直接向韩信挑战,表示:
  
  “你敢拚命,现在就用剑刺杀我,不敢拚命,就要从我胯下爬过去!”
  
  韩信先是毫无表情地瞪视着那名屠夫,然后慢慢地吸口气,蹲下身子,很快地从那名屠夫的胯下爬了过去,并且若无其事、头也不回地往前走。
  
  旁边的人一阵耻笑,以为韩信过分胆怯,只有那位屠夫面色凝重,因为他已被韩信这种毫不在乎的气势镇住了。他知道那已经不是胆子大小的问题了,能面不改色地接受侮辱的才是真正可怕的人物。
  
  经过漂母的教诲,韩信已经完全觉醒,开始建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而熟知兵法的他,对这个世界也有种独特的洞察力。既然他根本不在乎这些屠夫,又怎么会为他们去拚命、而牺牲自己的前程!?
  
  韩信的脸皮在有意识的锻炼下,的确是够厚的了。
  
  广结善缘,建立知名度
  
  强烈的成功欲望,加上天生组织能力,使韩信充分发挥了兵法家的冷峻眼光,也对自己的能言善辩颇具信心。
  
  动乱再起,韩信的机会终于来了。但陈胜、吴广在淮阴附近起义时,韩信并未投入,因为他和范增一样早看出组织薄弱的陈胜是很难成功的。
  
  相同的,韩信也看上了在会稽郡起义的项梁叔侄,于是主动投入项梁军团,作一名小军官。
  
  韩信的剑术并不高明,他本来便是斗智斗力,然而这样的特长在下级军官中是不起眼的。因此到项梁败亡时,韩信仍是毫无表现,还差一点就跟着玉石俱焚了。
  
  总算逃回一命的韩信,被编入了项羽军团。
  
  这次他学聪明了,一直竭尽所能地表现自己擅长谋略的本事,最后总算被军中的行政工作人员看上,受任为项羽总指挥部的郎中,可以参与军事计划。
  
  但韩信却更加失望了。
  
  因为天才将领的项羽根本用不上总参谋部,他身边只要有一个范增便够了。且项羽比较喜欢用有勇力的人,他一向就看不起只会动嘴巴的人,甚至连范增都常受到他的奚落。
  
  韩信也曾向项羽提出很多战略计划,但项羽却连看也不看一眼,便全归入垃圾桶中作档案了。像这种喜欢毛遂自荐的说客,项羽是宁可猛干、硬干也不会听他们的话的。
  
  韩信知道他在项羽麾下毫无用处,因此决心另寻新老板,以展开他的伟大事业。
  
  进入咸阳后,他对项羽的暴力行为感到十分可笑,因为这种无谓的破坏,对治国平天下的领袖人物只有坏处,毫无帮助。他认为不只项羽是个愚夫,总参谋长范增也是个无可救药的笨蛋。
  
  相对地,刘邦进入咸阳后的表现却让韩信非常好奇,他猜想这位表面上胆小温顺的军事将领,可能才是个可敬又可怕的大野心家。
  
  平民出身,毫无人脉,却成了天下的NO.2,这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偶像。
  
  尤其刘邦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像极了自己的胯下之辱。
  
  因此,他决定舍弃日正当中的项羽,转而追随困难重重、前途多艰的刘邦。
  
  韩信这种自信满满的人,深知选老板要比选公司重要得多。
  
  就在刘邦率队进入汉中时,韩信表示了跟随刘邦的意愿,自然项羽也甩掉了一个喋喋不休的麻烦者。
  
  想争天下,为何斩壮士
  
  刘邦正为行军的困难和逃兵事件搞得头昏脑胀,自然无暇顾及军中隐藏着多少人才。
  
  进入汉中后,逃亡的将官士兵更多了,连樊哙等老将都感到束手无策,他们对刘邦军团的前途颇为悲观。
  
  刘邦也不禁苦中作乐地表示:
  
  “或许到汉中后,我便要成为‘孤王’了。”

爱诗词,爱生活!www.GuShiCi5.com 喜欢就把《刘邦大传》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